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8”到“1+4+6”看河南航运布局优化
大口岸,让周口引领全省港口提质增效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05-08 08:55:3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上月末,我省发布《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打造“1+4+6”多层次港口布局。3年前,我省出台《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2—2035年)》。5月6日,市港航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高翔成告诉记者,新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全省航道与港口布局,目标更清晰具体,对航运发展的期望值更高,特别是加快周口港中心作业区建设和范营作业区提升改造,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助力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跨越,对周口有更多利好。

  从“发展”到“崛起”

  2022年出台的《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2—2035年)》,其指导思想是:抓住用好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打造通江达海水运大通道,推动水路运输与经济社会全方位融合,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为建设现代化河南提供支撑。

  今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指出,要抓住用好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四高四争先”,以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为战略方向,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延伸主要干线水运大通道,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港口,充分发挥内河水运大运量、低成本比较优势,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加快河南交通优势再造,从“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

  从高质量发展到中部崛起,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和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成为两个规划不同的“落脚点”。新规划要实现全省航道和港口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对外,为一体化打造大通道、大口岸、大物流、大产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的规划提出了“开放兴港”发展战略: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开放格局为导向,推进水运通道向腹地延伸,加强水运规划与临港产业、沿河产业及开发区规划的衔接,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促进沿河产业带与物流园区建设,打造集口岸、自贸、综保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港口,做大做强口岸经济、临港经济,以港引产、以产兴城,促进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

  从“唯二”到“唯一”

  在港口布局方面,2022年出台的规划提出了“打造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量能匹配的港口体系”,围绕港口货运功能形成“2+8”分层次港口布局;依托黄河、大运河河南段适宜河段和库湖区航道,规划建设客运码头。

  其中的“2”就是周口港和信阳港。

  规划周口港、信阳港为主要港口。高质量提升周口港,形成“一港十区一核心”布局;承接钢铁等产业转移,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申建口岸、综保区等开放平台,服务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和新兴临港经济城市建设。高标准打造信阳港,形成“一港九区一核心”布局;构建“铁公机水”多式联运发展新格局,积极拓展现代物流、综合保税、高端制造等港口服务功能,支撑大别山革命老区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8”为规划郑州港、洛阳港、南阳港、商丘港、平顶山港、许昌港、漯河港、驻马店港8个港口为地区性重要港口,服务本地原材料和产成品水路运输,形成水陆物资转运枢纽,支撑支柱产业发展。

  新规划结合全省港口资源特点、区位条件、水运发展潜力和运输组织布局要求,将全省港口划分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省主要港口、省重要港口。打造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量能匹配的港口体系,围绕港口货运功能,规划周口港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郑州港、平顶山港、漯河港、信阳港为省主要港口,开封港、洛阳港、许昌港、南阳港、商丘港、驻马店港为省重要港口,形成“1+4+6”分层次港口布局。依托黄河、大运河河南段适宜河段和库湖区航道,在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三门峡、济源等地规划一批旅游客运码头,主要功能为保障旅游客运需求。

  新规划中提出:以周口港为引领,带动信阳港、漯河港、平顶山港提质增效,高标准建成投运郑州港,有序推进南阳港、商丘港、驻马店港等港口建设,港口吞吐量达到2亿吨(含集装箱100万标箱以上),初步形成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包容韧性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记者 王永剑)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