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政策解读
来源: 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 2023-11-10 17:55:01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河南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要求,广泛凝聚共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周口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出台背景

我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地震灾害风险高,地震震情形势严峻,市内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构造背景。全市区域皆处于6度以上抗震设防区,6度地区占72.1%,7度地区占27.9%。我市是人口大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广大人民群众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强烈,要求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鉴于此,需要持续推进新时代周口市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周口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努力实现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科学把握“两个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周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防震减灾重要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服务周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发展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大项目”“保障措施”5个部分。

在发展形势部分,具体概括了我市“十三五”期间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和地震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工作上取得的进步,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问题与挑战。

在总体要求部分,明确了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确立了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坚持预防为主,降低风险;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合作。确定了主要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监测智能、防治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基本业务、地震科技创新、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高,地震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地震灾害风险对全市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降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力。

在主要任务部分,聚焦我市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结合“十四五”时期我市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了五项任务,包括

完善地震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

在重大项目部分,聚焦防震减灾目标,统筹各级防震减灾资源,着力补齐我市防震减灾基础能力短板,谋划了三类重大项目,包括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地震监测能力提升工程、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在保障措施部分,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点多面广,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和制度保障。为保证《规划》有效落实,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保障、健全投入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完善评估机制等具体保障措施。



相关阅读:

《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责任编辑:宋金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