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周口着力提升公共事业保障能力
来源: 周口文明网 时间: 2017-07-18 16:01:4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公交、供水、照明、环卫等市政公用设施一度是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的短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民生改善,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着力提升公共事业保障能力。

    环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去年按照既定计划,新建了10座“两小市场”、16座公共厕所,新建、改造10座垃圾中转站,新购置16辆垃圾清运车。           

    中心城区供水加大投资,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先后建成多个水厂,完成了老水厂二期5万吨/日供水设施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增强了城市供水保障能力。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南水北调东区水厂,一期供水建设工程为10万立方米/日,目前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按计划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城市公交发展壮大。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去年中心城区又集中采购280辆新能源空调电动公交车,新开通了15路、19路公交线路,连通了4个区,方便了城市居民出行。目前,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增加到了13条,线路总长300余公里。

    照明设施让城市亮起来。2014年至2015年,中心城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先后对交通大道、八一大道、黄河路、汉阳路、文明路、滨河路等主次干道进行LED路灯改造。路灯亮度增加了,也为财政资金每年节约电费数百万元。目前,中心城区拥有路灯35000多盏,亮灯率达到98%。                      

    一大批断头路被打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期间,先后打通了中州大道、五一路、工农路、汉阳路、新闻路、常青路、黄河西路、文体路等城市断头路。中心城区版图迅速扩大,路网逐渐延伸,真正实现路网“无缝链接”,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了以建设大道、七一路、交通大道、黄河路、莲花路、太昊路和汉阳路、中州大道、八一大道、大庆路为主框架的“六纵四横”城市道路网。截至目前,中心城区道路总长达到241.35公里,道路总面积达到727.71万平方米,道路改造使得中心城区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责任编辑:周口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