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周口》:《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来源: 周口晚报 时间: 2024-09-12 12:08:5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本期撰稿人: 陈大明 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秘书长,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在这一章告诉人们,得道的圣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进入“玄同”的最高境界。共分三层说明。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第一层,这两句在楚简本中的表述是“智之者弗言,言之者弗智”。根据这一章所要说明的得道圣人能够进入“玄同”境界的主题看,“智者”的表述更为确切。在这里,“智者”指的就是具有大智慧的,已经通过学道、悟道、修道、体道过程最终得道的圣人。圣人能够进入“玄同”境界,最终“为天下贵”,被天下百姓尊崇拥戴。可见,知,应作“智”理解。知者就是智者,引申为得道圣人。他们深知天下大道具有超越性、无限性、普遍性,作为宇宙的本体、本原和蕴含在天下万物中的客观规律,无法命名,更无法用语言说出来,只能靠体悟。正像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样,表面上似乎是在说聪明的、知道实情的人不说话,乱说话的人不聪明,不了解实情,实际上说的是“道不可言,可言非道”,“不言”的对象是“道”。因此,得道的圣人往往谨言慎行,不爱乱发议论。这正是“道”降落到人世间后表现在得道圣人身上的基本性格特征,常常被人们学习和效仿。

  应该指出的是,圣人在《道德经》中被老子赋予特殊使命,多指能够遵循天下大道,具有“上德”“玄德”修养的理想君主。他们不只是谨言慎行、不乱发议论,还能够凭借“无为而无不为”治理国家和社会。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中的“言”,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言语,而是指政教法令。与第二章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十七章的“悠兮其贵言”、第二十三章的“希言自然”所表达的意思相同。从这个角度理解第一层,又可以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解释为圣人治世因循自然,行不言之教,从不对百姓随意发号施令,那些热衷于乱折腾、朝令夕改、造作妄为的人,绝对不是真正的智者。

  自“塞其兑”到“是谓玄同”是第二层,老子进一步说明得道圣人所表现出的不同常人的特点和气象。塞其兑,闭其门:兑、门,指人身上的孔窍,如耳、目、鼻、口等,在这里比喻人们的各种欲望。意思是堵塞欲望的孔窍,关闭欲望的大门。“塞其兑”及下面几句中的“其”,专指得道者。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挫,隐匿;和,内敛、涵蓄;同,混同;玄同,无差别的大同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意思是不露锋芒,消解纷扰,涵蓄着光耀,混同着尘垢,这才是万物一体、毫无差别的“道”的境界。

  老子所说的塞兑、闭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正是得道圣人与天道自然同体、融合为一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学道、悟道、体道的人如果想要得道并成为圣人,就必须采取这种修道方法,通过这条修道途径。这里,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唯一一次阐释“玄同”,实际上揭示了一种境界,并引起人们的重视与追求,以至于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钱玄同直接以“玄同”取名,表达追求这一境界的美好愿望。由于其名气太大,也引得坊间出现了“玄同固然好,与钱沾边啥都不好”的善意调侃。其实,用文化经典尤其是道家的代表作品《道德经》、儒家的代表作品《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或其语意来取名,常常寄托着家族长辈对子孙后代成为人格高尚、境界高远的人的寄托。古代经典与当世人名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姓名文化学,比如:有人以“德丰”入名,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四章的“修之于邦,其德乃丰”;有人以“厚德”入名,出自第五十五章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有人以“德建”入名,出自《道德经》建德抱道的语意;开国领袖毛泽东为两个女儿取名李敏、李讷,则出自《论语·里仁》的“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如此种种,例子很多,都体现着老子意义的“道”所张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第三层,以“不可得……”排比具体说明进入“玄同”境界后的效果,既可以理解为圣人得道的效果,也可以理解为治国理世的效果。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亲,使动用法,使……得以亲近,疏、利、害、贵、贱用法同“亲”。意思是“玄同”的境界超出了亲、疏、利、害、贵、贱的差别,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亲疏可分、无利害可言、无贵贱可别的和光同尘。

  故为天下贵:为,被;贵,尊贵,引申为珍视、重视。意思是被天下人所珍视、所尊崇。

  这一章是老子通过“行不言之教”,以求达到“玄同”理想境界,最终实现“为天下贵”目标的具体论说。老子是按照以下思路说明的:“知者”就是“智者”,是具有“上德”“玄德”“含德之厚”“赤子”层次的得道圣人,他们在人世间的德性表现为塞兑、闭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六个方面,并凭着这六个方面进入“玄同”境界。在“玄同”境界,他们的德行在黎民百姓间就呈现出无亲疏可分、无利害可言、无贵贱可别的气象,那么,他们“为天下贵”也是必然的了。当然,得道的、进入“玄同”境界的圣人既然清楚地知道“道”不可言,说出来就不是“道”,那么,他们一定是谨言慎行的,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体悟出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方面是个人的指向,要少说多做,甚至不说只做,做一名充满人生大智慧、满怀得道喜悦与成就感的“不言者”;另一方面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指向,要“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以百姓心为心”,达到“太上,下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程度,收到与“玄同”境界要求相符合的理想治理效果。

  老子津津乐道并推崇的“玄同”境界,正是“道”降落到人世间,转化为“上德”“玄德”,内化为侯王大臣、黎民百姓修身目标、治世准则的具体表现。这一章结尾“故为天下贵”的结论,指的是“道”为天下贵。因为第五十一章已经明确指出“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尊道贵德是自然的流露和表现。正因为如此,在黎民百姓间才呈现出无亲疏可分、无利害可言、无贵贱可别的状态。这种状态,既有各自生存发展的自由独立空间,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会通、守望相助的和谐和睦的大系统中,呈现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妙景象。这种和光同尘的美好景象,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修身养性、治理管理的理想境界。

  我们到故宫博物院参观,太和殿是必去的地方,它位于紫禁城中心,是故宫最大的宫殿,堪称中华第一殿。走进太和殿内部,你会被那金碧辉煌的龙纹装饰所震撼,它们是皇权的象征,尊贵且威严。而那些陈列的珍宝,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仿佛能从中窥见那个辉煌的时代。太和殿在明朝永乐年间初建后,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又进行了重建,建成后,康熙御笔亲书“和光同尘”匾额悬挂其间。在这座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历史、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见证了无数历史大事件的主大殿里悬挂“和光同尘”匾额,康熙大有深意。

  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身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面对国内外严峻局势,挫败鳌拜,肃正朝纲;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三征噶尔丹;加强中央集权,标榜仁政;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从而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了“康乾盛世”。这位历经世间风雨的“千年一帝”,对老子“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理解自然深刻独到,所以把“和光同尘”匾额郑重地悬挂在太和殿里,以昭示世人。

  总之,这一章通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辩证分析,说明得道圣人所达到的和光同尘的“玄同”境界,指出了进入这种境界的基本途径,引申出只有以德立身、依道治国,才能被天下人尊崇与拥戴。

  (记者 黄佳 整理)

责任编辑:王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