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14日从市卫健委获悉,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从此周口有了一张闪亮的国家卫生城市名片。
国家卫生城市是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选命名的国家级卫生优秀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它既考察城市环保、市容环境卫生等指标,也考察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等福祉。2018年,我市全面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市委、市政府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配合、全面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从改善城市环境入手,着力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大卫生问题,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周口的城市品位、城市面貌、环境卫生状况及市民的文明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工作中,我市动员全市人民迅速行动起来,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积极投身创建活动。全市上下为“创卫”呐喊助力,各级领导干部扎根一线、真抓实干,人民群众全情投入、挥洒汗水,攻克一项项“软肋”,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历经无数日夜的辛苦付出,市民们见证了城市的美好变迁,更享受着“创卫”带来的美丽成果,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我市自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拆除违法建筑和违法建设1448处,拆除违法用地1127处;添加果皮箱1820个,更换果皮箱13820个,取缔早夜市占道摊点1400多个,规范商户经营点13072处;清理陈年垃圾、杂物、建筑垃圾140余万吨;清理坑塘沟渠河流漂浮物及岸坡垃圾18.2万吨;拆除旱厕8364座,升级户旱厕4571座;改造排污口1166个,清淤河道66公里;实施356处污水管网混错接点改造;完善提升改造中心城区管网128.6平方公里;完成了“一带四林百园建设”;专兼职人员6325人投入到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重新施划停车位15800多个,新增停车位1365个;开展市容环境大规模集中整治活动126次;创建达标街道48条;完成改造任务93个小区;综合整治河道岸坡80多公里;提升改造道路22条;整治背街小巷325条,城中村城乡接合部124个,老旧居民小区209个;种植绿化苗木917564株;拆除各类影响市容的建筑物屋顶标识招牌458处、小广告16.5万处;排查食品销售小经营店6467家、大中型食品商超1886家、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1198家;开展公益宣传、社区文化、广场签名、志愿服务等活动602场次等。(记者 宋馨 通讯员 杨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