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小平房 八年干群情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07-16 09:18:01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这间小小的平房既是俺村党支部书记的住室,也是他的厨房,更是他的办公室。他在这里已经住了八年。”近日,记者前往沈丘县付井镇杨庄村采访。在村头,一位村民无意间说出的一句话引起记者的注意。

  2018年年底,经过全村党员的推选,在外地创业有成的杨兵全票当选杨庄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杨庄村乱象丛生,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两个坑塘臭气熏天,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有的违建甚至占半条道路,群众怨声载道。

  “整治咱村这个乱摊子就看你的了。”上任第一天,杨兵组织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会上,许多老党员向他投来信任的目光。

  “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干好工作,绝不辜负父老乡亲的厚望。”杨兵坚定地说。为方便工作,上任第二天,他就把铺盖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从城市搬到了村委旁边的一间平房里,这一住就是八年。在这八年里,杨兵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党建为引领,实施高效能治理,让一个“软弱涣散村”蜕变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杨庄村素有生产手工粉皮和粉条的传统。杨兵充分利用村里的扶贫车间,动员老手艺人进行粉皮和粉条加工,并说服困难群众到生产车间务工。杨兵利用自己生意场上的人脉资源开拓市场,并自费到郑州、广州为产品找出路。目前,全村有300余人从事粉皮加工业,每年生产手工粉皮25万公斤左右,毛收入达58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不断增加。

  2022年以来,杨庄村党支部一班人通过扎实开展“三边四化五美”“治理六乱、开展六清”等工作,大力拆除村内违章建筑,对大街小巷进行硬化并装上了路灯,对废坑塘进行改造,充分利用改造后的坑塘发展水产养殖业,拓宽产业发展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配套完善坑塘四周的凉亭、步道、健身广场和文化广场等设施,使昔日的废坑塘成为如今的“景观塘”。

  2023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杨庄村修通了村里通往外界的2.5公里柏油路,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和物资流通,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村内一棵老榆树下乘凉的92岁村民闵赵氏老人高兴地说:“俺家旁边就是花园,天天在这闻花香,心里亮堂着呢!”

  为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生产规模,杨庄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电商销售模式,2024年成立“三位一体”综合运营点,精心打造农产品展销中心,通过助农直播等活动,不断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为村内特色产业发展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当年,该村网络销售达到1300多单,销售金额263万余元。

  付井镇镇长李占伟告诉记者,杨庄村有50多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30多户村民,在外地的党员也会按时回来对联系户进行走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今的杨庄村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治理优、百姓富,他们用实干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付井镇党委书记赵斌说:“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中,杨庄村党支部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沟通的大门时刻为群众敞开,为全镇树立了标杆。付井镇将不断创新‘线上接访+线下调解’等模式,进一步优化群众诉求解决流程,确保合理诉求在镇村两级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守好服务群众的‘第一道防线’。”(记者 高洪驰)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