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内河航运“黄金水道”
——记者探访沙颍河航道周口段“四升三”工程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02-27 06:00:3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雨水刚过,暖暖的阳光洒在沙颍河面,碎金闪烁。货船缓缓驶过,水面留下道道涟漪。蓝天下的周口港依旧忙碌。

  河畔的百里绿植、波光粼粼的运河、时飞的白鹭,与悄然前行的货船交织在一起,美好而宁谧。

  更温暖人心的是,沙颍河航运的吞吐量年年创新高,2024年已经超过5200万吨。

  2月24日,河南交投港航周口港务有限公司“四升三”项目工作组副组长杨光亚告诉记者,目前航道及配套工程完成近六成,去年累计完成投资9.77亿元。

  全省聚焦,提升沙颍河运力

  为连通豫皖两省水路运输航线,促进周口市内河航运快速发展,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做大做强临港经济,2023年3月23日,我市开始实施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提升工程。该项目以周口中心城区中州大道桥为起点,至沙颍河豫皖省界常胜沟为终点,全长89.4公里,航道将由原来的四级通航标准升级为三级通航标准。这就是我们心心念念的沙颍河航道周口段“四升三”工程(简称“四升三”工程)。

  “四升三”工程横跨两区、一县、一市,其中包含航道工程、船闸工程、桥梁工程,以及航道信息化等配套设施,工程浩大。

  其目的很简单,就是把沙颍河通航能力由现在的每年5000万吨,提高到每年1亿吨。

  实施“四升三”工程对周口来说意义重大,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集全省之力实施的内河航运“11246”工程,就是用3年到5年时间,实现河南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航运项目投资1000亿元、航道通航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建好沙颍河、淮河、沱浍河、唐河等4条通江达海主通道和周口港、信阳港、漯河港、平顶山港、南阳港、商丘港等6个现代化港口,加快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周口港是河南内河航运第一大港,沙颍河通航能力直接决定河南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的多少。因此,实施“四升三”工程是为河南港航大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举措。

  全市举力,拓宽豫货新通道

  春日和煦的沙颍河畔,杨光亚与记者漫步在大堤上。他说,未来沙颍河航道宽度将拓宽至60米,运力倍增,能让“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目前工程进展顺利,航道提级、岸线整治、水运成网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实施。项城通济大道桥、G329纸店沙河大桥正进行下部结构施工、梁体预制工作,郑埠口一线船闸改扩建工程、沈丘复线船闸工程正进行工程试桩,沈丘西环路桥正进行施工图设计工作……

  在项城通济大道桥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4年年底,保通便桥建设、老桥拆除、施工便道建设等工程已完工,新建桥梁下部结构12片盖梁施工和桥梁桩基、空心板预制及安装已全部完成。

  2023年,随着江淮运河全线通航,沙颍河货运量不断增长,对港口基础设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为使豫货出海新通道更深更宽,周口市举全市之力倾心打造沙颍河航道。“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航道提升和港口建设,全市港口规模不断壮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临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河南交投港航周口港务有限公司,“四升三”项目工作组组长赵永伟对记者说,今年公司倒排时间节点,力争4月底前船闸工程全面开工建设、6月底前航道及配套工程完工;2026年3月底前项城通济大道桥项目建成通车,2026年8月底前G329纸店沙河大桥建成通车;2027年10月底前沈丘西环路桥建成通车,2027年12月底前沈丘复线船闸、郑埠口一线船闸改扩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承上启下,做强“通道经济”

  记者从市港航管理局获悉,今年周口港中心作业区工程(一期)13个泊位将建成投入运营。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道提升工程按照三级航道标准,对周口至漯河76公里航道进行整治,移位重建周口枢纽,改扩建大路李枢纽,改建龙源路桥、汉阳路桥。

  更让全省人民期待的是,贾鲁河通航工程和涡河航道提升工程也在统筹推进中。这两个工程计划2026年开工、2030年建成。

  航道升级后,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通航船舶吨位的提升,一些现代化、智能化的航运模式也有可能变成现实。

  沙颍河航道不但向下要水深河宽,向上也在延伸。

  “四升三”工程现在全面开工建设,漯河段也已经开建。该工程完工后,三级航道将升入漯河境内,千吨级船舶向西可以直达漯河港。

  不要低估一条河的力量。2月25日,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于海涛告诉记者,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货运总量近30亿吨,水运占比不到7%。而安徽省水运占比已经达到36%。因此,河南航运事业前景广阔,降本增效空间巨大。

  1月7日至1月8日,省委书记刘宁在我市调研期间,对发挥港口和内河航运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出重要部署,让周口加快交通优势再造,实现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的转变。

  “四升三”工程,拓宽的是“经济通道”,繁荣的是“通道经济”,增强的是中原出海新通道。(记者 赵千里 王永剑)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