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心城区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周口市于5月1日正式启动群众身边不动产“登记难”清理化解百日攻坚行动。此次专项行动聚焦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实施分类处置方案、强化督导问责等创新举措,力争在8月底前实现“应登尽登”工作目标。
根据周口市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清理化解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印发的《周口市中心城区群众身边不动产“登记难”清理化解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本次行动将分四个阶段推进:5月10日前完成工作机制构建,建立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涵盖法院、住建、税务等12个部门的工作专班;5月20日前完成全域摸底排查,对2024年8月14日前建成的国有土地住宅项目进行“拉网式”筛查;8月10日前集中化解突出问题,按照“一楼一策”原则实施精准治理;8月底前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全流程监管体系。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工作专班组长王中红表示:“此次行动将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原则,创新推行‘证缴分离’‘容缺办理’等惠民政策。对已缴清购房款和应承担税费的群众,不论开发企业是否存在欠费问题,都将先行办理不动产登记,切实做到‘群众无过错即办证’。”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工作专班建立了“周调度、月通报”机制,通过联合研判、专项督导、进度督办等方式推动问题化解。税务、住建、国防动员等部门已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重点解决税费追缴、质量验收、人防工程等关键环节。同时建立“白名单”制度,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小产权房”等六类项目实施负面清单管理。
专项行动实施期间将开通“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全程代办服务。工作专班已在市政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专区设立政策咨询专窗,并设立登记监督服务热线,接受预约服务和群众监督。
目前,中心城区三个行政区已组建专项工作组,启动项目深化排查。市纪委监委将全程监督工作推进情况,对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严肃问责。截至5月6日,中心城区已对前期排查的43个问题项目启动首批化解,推动完成13个小区项目的首次登记,涉及183栋楼房,惠及业主1.53万户,这场关乎万千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攻坚战,正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