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郑埠口一线船闸改扩建工地上塔吊林立、运输车辆穿梭不停。虽然是烈日当空,但五六十名建设者依然坚守岗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确保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
作为沙颍河航道的“咽喉要道”,郑埠口一线船闸的通航能力直接关系到上游周口港的货物吞吐效率。随着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原有船闸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该改扩建工程设计建设标准为二级,可通行2000吨级货船,船闸尺度为280米×34米×5.6米(长×宽×门槛水深),并配套建设61个锚地靠船墩系统,建成后可大幅提升通航能力。
“现在工地上共有五六台挖掘机和十几辆土方运输车进行引航道土方开挖及围堰填筑作业,另有两台履带式起重机、两台钻孔机进行钢板桩沉桩作业。”当天上午,郑埠口一线船闸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刘昊雨告诉记者,“挖填土方、打截渗钢板桩、锚地钻孔灌注桩施工,是当前的主要任务。这一工程是中铁广州工程局建设的重点水运项目,尽管高温天气持续,但我们通过科学调度,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施工现场,工人们顶着烈日,与高温“赛跑”。“暴晒后的钢板,温度超过六十摄氏度。为了让工程早日完工,我们都鼓足干劲,克服高温天气带来的影响,坚守岗位保障建设。”船闸工程工人袁林说。
在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为保障高温天气下的施工安全,中铁广州局郑埠口一线船闸改扩建工程项目部建立高温预警机制。项目部经理杜超说:“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实时监控现场温度数据,实行分级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在现场设置降温棚,足额配备并及时发放防暑物资,切实保障工人的健康安全,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该项目工程部相关负责人李润程说,作为河南省“两河两港”重点航运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沙颍河双向通航能力,满足船舶大型化发展需求,进一步释放沙颍河“黄金水道”潜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该项目全体建设者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战高温、抢工期、保进度,确保工程如期竣工。(记者 王永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