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脱贫攻坚完美收官
来源: 扶沟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21-01-05 17:02:28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开局就是冲刺 起跑就是决战

2012年,扶沟县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底,全县贫困人口1.55万户、6.05万人,贫困发生率8.6%。2016年以来,扶沟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凝聚一切力量,以攻坚实效推动高质量脱贫。

张书记.jpg

数据最能说明变化:截至2019年底,全县生产总值225.5亿元,相比2016年的165亿元增长36.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1亿元,相比2016年的66亿元增长35%;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亿元,相比2016年的6.58亿元增长25.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78亿元,相比2016年的30.87亿元增长38.58%;各项存款余额226.61亿元,相比2016年的169.86亿元增长33.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2元,相比2016年的9510元增长30.94%。贫困人口由2016年底的3.51万人下降到2019年底的2729人,4年累计减贫3.2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4.92%下降至2019年底的0.39%,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崔县长.jpg

而数据背后,则凝聚着扶沟县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

2016年~2019年,扶沟县累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推进会、专题会等各类会议145次。全县16个乡镇(街道)划分“四大战区”,分别由县委常委兼任指挥长,统筹推进战区所辖乡镇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组建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危房改造、基础设施等专项扶贫工作组12个,分别由副处级领导干部牵头,实行一项工作一套班子,专人负责专事专做;实行县级领导“分包”制度,28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6个乡镇街道、分包140户贫困户,不脱贫不脱钩,全县总动员。

A.jpg

此外,还出台了《扶沟县脱贫决胜脱贫收官战总攻实施方案》《扶沟县万名党员干部大走访大宣传大整改活动方案》《扶沟县决战脱贫摘帽九月攻坚冲刺实施方案》《扶沟县挂牌督战实施方案》等各类文件252个,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体系,确保脱贫攻坚责任上肩、任务落地。

对照贫困退出标准,扶沟县紧盯识别、帮扶、退出“三精准”重点环节,下足“绣花”功夫,进一步提高扶贫的精准度、脱贫的针对性和群众的满意度,实施了“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六个专项整治”“五查两提”“六改一增”等专项行动,开展了“助力脱贫攻坚·情暖万家系列活动”“社会捐资助力扶贫”“爱心超市”“照亮回家的路”等一系列活动,社会各界好评如潮。2019年3月份,由中国农业大学开展的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考评中,扶沟县获得了98.52%群众认可度。

健全机制,奖罚分明。扶沟县建立了红黑牌管理机制,相继出台了《扶沟县脱贫攻坚问责办法》《扶沟县关怀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若干意见》等10个文件,树立了正向激励、精准问责和奖惩分明的鲜明导向。

该县对红牌单位分别给予1万~3万元的奖励,对消极怠慢的毫不留情。截至2019年底,全县有18名县直单位和乡镇负责人做检讨发言,3个乡镇6名乡镇党政正职因连续黑牌而被降职处理。2018年以来,全县共开展督导巡查392次,走访行政村1772个次,发现问题1860个,下发督查令90份,整改问题1821个,移交问题线索13个,约谈17人。

B.jpg

几年来,扶沟全县共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41名,追责问责207人。

在保障方面,扶沟县在扶贫领域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5.96亿元,其中整合资金10.16亿元,相继出台了《扶沟县2018年脱贫摘帽大决战实施意见》《扶沟县脱贫攻坚项目库管理制度》《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制度》等文件,建立了脱贫攻坚“周例会”,及时安排部署工作,研究解决问题,以工作制度化促脱贫攻坚规范化运行。

该县还聚焦作风保障,县纪监委书记主管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通过“周督导、周通报、月汇总、季总结、下发督查通报、启动约谈问责机制”等形式,倒逼扶贫工作高效落实。

脱贫攻坚引领 扶沟迎来变化

2016年到2019年,以脱贫攻坚为主线,扶沟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显著提升,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了坚实基础。

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全县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元,建设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村室156个,成为农村广大干群学习扶贫政策、传播党的声音和打造乡村文明的“主阵地”。同时,利用桐丘大讲堂、阵地课堂等4种形式,开展基层党员业务能力培训3400多人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攻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C.jpg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9510元提高到2019年的1245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942元,年均增加735.5元,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全县累计投入各级各类学校改造资金8974.8万元,改造薄弱学校124所、5.83万平方米;招聘教师1164名,其中865名特岗教师全部补充到农村偏远薄弱学校;资助贫困学生14.9万人次9601万元;为1.6万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1.1亿元,做到应助尽助,确保资助政策全覆盖。

医疗保障持续发力。全县投入资金641万元,实现了医疗扶贫保险对2.4万贫困人口、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2.9万脱贫人口的“双覆盖”;发放贫困对象慢性病证1.26万个。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补2.21万人次,大病补充保险报补2293.76万元;“一站式”结算惠及贫困人口2.53万人次,报销1.44亿元。

加大投入聚焦民生。全县累计投入危改资金8934.41万元,改造各类危房9416户,修缮危旧房1640户,做到了应改尽改、应修尽修。全县发放低保金21152.53万元,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5101.5万元;发放孤儿保障金645.3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953.2万元;为低保户和特困供养人员缴纳新农合186万元;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961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323.17万元,累计受益4.1万多人。投入资金812万元,改造提升农村敬老院13所,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

村容户貌明显改善。全县交通扶贫投入资金6.7亿元,新增公路1026公里;电力扶贫投入资金4.8亿元,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工作提前完成;安全饮水投入资金3200万元,解决了14万多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19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实现了公路通、班车通、生产生活用电、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安全饮水等七个100%全覆盖。目前,全县城乡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客运班车招手即停、群众饮水安全无忧、网络宽带户户通达、电力服务保障到位。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县先后新建、改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33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率达到81%以上。同时,为全县所有行政村配发了腰鼓、盘鼓、扇子等文化器材,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提供了硬件支撑。2018年以来,开展脱贫政策宣讲76场,送戏下乡演出411场,送电影下乡4932场次,送文化、送书下乡活动34场次,群众自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

克服疫情困难 完成收官之战

2020年,扶沟县委、县政府持续扛牢“四个不摘”政治责任,聚焦高质量脱贫和决胜收官总目标,凝神聚力,精准发力,战疫情、抓生产、忙复工、强帮扶、推项目、战收官,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

围绕发展创新主体,全县突出打好产业、就业等“三场硬仗”,持续实施交通、水利等“四大工程”,持续开展教育、健康等“五大行动”,坚决实现高质量脱贫。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拨付各类项目资金1.69亿元,总资金拨付率91.15%,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付1.38亿元,占专项扶贫资金的93.69%。

而为了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扶沟县相继出台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项目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等10多个文件,制定了《扶沟县产业扶贫奖补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投入资金7913.57万元,规划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3个,带动3540户贫困户走上产业发展的脱贫道路。

扶沟县还召开了17场转移就业招聘会,发布就业招聘信息10000余条,对1406名贫困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带动1.57万名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兜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232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490万元,扶持创业人员471人。

同时,依托“中原菜博会”“农民丰收节”“带货直播”等活动平台,扶沟县持续开展消费扶贫,全县打造出国务院扶贫办认定扶贫产品供应商7个、产品品种20个。

保障毫不松懈 巩固脱贫质量

为了巩固脱贫质量,全县上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总体要求,始终保持“干劲不松抓提升、响鼓重锤补短板”的攻坚态势,以县委书记张颖波、县长崔卫国为“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脱贫攻坚工作亲自谋划、研究和部署,做到干劲不松、工作不断、机制不乱。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扶沟县累计投入危改资金599万元,完成C、D级危改任务198户,发放贫困对象慢性病证1.34万个,使困难群众参保率100%、报销比例83.39%,30种大病救治率100%,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慢性病签约率100%。

同时,全县投入教育危改资金634.2万元,改造危房6所,改造面积2709平方米;招聘教师304名,其中190名被分配到偏远农村支教。

今年上半年,扶沟县又投入整合资金247.75万元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为吕潭供水厂新打580米深水源井3眼及配套和崔桥供水厂新打480米深水井1眼及配套,惠及67个行政村11.37万人,其中贫困村14个,贫困人口1.19万人。

2020年,全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9159元,相比2016年增长2.66倍,年均增收1144元,年均增长33.27%。

为巩固深度贫困村脱贫成效,县里又投入扶贫资金677万元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项目8个,新修宽3米以上道路13.71公里,新打40米深机井36眼;培训学员56人次,扶持贷款320万元。

通过脱贫攻坚 推动社会发展

脱贫攻坚是目标,社会发展是根本。在4年来的脱贫攻坚征程中,扶沟县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一心一意,不仅打赢了这场鏖战,而且还打造出了脱贫攻坚的“扶沟品牌”,从而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中原菜都”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全县累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8亿元,发展5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266个,300亩以上的蔬菜园区118个,600亩以上蔬菜园区21个,蔬菜面积达到52万亩,年均产量370万吨,产值46.8亿元。蔬菜从业人员达到12.36万人,蔬菜扶贫基地达到14家,直接带动2100多户贫困户受益资金330多万元,人均受益1570元。从事蔬菜产业链的贫困工人达到4000余人,年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产业覆盖率达40%以上,让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发展走上了脱贫致富“高速路”。

教育扶贫品牌亮、阻代传。建立和完善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覆盖”学生资助体系。资助各类家庭贫困学生5.97万人次2674.2万元,大学生贷款4691人3278.79万元,为159名残疾少年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2385人次,近3年累计为各类高校输送合格大学生11660人(其中今年600分以上贫困大学生18人),有望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

光伏电站运行好、收益高。扶沟县投入财政资金8358.7万元,建设的81个小型村级光伏电站,规模12.03兆瓦,覆盖贫困户2323户。该项目于2017年11月1日开工建设,2017年12月28日全部并网发电,是周口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当年建设当年并网发电的县。截至11月底,全县已累计发电4050.55万度,税后总收益达到3046.21万元,全县8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3年累计增收3046.21万元,村年均增收12.54万元。

保障扶贫靶向定准兜牢。开展兜底保障专项行动,取消低保921户1740人,新增715户1341人,做到低保对象底子清、对象准。截至11月底,为14025户、22468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603.26万元;为2537人特困供养人员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1113.45万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151户、47.13万元;为9153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489.2万元,为6969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373.02万元;为153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35.09万元,坚决织密兜牢贫困户脱贫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外,为有效解决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等突出问题,扶沟县财政还投入整合资金为已脱贫贫困对象购买了“返贫责任险”,为各类群体的防止返贫上了一道“双重保险”,使脱贫成效进一步巩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扶沟县委书记张颖波表示,全县上下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坚持做到将政策落实贯穿始终,做到政策红利全面释放,应享尽享;将脱贫产业就业贯穿始终,做到群众产业就业多路致富,共奔小康;将作风建设贯穿始终,做到责任扛得牢,收官打得赢;将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做到基层堡垒坚固,脱贫帮扶“永久”;坚决将问题整改贯彻始终,做到查弱项、补短板,乡村永振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