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劲放道德名城
来源: 政府站群服务中心 时间: 2022-03-04 08:05:44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竞争中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金字招牌”。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而又极富活力的年轻城市,自2017年起,3年时间,地处豫东平原、三川交汇的中原港城周口中心城区相继荣获省级卫生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多项荣誉称号。2020年,我市成功蝉联河南省文明城市之后,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发起冲刺……2021年1月,周口顺利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踏上文明之旅的周口中心城区像开了挂的“复兴号”列车,奔向新的高地,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疾驰前行。

  创建为民,文明之舟再起航

  “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不在于拿牌子,而是要让老百姓受益,共享文明创建成果。”2022年新春的脚步还没走远,市委、市政府便再次把创建工作摆上了案头,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

  2月24日,我市召开了高规格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在本届期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实现“两个确保”的必然要求,是巩固我市近年来城乡建设成果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市委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宏伟蓝图和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争当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精神,我市迅速成立以市委书记张建慧为政委,市委副书记、市长吉建军为指挥长,11个市厅级领导为副指挥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督导组、重点工作组和办公室,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全。

  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把惠民、利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聚焦群众呼声与关切,坚持精准对照标准与突出地方特色并重、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提升并重、中心城区与城乡一体并重,构建了“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全员参与”的创建体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通过持续统筹推进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周口中心城区的城市品位有了新展现、城市品质有了新提升、城市颜值有了新高度……千万三川儿女共同用双手创出一座城市的“文明梦”,用自己的行动点燃了一束束善与美的亮光。

  创建惠民,不重奖牌重民生

  对老百姓来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创建伊始,我市把创建工作与立法工作有效结合,相继出台《周口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周口市城市绿化条例》《周口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城市管理、文明创建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锚定目标,深化举措,攻坚克难,着力完善“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全民参与”的创建格局,持续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创建攻坚也让一连串改变发生在群众身边:市容环境靓丽了、农贸市场整洁了……曾经,中州大道、八一大道、建设大道、七一路、大庆路等十几条主干道坑坑洼洼,占道的夜市摊点、违章建筑多不胜数、户外广告杂乱无序。

  如今,道路顺畅整洁了,违章建筑拆除了,街头游园、绿化景观小品随处可见;占道经营、流动摊点、露天烧烤进店进场,市容市貌变美了,城市品位“更上一层楼”;如今,施工工地硬质化围挡上喷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车辆出工地时,必须经过高压水雾清洗;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通过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安全标准化、场容场貌秩序化,已成为展现文明新风尚的窗口;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墙面、地面、台面等整洁干净,各类规章制度一应俱全。

  如今,沙河湾湿地公园、周口森林公园、周口人民公园、芙蓉湖公园、周口植物园、铁路主题公园、建业绿色基地及100座街头游园等城区水域绿化体系,流沙河、洼冲沟、沙颍河、贾东干渠等河流水网、生态廊网,相继提升改造或建成投用。

  我市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等民生工程,全面治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倒乱扔等现象,一件件实事好事落到实处,城市的“颜值”随之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创建育民,凡人善举频涌现

  文明城市,不仅要有干净整洁的城市“颜值”,更要有内外兼修的城市“气质”。怎么样才能有“气质”?提高市民素质等软实力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周口的不少特色做法也成了周边地市学习的重点。

  周口有着6500多年的灿烂文明史,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享有“华夏先驱,九州胜迹”之誉,是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姓氏文化、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华夏儿女寻根谒祖圣地。这里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故都;是道家鼻祖、老子李耳的故里,先贤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和沈丘人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都对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川大地历来重视涵养文明,举措连连:持续开展“英模周口·德润三川”典型选树活动,认真做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全市累计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7人、河南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7人、市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66人;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积极做好“中国好人”“河南好人”推荐和“周口好人”、周口市防汛救灾“身边好人”选树活动。方凯、许蒙等9人荣登2021年“中国好人榜”,全市累计入选“中国好人榜”91人、“河南好人”55人,选树“周口好人”273人、防汛救灾“身边好人”40名、“先进集体”10个;充分发挥“周口好人”群体示范引领效应,在各行各业挖掘出一批批凡人善举,在全社会形成了“好人文化”,让“道德名城”成了周口的文化名片。

  1月14日,我市举办2021年度诚信建设“红黑榜”新闻发布会,旨在通过强化诚信宣传教育,加强征信体系建设,通过不断推进全市诚信建设制度化,带动全社会诚信水平不断提升。另外,我市还持续开展“文明诚信经营”评选活动,表彰市级文明诚信市场9个、文明诚信企业133个、文明诚信商户197个,推荐省级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市场、商户64个,带动全市窗口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每年坚持评选“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特色家庭”等,注重建设睦邻文化、展示“万家文明风”。在城乡持续开展“文明守望”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从睦邻友好、爱护环境、敬老爱幼等点滴小事中,挖掘出普通家庭、普通人的闪光点,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正向激励引导,唤起每个人身上的道德共鸣,使凡人善举不断涌现,使平民楷模常推常新,让文明春潮在三川大地、城乡上下涌动。通过不断挖掘城市内涵,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文化熏陶,让城市透露出文明“气质”。

  创建靠民,文明接力不止步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创建的主体,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原动力和生命力。在道德模范、好人的示范引领下,我市各个层面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普遍开展,以摒弃陈规陋习为主题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文明交通行动、文明旅游行动、网络文明行动等,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通过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依法登记各类志愿者协会23个,注册志愿服务队3783支,实名认证志愿者87万余名,发布志愿服务项目7506个。选拔文明观察员100名,开展不文明现象“随手拍”活动,市民争做文明城市创建的“啄木鸟”。持续开展“创建文明城·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设置文明执勤岗869个。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472个,形成县、乡、村三级贯通,中心、所、站密切联动的工作格局。全民健身活动遍地开花。占地806亩的市体育中心“三场五馆”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建设周口公园等8个公共全民健身公园,周口中心城区规划安装800多套全民健身器材,建成了“15分钟健身圈”。“周末公益剧场”深入人心。创建12年来,“周末公益剧场”累计演出400多场,进基层演出2000余场,直接惠及群众500多万人次。“周末公益剧场”品牌入选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战线典型案例,荣获我国社会文化活动政府最高奖“群星奖”,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动员引导民间力量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全市共有345支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入驻各文明实践中心,进一步推动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志愿者的温馨家园、志愿服务组织的孵化基地,让志愿服务精神在三川大地持续传递。全民参与,带来了连锁反应:出租车司机自发组成“爱心车队”,连续多年开展“爱心送考”活动;乱扔烟头、随地吐痰的现象不见了,公共场所自觉礼让的人多了;小区道路脏了,居民自发义务打扫,看到有垃圾了,随手就清理掉……这些点滴的文明之举印证了城市文明的进步和提升。

  百舸争流千帆渡,三川竞放文明花。我市今后将持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高位推动,着力健全创建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坚持共建共享,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坚持全民全域,着力凝聚社会力量;坚持周口特色,着力塑造城市品牌;持续开展全民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老旧小区整治、市容市貌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十大提升行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导向,以专项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围绕现有弱项短板,不断健全长效常态机制,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街”更靓了、“城”更净了、“村”更新了,经过持续接力创建,一幅“整洁有序、环境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城乡新图景正在千万三川儿女的不懈奋斗下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王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