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机关党员干部谈抗疫生活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0-02-24 07:46:3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上班方式、交流方式、购物方式、出行方式……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身边的机关党员干部,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抗疫生活。

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和勇气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得突然,也许是平时不太重视,或者是开始时觉得离得远,所以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储备不足、购置迟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当是一个教训。”谈起这次疫情,市社科联副主席程鹏首先提到了口罩。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程鹏除了单位值班、去看望同住一个小区的年迈父母外,基本上不下楼,更是很少出小区,且出门也都按要求戴上口罩。

“宅家期间,主要是看看新闻,读读书,追追剧,写点小东西,有时向往蓝天白云。与平时相比,觉得少了许多无奈的应酬和无聊的闲聚,清静了许多,健康了许多。当然,生活节奏是免不了受些影响。”程鹏表示,这个超长假期并没有让他觉得时间不好打发。

他说,每天在家里的第一件事自然是看手机新闻,浏览微信朋友圈,关注疫情动态。疫情信息主要从主流媒体获得,通过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等了解全国和全省的情况,通过《周口日报》等本地主流媒体编发的信息等了解我市的情况,重要信息还及时转发,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报道中有关医护人员坚守前线、三军医士逆行赴险、四面八方驰援武汉等新闻给人印象深刻,也很受感动,可谓疫情拷问人性,危难体现担当。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反应迅速,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出台了一系列防范措施。现在看来,这些措施和手段都非常及时、合理、科学、有效。虽说人们感到日常生活有诸多不便,但疫情当前,两害相权取其轻,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大家也是非常支持的。相较于前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宅家里已是最大的幸福。”

“放假期间,市社科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心理专家开设心理咨询热线,为大家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从‘心’做起,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程鹏表示,疫情期间,每个党员干部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抗击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谈到目前最大的愿望,程鹏表示:“眼下最希望的就是疫情早日结束,重回正常生活秩序!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相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有全国人民的上下同心、互帮互助,我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和勇气,历经劫波却愈挫弥坚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打赢这场阻击战,疫情的阴霾终将随风散去,温暖的春天必会如期到来。”

感人的瞬间给人力量

“原计划这个假期要外出,可是一场疫情却打乱了原有的计划。”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李展告诉记者,当过年遇上疫情,虽然生活有些“单调”,但家人一致认为不出门就是给防疫作贡献。

李展说:“疫情发生以来,我虽然按照政府号召足不出户,但心情始终随疫情变化而波动。特别是这些天来各地各部门协调联动、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干部群众顾全大局、服从号令的自觉行动,医务工作者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最美逆行’,全国各地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感人瞬间都让人难忘。这一幕幕平凡而伟大的画面所彰显的全国人民共克时艰、并肩作战的精神和力量,所传递的这种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无一不给人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

“最后,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这信心来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苦难辉煌的文化积淀,来源于建国70年来经历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更来源于全国上下闻令而动、众志成城的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李展坚定地说。

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这个假期,市文化系统的党员干部刘振宇过得悠闲而充实。

“每天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浏览有关疫情的数据和新闻,心情会随着数字变化起起落落,会为一线医护工作者的付出戳中泪点,也为四面八方涌来的爱心而感到温暖。除了看看疫情新闻,就是准备一日三餐,这个假期学做了一些美食,比如炸糖糕、葱油饼、酸奶小蛋糕等。每天下午会运动健身,也会看一些平时想看没时间看的优秀剧目,如荣获国家文华大奖的豫剧《程婴救孤》、舞剧《风中少林》等。”

通过这次疫情,刘振宇对自律和自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必须有限度,不能以牺牲别人自由为代价而获取。它真的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大疫面前自律显得是那么的重要。个人的一切自由一定需要通过个人自律来维护和获得,一定是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真的!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记者 王艳


责任编辑:周口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