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4-10-31 03:55:3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10月30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周口专场在郑州举行。周口市人民政府市长詹鹏作主题发布,介绍周口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周口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路培果,周口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兵,周口市副市长刘颖出席发布会,就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新华社记者: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周口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智慧岛的建成运营,以及加快建设的伏羲实验室、黄淮麦作实验室等。那么请问,周口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方面有什么经验和做法?具体的成效怎么样?

  詹鹏: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深知,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周口正在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加快转型,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定不移抓创新平台建设、抓创新主体培育、抓高端人才引进。

  一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资源要素。我们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突出抓好平台载体建设,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周口智慧岛已入驻省级研发中心9家、市级以上实验室20家。伏羲实验室围绕“大分子发酵—中间体—原料药”开展科研攻关,致力打造全市生物医药共享科研平台,11月正式运营;黄淮麦作实验室依托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聚焦小麦种质创新,努力在新品种选育上取得创新突破,年内将纳入省实验室序列。国家高新区创建加快推进,园区内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创新平台28个。近三年,全市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20家,居全省前列。

  二是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我们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探索推行“企业搭平台、学校出人才”合作模式,用好在周高校实验室清单、实验室与产业研发活动对接清单,落实定期对接服务工作机制,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由2021年年末的不足16%提升至81.4%,研发经费投入增长61.4%,技术合同成交额成倍增长,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等34家省市产业研究院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十四五”初增加一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比“十四五”初增加930家,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几乎都是近三年新培育成长的。

  三是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现代化周口,出路在创新、关键在人才。我们坚持以事业引才、平台聚才、环境留才,深入实施“周口英才计划”,加快推进创新片区、双创综合体、人才公寓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开辟高层次人才就医就学等绿色通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周口转化、更多创新企业在周口孵化、更多创新人才在周口发展。全市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中原学者工作站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9家、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6家,建成投用人才公寓3500余套。去年以来,我市引进人才数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在周口这片发展热土上实现价值、成就梦想。

  人民日报记者:近年来,周口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致力于从人力资源大市向人才资源强市转型。请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谢谢。

  路培果: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周口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建设区域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战略目标,坚持引进和培养一体推进,产业和人才深度融合,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红利、发展支撑。

  一是敞开大门集聚人才。开发上线“周口英才”招才引智平台,聚焦主导产业、重点领域,深入挖掘人才需求、技术需求,累计发布人才岗位1.2万余个、技术需求200余条。每年举办2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帮助在周高校毕业生留周发展。实施“博士专项计划”,采取“双向选择、统筹安排”方式引进博士研究生人才。实施“凤归周口”工程,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周口籍在外人才工作机制,市县联动开通返乡热线电话28部、设立驻外人才工作站近40个,经常性开展走访慰问、座谈交流、家乡行等活动,引导和推动人才回归。今年以来,我市共吸引3.5万余名大中专毕业生以上各类人才来周就业创业。

  二是建好平台培养人才。我们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知名高校等“大院大所”的合作,建成了一批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重点抓好智慧岛、黄淮麦作实验室、伏羲实验室建设,推动金丹乳酸、乐普药业、凯旺科技等业内知名企业创新发展。同时,我们以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为抓手,充分发挥我市42所大中专职业院校数量优势,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匹配,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三是优化生态留住人才。出台“1+21”一揽子人才政策,按照“拎包入住”标准建设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生活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政策一应俱全,实现人才事项申请“一站办”,人才待遇落实“一码通”,为来周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建成启用周口市人才之家,举办各类座谈、路演、对接、培训活动50多场次,接待服务人才2100多人次。关爱青年人才,举办联谊交友、英才夜校、创业培训等活动30多场,参与人数1500多人,帮助青年朋友提升本领、丰富业余生活。

  人才聚,则事业兴、产业旺。我们诚挚邀请各类人才加入魅力周口,成就人生梦想,共创美好未来。

  河南日报记者: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对金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扩增量、调结构、降成本的具体措施。请问,围绕这些工作,周口是如何落实的?

  吴兵: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三大重点任务,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根本宗旨,结合周口产业发展所需和群众所盼,聚焦“五篇大文章”,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发挥好金融对周口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作用。2024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居全省第三位,较去年年末提升了两个位次。概况来说,主要从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根据党中央要求和省委关于机构改革的工作安排,我市将地方金融工作整体纳入同级政府办公室职责范畴。改革后,金融管理职责明确,工作流程清晰,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委更好地推进金融领域各项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我市将金融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重要议题,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并严格执行市级金融机构月调度机制,自2022年起,连续召开月调度会议24次,及时帮助企业、群众解决涉及金融领域的“急难愁盼”,以严格高效的机制体制践行靶向施策的政策导向。

  二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引导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我市坚持引导金融系统围绕“五篇大文章”,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信贷结构,三季度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870亿元,较年初新增292亿元,增长11.32%,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全省首位,其中,科技类贷款较年初增长51%,绿色贷款同比增长49%,均居全省前列;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2.02%,居全省第三位;民营经济贷款同比增长16.4%,居全省第一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1.82%,居全省第二位。个人住房贷款762亿元,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三季度末,全市新发放一般贷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同比下降0.85、0.6个百分点,为居民和企业节省利息支出约18亿元。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抓好金融营商环境建设。我市围绕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按照营商环境市民共建的总体思路,组织开展银行业金融服务社会评议活动,建立常态化征集经营主体意见建议的工作机制,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收集各类经营主体反馈问卷1900余份,意见建议200余条。同时,搭建周口金融全媒体宣传平台,创设《周口金融》专题栏目,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心金融工作的重点问题,目前累计播放量已超过1.14亿次,金融宣传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金融机构统筹好风险防控与业务发展。我市指导金融机构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服务于发展、发展要总结风险规律”的经营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推动风险防控与发展的动态平衡。紧盯保交房项目融资服务,累计向34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投放贷款24.21亿元,支持保交房项目交付率达75.48%。三季度末,全市不良贷款较年初下降幅度居全省第四位,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有序推进非法集资陈案处置,年内结案销号存量案件9起,累计结案销号率达83.6%。地方金融组织清理规范力度持续增强,年内累计清理违规“涉金”企业13家。

  当前正是国家政策机遇期、窗口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部署要求,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撑的根基,指导、协助金融行业扛牢扛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努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周口实践实现华丽蝶变。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更加关注。周口作为人口大市,在深化医改中,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老百姓的看病就医需求?

  刘颖:感谢您对周口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支持。病有所医是老百姓的基本健康需求,无论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还是享用现代化建设的成果,都要以人民健康为基础。周口作为千万人口大市,撤地设市比较晚,医疗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我们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满足群众“不得病、少生病”健康需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获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被作为地方案例写入“中国医改蓝皮书”。国家卫生健康委多次推介周口经验,国家医保局也多次组织媒体到周口调研采访。

  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按照“市强、县优、乡活、村稳”的思路,在全市组建3个城市医疗健康服务集团、2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4家互联网医院和1个涵盖7大功能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截至目前,已完成共建科室264个,下派专家1778人,线上诊疗2万余人次。全市三级医疗机构总数由2021年的9家增加到现在的19家,90%以上的县级综合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其中80家达到推荐标准,公有化、标准化村卫生室占比由2021年的9.7%提升到现在的95%,基本实现“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服务”。

  二是以国家示范项目为引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通过增量投入带动总量扩容和结构优化,加快28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签约落地河南心血管病中心周口区域医疗中心,建成6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72个名医工作室,40多项原来在省级以上医院才能开展的重大手术项目,如今不出周口就能完成。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7+7+7”举措,创新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着力搭建“一键呼叫”平台,120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从19分钟压缩到14分钟,实现危重病人“上车即入院”。

  三是以“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为重点,推动部门同向发力。提前一年完成了DRG付费改革省定目标任务,对医共体医保基金实行总额预算、打包支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全市基层就诊率69.4%,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入三明采购联盟,推动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药品和耗材费用大幅下降。创新建立“4234”和“三统三保”模式,推动医保业务全面下沉,村级门诊统筹全覆盖,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保服务,用上放心药、低价药。全市平均住院天数从7.89天下降到了6.86天;职工和城乡居民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3.2%、16.8%。2023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13%。

  虽然我市在医改过程中做了一些实践探索,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更加多元化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深化医改重点任务,加快提升医疗救治能力,着力构建有序就医的分级诊疗体系、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系统集成的支撑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顶端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年初发布的《周口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中提到,要将周口港中心港区打造成港航基础设施和航运技术装备一流的现代化、智能化、专业化内河航运大港,助力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请介绍一下周口中心港现在发展态势如何?下一步有哪些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谢谢。

  詹鹏: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周口港航发展的关注。可以看出,您做了大量工作,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也是全省人民关注的焦点,周口区位优势明显,通江达海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背靠中西部六省腹地,东连长三角开放前沿,叠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中原地区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近年来,我们立足“临港新城、开放前沿”发展定位,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优两高、促两航”战略,全面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以创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载体,积极构建以周口中心港为龙头的“1+9”港口体系,着力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奋力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

  周口港是国家重点建设的36个内河港口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周口中心港建设如火如荼、进展顺利。范营作业区已建成投用47个千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达3000万吨,开通了至太仓港、淮安港等18条国内集装箱航线,至洛杉矶长滩港、迈阿密港、伊斯坦布尔港等14条国际集装箱航运通道,实现了“箱通世界、货运全球”。小集中心作业区作为我省内河航运“11246”工程的龙头项目、标志性工程,也是河南省第一个按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定位的高标准港口项目,项目规划建设22个2000吨级集装箱泊位,一期工程今年4月份已经开工建设,明年建成投用13个泊位,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可达100万标箱;二期工程2026年建成,可实现200万标箱年吞吐能力。疏港铁路、航运中心等标志性工程正在同步实施,沙颍河航道“四升三”提升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届时,周口港将成为具有一流港航基础设施、一流航运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智能化、专业化内河航运大港。

  周口通江达海的潜在红利,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势能。今年1至9月,周口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737万吨,占全省的87.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6%,货物集散覆盖豫、晋、陕、宁、蒙、冀等六省(自治区),辐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周口港在全省内河航运中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彰显。特别需要向媒体朋友们说明的是,“通江达海”不仅是区域空间的联通、地理距离的拉近,更是生产方式的变革、产业结构的重整,将为我们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相信随着周口港200万标箱码头、疏港铁路、航运中心三大标志性工程建成投用,周口“公铁水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将加速形成,必将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塑造枢纽经济新优势,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在此,再次感谢大家对周口的关注关心支持,欢迎大家到周口走一走、看一看,领略中原厚重文化,共享周口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