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助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我市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综述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10-15 07:36:3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市委召开政协工作会议,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过去五年,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营造支持人民政协履职的良好环境,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发扬优良传统,认真履职尽责,为助力周口改革发展稳定、凝聚各方共识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汇聚起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周口新篇章的强大合力。

  忠诚担当铸品格 矢志不渝践初心

  “要坚持党的领导,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服务中心大局,多建务实之言,多献改革良策,做到积极有为。要当好桥梁纽带,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积极投身现代化周口建设实践,做到同心同向。要加强自身建设,建强政协委员队伍和机关干部队伍,持续提升履职水平,做到争先出彩。”2025年9月11日,市委书记黄玉国走访市政协机关时发表讲话、提出要求。

  市委历来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坚持把政协工作纳入全市工作大局,统一谋划、统一研究、统一部署。市委常委会会议多次听取政协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政协工作事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领导支持政协更好履行职能。市政协党组自觉把各项工作置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五年来始终做到重要工作、重大事项报市委知道、由市委决策、按市委要求落实,确保政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唯有思想上的认同,才有行动上的自觉。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市政协党组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等。近年来,市政协先后在全市51个街道、157个乡镇设立委员联络组,建立健全政协工作召集人制度,有力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用好“一班两堂四群”学习平台,推动理论学习常态长效。组织委员对全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开展实地视察,让委员更加深入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新变化,推动委员知情明政。

  五届市政协以来,积极举行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政协工作实践。

  市政协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各项工作,建立健全“五位一体”党建格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落实“三联”制度,进一步完善市政协领导干部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抓好专题学习、集中研讨、支部学习,抓实大会警示、以案说法、谈话提醒,开展“学党纪、强党性、促履职”等党建活动,推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走深走实。

  建言资政谋发展 协商议政献良策

  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市委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认真听取、吸纳政协的意见建议。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向市政协出题目、交任务,发挥市政协在服务全市中心大局中的优势作用,有力推动政协履职出成果、见实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重要会议,均主动邀请政协参加,定期向市政协和政协委员通报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情况。全市各级政协牢记政治责任,聚焦 “市之要者”和“民之关切”,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为”。

  市政协积极履职服务大局,深化重大专题研究,将市委交办的“农业强市”“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调研课题作为重要协商议题。“率先建成农业强市”议题聚焦农业产业园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等调研协商、建言资政,形成“1+6”系列研究报告,提出9个方面42条建议,助力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议题,围绕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创新主体、深化5G场景应用、加快企业数字化赋能、打造示范标杆企业等提出12个方面52条建议,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认真落实市委要求,聚焦经济发展资政建言。市政协围绕培育壮大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临港产业发展、文旅文创融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等议题深入调研、专题协商,提交专题报告、协商专报等57份,提出意见建议242条。聚焦“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15项议题,深入乡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充分调研,召开多层次协商座谈会,提出建议129条,持续为周口经济发展添动力、聚合力。

  倾力服务民生改善,深入开展“服务群众惠民生”履职实践活动。围绕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教医保”等问题,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召开专题协商会,深入调研、专题协商、资政建言,提出意见建议228条。不断拓展民主监督渠道,寓监督于履职之中,协助党委、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

  翻阅这些年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市政协积极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加强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密切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系,在深化交流中凝聚奋进合力。

  在市委领导支持下,全市各级政协不断探索创新协商工作路径方法,更好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市政协依托“周口政协”APP优化社情民意信息征集平台,社情民意信息报送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持续推进县(市、区)政协“有事好商量”平台建设,培育打造各具特色的协商品牌,不断拓展基层协商的广度、深度,发挥政协协商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有事好商量”“委员联络组”“委员工作室”三位一体协商议事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同心圆”界别活动室和“一台两站双报到”工作机制,建立“正”协商、“码”上办平台,群众通过扫码就能反映问题,积极宣传引导群众、联系服务群众。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协商议事室”216个、“委员工作室”128个,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打通了政协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加广泛汇聚争先出彩力量。

  练好内功强本领 强基固本求实效

  市委高度重视政协自身建设,围绕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健全政协委员履职工作规则、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考评等制度;围绕加强和改进专委会工作,优化调整专委会设置,完善专委会对口联系机制。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政协建设,在委员知情明政、履职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市委领导支持下,全市各级政协持续提升委员履职能力,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推动政协工作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强素质”活动,对政协委员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委员对全市先进制造业、城市建设、文旅文创等项目开展实地视察,让委员更加深入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新变化,推动委员知情明政;加强“书香政协”建设,建立委员读书群,在市、县两级政协委员中开展“人工智能·筑梦未来”专题读书活动,以读书学习赋能履职实践;强化委员主体意识,认真开展“找差距、转作风、抓落实”专项活动,以“三个提升、四个之家”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着力打造模范机关;持续推进“智慧政协”建设,实现省、市、县“智慧政协”平台三级联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这些年,市政协持续加强专委会建设,围绕专门委员会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建立功能型党支部,明确主要职责、组织构成、工作机制、具体任务等内容,进一步健全专委会向政协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报告工作制度,提高各专委会履职实效。五年来,市政协各专委会多次开展调研和专题协商活动,专委会工作得到有效提升。

  环环紧扣需求,精准对接发展。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政协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周口新篇章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记者 王晨 通讯员 刘若媛)

责任编辑:史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