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3月1日,2025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淮阳伏羲文化广场开幕。
展演现场,山西绛州鼓乐《鼓韵龙腾》、广西仫佬族古歌《走歌坡》、河南少林功夫《功夫秀》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轮番“出镜”,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留下难忘的非遗记忆;河南越调、贵州侗族大歌、蒙古族长调民歌、四川峨眉武术、陕西华阴老腔、安徽花鼓灯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接力展演,一场场精彩的“非遗盛宴”增强了台下观众的文化自信。
被誉为“天下第一陵”的太昊陵,是中华人文始祖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长眠之地,为祭祀太昊伏羲氏而形成的传统民俗活动——太昊陵古庙会已流传了千年之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已连续举办20多届。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及省、市级非遗项目荟萃于此、争奇斗艳,呈现了中华文化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繁荣发展局面。记者在非遗静态展示区现场看到,排列两侧的展位上不仅有非遗美食沈丘顾家馍、逍遥镇杨凤花胡辣汤等,还有泥泥狗、布老虎、剪纸、芦苇画等静态产品展示。种类多样的国家级及省、市级非遗产品,让大家近距离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的独特魅力。
“我们所表演的侗族大歌是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的合唱,唱的都是与大自然、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大歌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罗兵利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仫佬族古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吴海云表示:“今天表演的这个节目是仫佬族古歌,具有浓郁的仫佬族风情。我是第一次来周口,(感觉)这里好热闹,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我希望通过努力,把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下去并一步步发扬光大。”
据了解,2025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时间为3月1日—3月30日,其间将穿插举办非遗动态项目展演、非遗静态项目展示、中华龙园雅集诗会、豫东非遗传承技艺大比拼等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展演展示,让广大游客和市民近距离体验独具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使千年古庙会焕发新活力。(记者 李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