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中亮画虎。
窦中亮擅画虎,入列“中国画虎百家”,其笔下的老虎神威凛凛,其人高大健硕,故有“画坛窦老虎”之美称。
窦中亮近日从杭州寓所返回周口老家,筹备个人画展事宜,带回诸多作品,其中一幅丈二《五虎图》尤为震撼。画卷挂满一面墙,图中五只老虎或行或卧或跃,眼神犀利深邃,毛发细腻蓬松,似从山林深处走出,尽显磅礴力量。周口画家同行见之,莫不赞叹:“真乃虎虎生威也!”
京城逐梦
窦中亮出生于沈丘县沙颍河畔书香世家,其高祖窦书成为当时“陈郡七子”之一,其曾祖父、祖父曾任私塾先生,他的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担任随军宣传干事,他的两位兄长,习字作画,各有所长。受家风影响,窦中亮自幼爱写爱画,小学时便能临摹《哪吒闹海》《三国演义》连环画中人物,颇有神韵。青年时期,他自学素描、水彩、油画、水墨等,常带画夹外出写生,留下一幅幅稚嫩作品,艺术的种子悄然埋下。
成年后,窦中亮接父亲的班,成为沈丘县纺织品公司员工。后因企业效益不佳,他辞职自谋出路,1995年赴京发展。初至北京,他在海淀区一家书店做打包工,常装卸上百斤货包,月薪仅三百余元。然而京城浓厚的文化气息令他沉醉,工作之余,他先后到中国书道太学、中书协高研班、上海华东师大、中央美院研修班学习书画,受到张桂光、王延林、冯大中等名师指点。他如饥似渴汲取艺术养分,书画技艺日渐精进。
京城居,大不易,当年书店打工仅得温饱,纸墨钱需从牙缝中省出。中国美术馆对面的美术用品店里,他总低声问:“最便宜的纸墨拿来看看?”
随着其书法作品多次获奖,窦中亮决定转行至西单广场为人设计签名,立铜牌“著名书法家窦中亮为您设计签名,每个30元”。其设计别出心裁,客户渐多,日收入三百余元,远超书店薪资。然而同行竞争加剧,西单广场摆摊者很快增至十多人,即便如此,他日收入仍超百元。
彼时,他每日骑车从海淀区北宫门出发,白天研修,夜晚摆摊售字,归家常至深夜,骑行需一小时有余。生活虽清苦,他却乐在其中,直言“有书画相伴,此生足矣”。
虎啸津门
星光不负赶路人。2010年,生肖虎年,窦中亮北漂15载,终迎艺术生涯转折。
当年,中国书画报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全国画虎大赛,名家云集,窦中亮积极备赛。其师冯大中素有“现当代画虎第一人”之誉,窦中亮得其真传,画虎已非俗手。为精益求精,他常赴北京动物园观察虎态,速写成摞。创作中,他研习张善孖、刘继卣、冯大中等名家技法,终以《风尘三杰》获得佳绩。此作形神兼备、虎虎生威,评委盛赞“高格之作”,窦中亮由此获封“中国画虎百家”,声名鹊起。
相较于画坛青年才俊,窦中亮可谓大器晚成。他出身草根,无背景依傍,辗转京城谋生,所得甚微。然其凭赤诚与勤勉,步步扎实,厚积薄发,终得“虎啸山林”之日。
此后,其画作售价大涨。后来,他至美术材料店“报复性”采购,红星宣纸、朱磦印泥、矿物岩彩、寿山芙蓉石等昔日难企之物,此后皆成囊中常备。
自由飞翔
声名渐起后,窦中亮游学全国,辗转上海、南京、广州、泉州等地,近年定居杭州。博采众长间,技艺臻于纯熟。
我国著名美术评论家李琰先生评其作品“南韵北度,东成西就”:当代豫东籍画家窦中亮,以独特的艺术理解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在画坛刷新出自己的一片天。他的作品不仅关注人生、关注自然,既有北方史官文化的铿锵与现实特征又有南方巫文化的浪漫与婉约,而且充满时代美感、不失古意。
窦中亮的融合发展,不止体现在国画方面,其油画、综合材料亦惊艳画坛,书法、篆刻亦获奖无数,是国内难得一见的艺术全才。
窦中亮号墨村居士,工作室名“三栖草堂”,志在书、画、印三艺并进。早些年做客央视栏目,主持人问应该称他为画家、书法家还是篆刻家,他答:“愿为艺术家。”因三者皆是深爱,不愿偏废。
窦中亮最推崇徐悲鸿:“世人多知徐先生擅画马,却不知其人物画精妙,书法亦为大家。”他认为书、画、印本相通,融合发展,不觉其累,反倒乐在其中,重要的是保持思想自由,作品才有灵魂。
甚哉斯言!
这个“窦老虎”,岂止擅画虎!(徐启峰/文 沈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