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党史学习教育引领乡村振兴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1-11-29 09:53:1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今年以来,郸城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聚焦“强基础、守底线、抓机遇、谋长远”,以更大决心、更足信心、更强力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强化底线思维,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实行“周调度”“任务交办”“结果报告”等工作机制。坚持集中排查与日常排查相结合,基层干部排查与部门筛查预警、农户自主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新纳入监测对象1242户4644人。为每一个监测户明确了一名国家公职人员为监测责任人,除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外,还为监测对象购买了“防贫保”,切实筑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成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轮换。出台《郸城县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对全县130个脱贫村、1个红色村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对其他127个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选派第一书记,230个没有派驻第一书记的行政村由乡镇党委调配人员力量,确保帮扶力度不减。及时优化调整有关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持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政策,由县乡村振兴局牵头,共梳理出“四个不摘”政策举措107项,其中延续55项,优化23项,调整17项,新增12项。根据政策优化调整结果制定了《郸城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行业部门政策到户到人清单》,为制定精准帮扶计划提供了参考。做好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工作。出台《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政策措施》,从摸清底数、动态监测、“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18个方面逐一制定具体措施,对34家责任单位“一对一”交办任务。持续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出台《郸城县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全县确权2013-2020年扶贫项目资产5692个,资产总值26.34亿元。

坚持规划引领,绘就乡村美好蓝图

开展全面调研。成立产业、组织、人才、生态、文化五个调研专班,分别由县委、政府分管副职牵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深入调研,摸清实情,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形成报告。学习先进经验。组织县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赴外地实地考察学习乡村振兴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明晰方向,激发干劲。编制总体规划。在前期调研和学习的基础上,邀请一流规划编制团队,坚持因地制宜、多规合一的原则,高起点编制全域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明确全县乡村振兴总体思路、发展布局、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为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扣好第一粒扣子。

强化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富民强村

该县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实施产业奖补政策,今年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969万元,带动17280户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继续实行花生种植扶持项目,免费提供花生种117万斤,带动“两类人群”和部分低收入脱贫户稳定增收。强化项目支撑,今年投入6300多万元,建设日光温室大棚158个,将产权归属到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158个行政村,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67万元,带动低收入家庭300多人就业,实现工资性收入1000多万元,发挥乡村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积极实践探索,着力打造秀美乡村

该县在坚持“扫干净、摆整齐、坑塘清”“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的基础上,在乡级层面积极探索推行“三拆三清三回收”等经验做法,持续完善村级“三支队伍”,深入开展以“六清一改”为重点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同时,该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总投资35亿元的三峡电能有限公司“渔光互补”项目,其中4.2亿元将用于坑塘治理,全县每个乡镇治理闲置坑塘面积将达到800亩以上,在实现“碧水共蓝天一色、光伏与渔业共存”的美丽乡村画面的同时,也大大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强大动力。(记者 徐松 通讯员 周申)


责任编辑:荆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