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口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0年5月12日在周口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周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任哲
来源: 市发展改革委 时间: 2020-05-20 09:42:45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全面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三高三优”工作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一是生产稳中有增。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98.49亿元,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7.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2.5亿斤,实现历史新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125.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其中工业用电量47.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7%二是需求持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2.31亿元,增长1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06.02亿元,增长21.9%5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118.51%319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112.35%三是财政金融较快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00.2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年末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9.5%,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新增存贷比达68.16%,创历史新高。四是质量优化提升。二三产业占比提升1.9个百分点。工业增值税增长19.1%,高于全省19.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9.1%,高于全市工业增速0.6个百分点。高成长性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5%14.9%,分别高于全市工业增速2.0个、6.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现代新兴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5.6亿元,增长25.9%。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1.1%,创历史新高。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一是种养结构不断优化。“四优四化”加快推进,优质强筋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蓄、优质林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54万亩、196.1万亩、10万亩、17万亩。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品)达到162个、绿色食品2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国家农高区创建扎实推进。西华县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商水县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扶沟县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唯一蔬菜类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三大改造深入推进。完成266家企业技术改造任务。新认定省级智能工厂3家、智能车间9个;启动工业云平台建设项目4个。乐普药业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企业;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互联网+远程控制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和全省优秀智能化改造项目;彩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2019年省级绿色工厂。项城市产业集聚区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绿色园区,鹿邑县产业集聚区入选省级智能园区培育名单,太康县商务中心区晋升二星级。三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认定2019年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河南省质量标杆企业总数达到14家,位居全省前列。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荣获全国“质量标杆”称号,四通锅炉“互联网+远程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专利申请量达到4170件,利用知识产权质押为企业融资1.43亿元。市中心医院和农科院2个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周麦33、周豆25、周豆28通过国审。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首个农业领域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通过验收。

(三)三大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坚持全面发力,统筹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光伏扶贫,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巧媳妇”工程、“两保两带”等扶贫模式,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累计建成扶贫车间678个,带动1.05万贫困群众增收。33.1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2019年,全市5.75万贫困群众脱贫,4个国家级贫困县、2个省级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二是坚决抓好污染防治。紧盯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目标,坚持调、改、转、提四策并举,严抓“三散”“六控”专项治理,大气质量持续优化好转。PM2.5PM10、优良天数三项指标综合指数5.2,位居全省第4。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21条黑臭水体完成治理任务。加强应用水源地保护,11个省定目标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三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落实中央“六稳”政策、省政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8条措施、防范化解隐性债务实施意见及32条具体措施,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紧盯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企业经营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安全生产风险、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等,完善信息收集研判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社会矛盾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等,强化源头控制,及时消除和整改了一批风险隐患,政府债务化解完成率218%。莲花健康司法重整进展顺利,问题楼盘化解率96%

(四)四大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临港经济蓄势发力。积极推进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开发、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周口至漯河段航道实现全线通航。保税物流中心(B型)顺利获得省政府批复。连续三年举办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546亿元。中心港至淮安、中心港至太仓2条集装箱班轮正式运营,首批尼日利亚外贸集装箱在周口港启运,实现了周口中心港集装箱首次豫货出海。2019年货物吞吐量完成1465万吨。二是工业经济巩固增强。金丹科技成功上市。安钢产能置换项目落户沈丘,一期一步工程正式开工,填补了周口没有大型重工业项目的空白。积极推进“一县一主业”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加快形成“一县一主业”的发展格局。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成功创建了4个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西华县、扶沟县产业集聚区晋升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全市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达到8个,产业集聚区入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2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1.7%三是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围绕“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中心城区实施百城提质重点工程项目166个,完成投资188亿元。万达广场、佳利财富中心、奥特莱斯等一大批商业综合体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西华通用机场正式启用,全国第一家县级临空经济实验区成立。四是返乡经济成效显著。积极推进“北雁南飞”的打工经济向“群凤还巢”的返乡经济转型,沈丘县成功创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郸城县、太康县成功创建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全国部分省份返乡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全市返乡人员超过22万人,创办市场经营主体20.6万家,带动就业人群110万人。

(五)城乡建设发展步伐加快。一是城市品质日益提升。中心城区和9个县市区城市总规编制完成。积极开展城市“四治”和“两违”治理,拆除存量“两违”76万平方米。445“大棚房”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五城联创”成果丰硕,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通过省级验收、国家卫生城市通过暗访。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开工建设安置房47849套,7932套基本建成。253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开工,改造完成134个。植物园、森林公园、铁路主题公园等二期工程全面启动。建成并开放街头游园76座、一类公厕70座。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100%,污水处理率95.7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二是城市短板补齐增强。郑阜高铁、周南高速如期建成通车,八一路南至商水、文昌大道东至郸城顺利打通,周西、周项快速路建成,中心城区大庆路、中州大道等22条道路改造完成,中原路跨沙颍河大桥等一批城市道路工程和三个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淮阳成功撤县设区,结束了周口一市一区的历史,中心城区发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三是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16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2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万多家。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92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的28.8%。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实资产110.05亿元,清产集体所有耕地面积1549.51万亩。四是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扎实推进,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78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7万户、户厕无害化改造41.3万户,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59座。3个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新建农村公路1489公里,行政村通客车率100%,自然村通硬化路率90%以上。淮阳区从庄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一是建立高质量发展引导机制印发了《周口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评办法》,形成了市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定量指标体系、中心城区工作目标体系、减分项指标体系,为我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高质量指明了方向。二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市县党政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乡镇和街道机构组建、职能配置任务基本完成,涉改部门、机构、职能、人员融合不断深化。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多证合一”,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积极推进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全市203个乡镇全部实现政务服务网乡村全覆盖。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减至26项。“僵尸企业”破产处置提前2个月完成省定目标任务。财税、电力、价格、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减税降费24.73亿元。四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了《周口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首次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好转。工商登记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到2.5天以内,基本实现当场办结出照。新登记市场主体8.5万户,增长32.3%,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五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外贸进出口完成102.96亿元,增长9.9%,高于全省6.3个百分点。引进省外资金60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86亿美元。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三届河南投洽会、第三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等活动。深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精准招商,洽谈对接项目910个。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68个,总投资2112.1亿元。

(七)民生福祉进一步增进改善一是民生实事较好完成。10件省重点民生实事和中心城区民生实事较好完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1.54个百分点。财政民生支出51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9%。新增城镇就业8.94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5.44万人。275个(含鹿邑县22个)行政村电网改造任务全部完成。新增外出人员返乡创业1.84万人。清偿农民工工资及赔偿金4560万元。二是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新建和改扩建城乡幼儿园86所,淮阳、太康、西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周口高级技工学校、周口联营职业中专成功晋升为周口技师学院、周口交通技师学院。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晋升为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郸城、沈丘、淮阳3个县人民医院提质工程全部完成。10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中心全部挂牌成立。三是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98元提高到103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9元。“两筛两癌”免费筛查34.2万人,新生儿“两病”和听力免费筛查19.1万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2064人,累计发放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1.28亿元。医保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四是文化教育持续发展。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2227场。道情《清洁工》入选中国第十二届艺术节暨第十八届全国“群星奖”。高招成绩全省领先,普通本科上线率52.26%73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五是安全工作持续加强。统筹抓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粮食生产等安全工作,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社会治安总体稳定,平安建设位居全省前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打伞破网力度不断加大,信访、司法、民族宗教、行政复议等工作继续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周密部署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团结拼搏、务实重干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发展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一是结构调整不快。农业大而不优、工业散而不强、三产小而不活的问题依然突出,产品多处在价值链的低端,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供给不足;产业上下游配套不足,集聚效益很难形成,竞争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11.8亿元,占GDP比重0.4%,分别低于全省、全国1个、1.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别仅为12.4%、15.1%。三是投资后劲乏力。工业投资下降10.1%,低于上年同期20.1个百分点,增速回落10个位次;占投资比重高达75.7%的民间投资,增速从2018年底的19.9%下降到1.4%,低于全市投资增速8.4个百分点。四是收支矛盾加剧。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财税收入稳定增长压力较大,加之“三保”支出、债务化解、重大项目建设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对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周口撤地设市20周年,是建设“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建设加力之年,是兑现“大干快上三五载、请君再看周口城”庄严承诺的冲刺之年,也是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的关键之年,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高三优”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四件大事”,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持之以恒抓好“四大经济”,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绘就周口特色添彩画卷。

202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综合类。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以上。

——创新发展类。研发投入增幅高于全省水平,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高。

——协调发展类。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绿色发展类。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以上,空气优良天数、PM10PM2.5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开放发展类。外贸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利用外资增长3%以上。

——共享发展类。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左右、4.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4.51万人。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2020年,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强基础增后劲,强优势增动能,强宗旨增福祉”,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坚持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突出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推进补短板、扩投资、优供给,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一是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坚持“应开尽开保增长”,切实抓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工作,推动各类企业复产达效。实施补短板工程,聚焦乡村振兴、综合交通、先进制造、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9大关键领域,谋划实施重点项目358个,力争完成投资1282亿元。着力抓好57个省重点项目和324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501.4亿元。健全完善“十四五”重大项目库,认真谋划一批全面小康补短板、城镇基础设施、乡村振兴、公共卫生体系和“新基建”等重点领域项目,推动储备项目尽快转化为实施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用足用活专项债券政策和金融部门专项贷政策,积极谋划争取项目资金,保障企业和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加快市县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提升平台评级,增强融资能力。 二是强化重大项目带动作用。以项目“三库”(储备库、在建库、达效库)管理和“四比四看”活动为抓手,健全完善管理考核办法,开展县域经济大观摩,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三洋铁路、阳新高速(宁陵至沈丘段)建设,加快实施沙颍河升级改造工程和引江济淮工程。加快“一校两院四园”(一校:郸城一高周口校区;两院:中心医院和中医院东区分院;四园:静脉产业园、电商物流园、临港粮食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周口漯河输气管道工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安钢产能置换项目、豫东LNG应急储备中心项目建设,争取年底投产达效。围绕高铁经济带、沙颍河经济带谋划储备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及早启动宁洛高速、大广高速绕城改线等项目前期工作。三是激发市场消费潜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取消一切不合时宜的消费限制和管控措施,促进消费加快回补。加快补齐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短板,增加公共消费,带动更多居民消费。适应消费升级新形势,多渠道扩大优质服务供给,推进老旧汽车、家电等产品更新替代。启动5G规模化商用,有效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发挥“网红效应”,大力发展“直播带货”“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直播电商与专业批发市场、传统商贸企业融合发展。继续推进山水周口财富中心、开元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二期、昌建MOCO湖畔国际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提升消费品质。实施优秀景区培育工程,优化文化旅游服务消费供给。增加“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支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健康养老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完善消费市场监管体系,大力整治校园周边、城乡接合部和农村伪劣商品等问题,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四是促进贸易平稳发展。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落实好全省稳外贸增外资促外经工作会议19条政策举措,采取有效措施稳住重点企业,防止产业链集中外迁。帮助企业寻求开拓多元化市场,保持外贸进出口总体平稳。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确保年底初具形象,完善口岸平台功能。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围绕“一县一主业”、龙头企业培育、延链补链强链和“三大改造”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抢抓疫情冲击下产业链调整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精心办好2020中国港口多式联运高层研讨会,促进外商投资项目落地。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园、中心港后方物流园、北京新发地等临港产业项目。发挥内河航运优势,积极与漯河、平顶山等地对接,力争全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800万吨,加快推进豫货出海。

(二)坚持调结构促升级降成本,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力,增创经济新优势。一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指示精神,指导各县市区在土地利用、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科学编制和完善发展规划,推动区域空间融合、产业互补,形成竞相发展、错位发展的格局。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积极对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统筹布局沿河各县市区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等项目,打造沙颍河生态经济带,推动临港经济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一县一主业”三年行动计划、“百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加快项城“建筑防水”、太康“锅炉制造”、扶沟“有机蔬菜”、沈丘“休闲食品”、郸城“制伞”、淮阳“塑料制品”、商水“渔网编织”、鹿邑“化妆刷”、西华“无人机植保喷防”等特色产业发展。二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改造“三大改造”为切入点,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严格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减量、延链、提质发展。制定钢铁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百亿级钢铁产业,加快补齐我市工业短板。抓好“百千万”工程,进一步加大“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工作力度。深入实施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实“三提两改”重点任务,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完善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综合考虑亩均投入强度、亩均产出效益、单位能耗增加值等指标,落实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加快低效产能和“僵尸企业”退出。三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研发和科技经费投入,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人才和机构,争创制造业创新中心12个,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个,“质量标杆”企业34个,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强势品牌。四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扎实开展“送政策入企”活动,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减、免、缓、返、降、退、帮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强化企业帮扶,建立联系企业长效机制,分类建立企业复工复产台账和问题清单,逐企逐项地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复产达效。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促进更大范围市场主体享受改革红利。持续巩固降成本成果,推进市场化改革降低要素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成本,持续推动企业内部挖潜降低管理成本。继续开展违规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充分发挥金融助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提高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比例,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杜绝盲目抽贷、断贷。着力解决好企业用工、用电、资金、原料等问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强化煤电油气运等要素监测调控,扎实做好电力迎峰度夏保供和采暖季绿色调度,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三)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突出主攻方向,抓住主要矛盾,精准施策、接续用力,高质高效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做好全产业链复工复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线战役”。以P2P网贷为重点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积极稳妥化解股权质押风险,全面开展非法金融活动排查治理,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对高风险企业特别管控,一企一策制定风险化解专案,分阶段有序降低杠杆率。强化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开展问题楼盘化解攻坚专项行动,根据去库存周期合理控制供地节奏,促进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牢牢守住政府债务限额要求,有序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二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立脱贫成效动态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回头看”,全面排查解决“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问题,确保84.67万群众稳定脱贫。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大力推广“龙头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金融”等带贫模式,确保产业扶贫基地、专业合作组织、扶贫车间、带贫企业贫困村全覆盖。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以最严的制度推动“三散”治理、不达标河流治理、建设用地管理等任务落实,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实行煤炭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持续推进非电行业提标改造、工业锅炉综合整治等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加快低效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加快静脉产业园建设实施静脉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园区项目组装,到2021年把静脉产业园建成处置城乡低值废弃物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主阵地。

(四)坚持抓基层稳基础固根本,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实现农业强市。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抢抓农时做好农田管理,加快推进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打通农资下乡、农机上路、农民下田等堵点,不误农时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新建高标准农田68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1845万亩,粮食生产能力160亿斤以上。着力抓好商水、郸城、淮阳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精心筹办好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提高粮食收储能力,提升粮食供给和流通效率,不断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做强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高效种养业,优质强筋小麦、优质花生分别发展到165万亩、190万亩,大豆、芝麻、瓜菜、红薯、中药材分别稳定在160万亩、60万亩、300万亩、35万亩、10万亩。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化,做强做大做优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支持扶沟县举办“中原蔬菜博览会”,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推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二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村庄布局规划编制。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引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确保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左右,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深入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确保村庄绿化率在34%以上、主要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亮灯率达到90%以上。三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打开“城门”,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地钱”挂钩机制,推动居住证制度常住人口全覆盖,引导更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加快放开“乡门”,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让农民放心进城。

(五)坚持提品质优环境强支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解决发展方式、空间、环境、要素等问题,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一是提升城市品质形象。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中心城区路网结构,实施中州路北段升级改造、中州路北延至西华、太昊路东铁路桥改造等工程。持续深化城市“四治”和“两违”治理,巩固提升“五城联创”成果,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谋划建设一批城市停车场,着力解决城市停车难题,改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新改建30座二类公厕,新建10座垃圾中转站、4座中水加水站。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力争完成456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4万套,基本建成1.1万套。实施河西污水处理厂、港区污水处理厂、淮阳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二是推进淮阳区加快发展。落实好《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淮阳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对淮阳区产业、项目、资金和人才等支持力度。落实好同城待遇政策,使淮阳区干部职工享受政策红利。支持组建淮阳文化旅游集团,加快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促进文化旅游业壮大发展。加快周淮一体化发展进程,重点推进周淮快速路、国道106淮阳王店北至文昌大道等道路工程,提升中心城区淮阳区互联互通水平。加快现有中心城区与淮阳区城市公交一体化融合发展进程,已建成道路开通城市公交。三是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发展。开展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创建,规范引导小城镇、特色小镇和中心村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提升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载体功能,因地制宜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牵引,加快改造提升道路、供水、供气、供热、文化活动场馆等公共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

(六)坚持激活力添动力破瓶颈,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市场的办法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努力优化好营商环境,促进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合理配置。一是提升审批服务效能。落实好《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开展“投资法规执法检查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集中疏解治理一批投资“堵点”,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地。深入推进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细化落实“容缺办理”、“多评合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改革举措。不断提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功能,推动所有投资项目依法依规纳入平台管理,尽快实现“一网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推广应用政务服务“豫事办”“周口通”,实现更多民生服务掌上办、随身办。二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信用管理制度,研究出台《周口市个人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守信个人实施联合激励的管理措施》,推动开展个人信用评价。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开展“信易贷”创新应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展“信用+”,推动信用信息在招投标、信易批、城市治理等领域创新应用,拓展信用信息覆盖范围。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为金融机构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三是开展营商环境整改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开展我市营商环境评价并抓好整改提升,全面落实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四挂钩”奖惩政策。积极做好2020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迎评工作,开展对各县(市、区)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依法处置一批涉及产权纠纷典型案件。四是推进价格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84.5万亩年度改革任务。健全绿色发展价格机制,落实差别化电价改革,完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进一步规范民办中小学收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提升交易平台功能。五是做好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试行纯公司化、“政区合一+公司”、“管委会+公司”等多种管理模式,积极推进人事薪酬制度、市场化管理运营等体制机制改革

(七)坚持惠民生添福祉强保障,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等常态化防控机制,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精准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重点做好境外来周返周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周返周人员、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后的新冠肺炎患者等4类人员的管控,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等,坚决防止疫情反弹。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狠抓援企稳岗政策和资金落实,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扶持力度。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机制,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三是提高收入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各项农业、农机、农资等惠农补贴政策,提高普通职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强化扩面征缴,引导各类人员应保尽保。将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分别由不低于274元、166元提高到不低于286元、178元。继续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加强特困供养、孤儿养育、残疾儿童康复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能力提升,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0%以内,消除超大班额。加大普惠性学前教育、托育服务供给,布局建设一批公办园。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太康、西华、川汇区、淮阳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评估认定。加快郸城一高周口校区和教师“两类房”建设。加快推进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升本,支持周口科技职业大学、周口技师学院和交通技师学院加快发展。积极筹建周口艺术职业学院。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工程,推动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和县级医疗中心,推进优质资源向县乡延伸,力争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办好第十一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市第四届运动会、市县马拉松联赛等。五是加大保供稳价力度。密切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影响,进一步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做好市场调控和储备吞吐调节,确保米面粮油和新鲜蔬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保障好群众生活的“米袋子”“菜篮子”。认真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加大生猪养殖用地、资金、保险等扶持力度,持续推动生猪产能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舒心。六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全面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责任。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快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烈士陵园设施建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民族、宗教、法律援助、军民融合、气象、地震、援疆等各项工作。

同时,高水平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入研究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的时代大势、阶段特征、重大机遇和矛盾制约,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聚焦关键领域,统筹谋划事关全局的重大布局、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和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项目,同步推进各类各级规划研究编制。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