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发布2023年小麦春季管理气象服务指导意见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3-02-09 07:29:1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近日, 市气象局联合市农科院、市农业农村局等涉农部门开展会商研判,根据我市气候年景和近期气象条件,结合当前小麦生产形势,制定了《2023年周口市小麦春季管理气象服务指导意见》。春季是小麦生长的旺盛期、需水需肥的高峰期、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做好小麦春季管理气象保障服务,对我市夏粮乃至全年粮食稳产丰收意义重大。

  近期气温逐步回暖,我市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根据最新卫星监测资料统计,全市一、二类苗的总比例为99.6%,位居全省第一,苗情整体好于近5年同期。根据未来气候预测,我市2至4月降水量偏少0~2成,气温偏高0~1℃。小麦春季生产面临春旱发生风险较高、存在晚霜冻害风险、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存在倒伏风险等灾害风险。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草害发生特点,春季麦田管理要以“因地因苗施策、分类分区管理、控旺促弱稳壮、抗旱防冻防倒、防病治虫除草”为重点,科学运筹水肥,培育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促进幼穗发育,搭好丰产架子,进一步夯实夏粮丰产丰收基础。

  因地因苗管理,科学运筹水肥

  对没浇越冬水,墒情较差,已出现旱象且影响小麦返青正常生长的麦田,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白天浇水后能较快下渗时及时浇水防旱。浇水要小水细灌,避免大水漫灌。对因旱受冻黄苗或脱肥麦田,可结合浇水适量追肥。

  春季管理要促控结合,突出氮肥后移。地力水平一般的麦田可在起身后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苗稳健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培育壮秆大穗。对地力水平较高的麦田和种植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的麦田,可在拔节期浇水,亩追施尿素8公斤左右,促穗大粒多、提质增效。

  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追肥浇水,亩施尿素8~10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苗早发。

  早春镇压划锄,适时浇水保墒

  加强雨情、墒情监测,一旦旱情发展,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及时浇水补墒。水源不足的地区采取输水管带灌溉,扩大灌溉面积,减轻干旱损失。

  春季镇压可压碎坷垃,踏实土壤,减少蒸发,控上促下,抑制旺长,提墒保墒、抗旱防冻。划锄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和促根生长、促苗早发等效果,早春划锄与镇压结合,先压后锄,可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春季麦田镇压要做到“三不压两注意”,土壤过湿地不压,有霜冻麦田不压,已经拔节麦田不压,注意掌握镇压力度,注意机械行走速度,确保镇压质量。

  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增加植株抗旱性,可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过磷酸钙浸出液连续多次喷雾,降温增湿,为叶片提供必需的水分及养分。

  关注墒情变化,防范低温冻害

  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变化,在寒潮来临前,对墒情不足的麦田及时进行灌水,尤其要适时浇好拔节水,以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防御低温冻害。小麦晚霜冻害高发区,可在起身期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等,抑制植株生长发育,控制拔节速度,提高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提升小麦的抗晚霜冻能力。弱苗及时追肥,合理调控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抗寒防冻能力。

  寒潮过后及时调查受冻情况,一旦发生冻害,应结合灌水追施速效氮肥,或采取叶面喷肥等补救措施,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减轻冻害影响。

  加强监测预报,防范病虫危害

  春季麦田病虫害防控应以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麦蜘蛛等为重点,加强监测预报,实行精准防控。要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延缓病害扩展蔓延。

  小麦返青至拔节前,对纹枯病、茎基腐病等根茎病害进行早期控制,并注意挑治麦蜘蛛,压低虫源基数。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抽穗扬花期如有连阴雨或连续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立即组织施药预防,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密切关注天气,适时化学除草

  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或冬前化除效果差的麦田,应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及早进行化学除草。实施麦田化学除草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化学除草,若天气预报喷药前后3天有强降温天气不宜施药。要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

  预防小麦倒伏,科学防范补救

  对群体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小麦起身前以控为主,采取镇压、深耕、化控等措施,实现控旺转壮。对有倒伏风险的麦田,返青期进行蹲苗,待到拔节期,再施肥浇水,以减少无效分蘖,促进茎秆粗壮。小麦倒伏后,茎秆堆叠,避免盲目绑扶,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杀菌剂,促进籽粒灌浆,防治病虫蔓延,确保收获质量。(记者 田亚楠 通讯员 檀艳静 王瑞祥)

责任编辑:王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