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寻踪伏羲路——从后台走向前台的“中国羲皇文化之乡”(下)
来源: 周口晚报 时间: 2021-12-01 16:50:1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中皇山始祖庙

  采访时间:2014年9月6日

  地理位置:河南省新密市

  3.探寻伏羲文化遗存两三处

  新密市如此之多的伏羲文化遗存,即便马不停蹄走马观花全部走一遍也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这对于我们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探寻两三处具有代表性的遗存了。

  杨建敏向我们推荐了三个地方:来集镇伏羲女娲祠、中皇山始祖庙和伏羲大峡谷。

  来集镇的伏羲女娲祠,位于镇子中部的浮山之上。浮山不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为伏羲女娲祠的历史悠久,浮山也因此远近闻名。

  位于浮山之巅的这座伏羲女娲祠,当地俗称娘娘庙,坐北朝南,建筑有山门、仪门、大殿和东西配殿,只不过,这些建筑均是地地道道的现代仿古建筑。杨建敏告诉我们,这座庙宇始建年代应在明朝以前,他的这一结论是从庙中一块明万历24年所刻的《重修伏羲女娲祠记》碑文中得出的,碑文载:“伏羲女娲之祠建立盖有年矣,历以岁月,兼以风雨,颓乎将倾……”

  除了这块明碑之外,我们还在庙中看到了清朝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光绪、宣统年间以及民国时期的重修碑刻十余座。这些古碑在证明庙宇历史悠久的同时,也反映出它曾遭遇过劫难。“上个世纪的‘破四旧’时,这座庙宇彻底被毁。”杨建敏说,1989年2月,来集镇杨家门、杨河和郭岗数村的善男信女集资捐款重修了伏羲女娲祠,重修之后的每年春节、农历二月十八和六月六,伏羲女娲祠都有规模宏大的庙会,来自豫东、新密临近县市以及新密的当地群众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会场能在浮山上绵延四里多地。

  伏羲女娲祠的大殿之中,敬祀的是伏羲女娲的并排坐像,杨建敏告诉我们:“这座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伏羲女娲以夫妻身份并坐大殿之中,同享人间祭祀。这一现象在全国极为罕见,也是新密伏羲文化独特性的一个具体体现。”

  伏羲女娲祠的那块明朝碑刻上,还刻有这样一段碑文:“立都于中皇之山,是为女皇,制嫁娶……”这段话或可说明,浮山的这座伏羲女娲祠与中皇山上的始祖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浮山与浮戏山也有着一定的渊源。

  中皇山只是浮戏山的一座山峰,位于浮戏山的中心地区,又名天皇山。《路史·后纪》载“女娲治于中皇山之原”以及来集镇伏羲女娲祠碑刻都显示了伏羲女娲与这座山峰有着莫大的渊源。

  在前往中皇山始祖庙的盘山公路上,我们与田种湾、桑树湾和老蚕坡等几个村落擦肩而过,杨建敏告诉我们,这些地名都和伏羲有关,相传伏羲在这里教民种植和饲养天蚕,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村子改为和“田”、“蚕”有关的名字。“这些地名也反映了新密伏羲文化的独特性”。

  的确很独特,伏羲还在这里教民养蚕,创造了桑蚕文化?

  杨建敏说,考古学家在超化镇莪沟村发现的莪沟遗址就出土了一个陶纺轮,这说明距今8000年左右的伏羲时代,桑蚕文化已经起步。之后,新密境内多处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也佐证了伏羲在新密境内“化蚕为丝”的传说。

  《皇图要览》说:“伏羲化蚕为丝。”《纲鉴易知录》说:“伏羲化蚕桑为惠帛。”不仅是这些古文献有记载,在浮戏山还流传着大量伏羲女娲向玉仙圣母求教植桑养蚕的动人传说。

  在浮戏山、具茨山、马骥岭,据专家对这里山川、丘陵的树种标本检测,从古代开始,这里就存在桑、槲、栎、栗等树木,其叶都可以养蚕。而且,新密境内流传下来的以桑、栗树命名的地名多达37处,如桑地滩、栗树岗等。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浮戏山与中国桑蚕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就在我们还沉浸在伏羲养蚕的美丽传说中时,中皇山始祖庙的庙顶已经映入眼帘。气喘吁吁爬过100多级水泥台阶,沿着山顶被人踩出来的小路来到始祖庙前,我们失望地发现,这又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现代仿古建筑。

  庙中有两殿:伏羲殿和女娲阁,伏羲殿门联曰:“开天辟地始祖先,香火兴盛黎民安。”庙内塑始祖伏羲像。伏羲殿后的女娲阁,门额刻“人祖根源”,内塑女娲托五彩石补天像。

  尽管现在是现代建筑,但始祖庙却历史悠久。“始祖庙曾多次被毁,始建于何时目前无法准确推断,但其遗存下的建筑构件及陶片、祭器等文物,经专家鉴定,出自于唐宋及明清等不同时期。”杨建敏说,2005年前后,当地一位热心文化事业的企业家筹资重修了始祖庙。

  始祖庙女娲阁中立女娲手托五彩石补天像是有原因的,中皇山脚下有一个当地人称为钟沟的地方,相传是因始祖庙中原有的一口钟被人推入山下之沟而得名。而钟沟,又因为满沟石头多为红色,又被称为红石沟,相传这里就是女娲补天时炼五彩石的地方。站在中皇山上,俯瞰红石沟,杨建敏对我们说:“你们看,满目的红石像不像是被火烧红的。”

  其实,红石沟应该叫做五彩沟更为合适,也更符合女娲炼石传说,因为我们下到沟中时发现,虽然沟中大部分是红石,但多色石块凝结在一起的色彩斑斓的“五彩石”也随处可见。

  现在的红石沟也就是伏羲大峡谷的所在地,嵩山地质变迁留下的独特痕迹以及人们附会在其上的伏羲女娲传说被当地一位企业家很好地加以利用,开发出了一个面积6平方公里,分为飞龙峡和逍遥谷两部分的旅游景区。

  漫步在伏羲大峡谷5公里的旅游线路上,我们发现,这里瀑潭相连、跌水潺潺,步移景换。行走在崖檐下,徜徉在山水间,令人心旷神怡。

  “山水为表,文化为里”,在伏羲大峡谷不仅能欣赏到山水之美,还能为文化而醉。景区将伏羲文化、龙文化很好地融入到山水之间:伏羲八卦台、伏羲湖、女娲湖以及潜龙瀑、潜龙潭、跃龙瀑、跃龙潭等等景点让人感叹开发者的用心良苦,尽管这大部分都是人造之名。

  也许会有人说,伏羲大峡谷不过是在借“文化”的名下“经济”的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和羲皇公园、羲皇部落文化村不正是对远古伏羲文化的一种现代传承么?

  4.20多年前才开始从后台走向前台的伏羲文化

  新密民间大量的伏羲女娲活动遗迹、千年流传不衰的民间传说以及民众虔诚建造的纪念性庙宇,以其原始性、丰富性、平民性、传承性、独特性,在全国伏羲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使得新密成为研究伏羲文化的一个重要地方。然而,现在已经成为新密溱洧文化中核心文化的伏羲文化曾默默无闻了很多年,它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从后台默默走到前台,逐渐被大家承认。

  作为积极参与者和见证者,杨建敏告诉了我们新密伏羲文化从后台走到前台的详细过程。

  从默默无闻到璀璨夺目,新密伏羲文化的“逆袭”从一个人的偶得开始。杨建敏介绍,这个人名叫陈志忠,1992年,他是河南省农牧厅的一位离休干部,因为调查蚕丝文化来到新密市尖山乡(今尖山风景区管委会)。他在调查中发现,浮戏山一带留存有大量伏羲、女娲的遗址和传说。他经过查阅史料和认真考证意识到:原来浮戏山即是以伏羲命名的伏羲山,密县的名称也与伏羲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发现激起了陈志忠要搞清楚伏羲文化与密县关系的强烈愿望。于是,他深入深山一呆就是两年。在翻过了无数山头,走访了千家万户后,他写出了《浅谈伏羲业绩与河洛文明》、《伏羲故里在密县》、《浮戏之山话伏羲》等数万字的论文,以大量事实说明,浮戏山一带就是伏羲活动的重要地区。

  “这些珍贵的文字资料,陈志忠先生留给了新密。”杨建敏说,从1995年开始,以原新密市教委主任郑观州为首的一批离退休老干部自发组织起来,本着弘扬伏羲文化和黄帝文化、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发新密丰富旅游资源的目的,对新密所属溱洧流域的古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成立了新密市黄帝文化研究会,创办了《溱洧文化》学术会刊。

  研究会的成立,使新密伏羲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研究会成员集中而全面地查阅整理历史文献,系统普查收集了全市涉及伏羲文化的山水地名及神话传说,并结集出版了《溱洧文化——伏羲文化专辑》。

  张振犁教授在得知新密伏羲文化的研究情况后,于2002年4月对这里的伏羲文化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深入考察,新密伏羲文化之丰富使之大为惊叹,并撰写了题为《“浮戏”本是“伏羲山”,华夏文明此有源》的研究论文。

  2004年,新密市启动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市文联和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开展了对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作为伏羲女娲神话传说的发源地之一,这次抢救工程对伏羲女娲在新密活动的遗址、神话传说进行了重点普查、采风和录制。

  2006年5月,新密市黄帝文化研究会成立伏羲文化专业委员会,并准备申报“中国羲皇文化之乡”。

  2007年11月,“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专家考察组一行十人在中国民协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夏挽群的带领下,对新密市申报“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并挂牌“中国羲皇文化保护基地”进行了考察。考察组先后对来集镇伏羲女娲祠、平陌镇天爷洞、牛店镇娘娘庙、开旸山等伏羲文化遗址进行了详细考察,最后达成共识,一致认定新密市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并挂牌“中国羲皇文化保护基地”。

  2008年1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文,决定命名新密市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并在新密建立“中国羲皇文化保护基地”。

  自此,新密伏羲文化正式走向前台,成为全国伏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新密以及新密的伏羲文化专家来说,意义重大。而对于杨建敏来说,新密“中国羲皇文化之乡”的申报成功并没有让他研究伏羲文化的脚步停下,他已开始了“立足新密、放眼全国”的伏羲文化探寻之旅,万里寻踪伏羲路走过的和即将到达的城市,他已经自费走了多半。

  我们必须感谢像杨建敏这样的各地伏羲文化研究专家,正是因为他们,伏羲文化才得以继往开来,光耀当代。

  (郭坤 杜欣 金月全/文  朱海龙/图)

责任编辑:王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