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秋渠乡村民刘同政嫁女儿“不要彩礼要幸福”,太康县开展“戏前一刻钟”微宣讲传递移风易俗新风,沈丘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乡村”传播文明节俭理念,西华县各乡镇强力推进“乡约新风”让移风易俗之风在城乡上下劲吹……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在近日举办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市的移风易俗工作成为周边城市学习借鉴的典范。
“现在我们这里的结婚彩礼盛行‘万里挑一’,操办红白喜事到村里的乡村大食堂,村民集体参与制定的村规民约让群众放弃‘人情债’,实施移风易俗让城乡上下劲吹文明风。”这是今年4月记者深入乡村采访移风易俗工作亮点时,鹿邑县贾滩镇大宋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宋明阳的一段朴实感言。他的这句话让人深刻感受到一场关于文明新风的深刻变革正在我市城乡上下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的“杜绝高价彩礼、践行厚养薄葬,倡导勤俭节约、孝老爱亲”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正在为我市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把推动移风易俗作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实施文明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全市各地健全完善移风易俗长效机制,以倡树良好家风、培育文明乡风为切入点,积极搭建平台,运用“治、宣、树、唱、激”等举措,倡导孝老爱亲、和谐邻里、勤俭节约等文明新风尚,“宣”出乡村好风气、“树”出身边新模范、“唱”出文明新气象、“激”发群众新动能,通过树典型、学先进、扬正气,让符合村情民情、村风民俗的村规民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老百姓的观念、习惯和价值取向,以千万家庭的好家风,汇聚起全社会的好民风、好乡风,用身边的“新人新事”改变群众的行为准则、文明素养和精神面貌,持续引导大家破陈规除陋习,摒弃彩礼攀比的虚荣心理,为爱情“减负”,让幸福“加码”,争做孝老爱亲、勤俭节约典范,乐当村规民约的制定者、移风易俗的推动者、文明新风的倡树者。(记者 李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