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口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6月10日在周口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任 哲
来源: 市发展改革委 时间: 2021-06-18 09:36:3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受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三高三优”的工作目标,聚焦“四件大事”,狠抓“四大经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67.19亿元,同比增长1.7%,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2亿元,增长5.2%,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42.58元,增长4.5%,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三高三优”目标顺利实现。

(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胜利

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大年初一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应急响应,按照“十个抓实抓细”“五个全部”“五应五尽”的要求,构筑了市县乡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防严控的防控体系,有效切断了传播途径。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确定了10家定点诊治医院,成立了医疗专家组56组,全力做好防控救治,取得了千万人口大市发病率全省最低,医护人员零感染、市内治疗零死亡的“双零”战果。对口支持湖北省抗击疫情,先后派出3批次累计86名医疗队员远赴湖北抗疫一线,圆满完成支援任务,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周口贡献”。

及早推动复工复产。迅速成立了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优先保障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应,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稳经营促发展16条意见和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发展16条政策措施,推动各类企业在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迅速复工复产,稳定企业发展。推动庄吉、东方丝路、和剂堂等有条件的企业迅速转入防疫物资生产,全市口罩和防护服产能由零分别达到100万只/日、4000套/日以上,有力保障了抗疫需求。建立实施“链长制”,着力解决用工短缺、资金紧张、产业链配套等难题,在全省率先开展点对点“直通车”返岗服务,西华县开通了全省第一列农民工高铁专列,郸城县开通全省第一批农民工返岗省际包车,全市共开通返岗就业专列专车14趟次、省际包车430多辆次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建立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紧盯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分区分级精准防控, 实现境外疫情在我市零传播。自2020年3月28日以来,我市无新增本土病例,有力保障了全市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二)经济运行稳步恢复

生产供给加快恢复。出台了周口市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25条意见,着力稳定经济基本盘,经济运行呈现出逐季好转、加快恢复态势。全市粮食总产量186.8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稳居全省第一位2月7日在全省率先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全市工业企业复工率保持全省前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市场需求持续回暖2020年特别是二季度以来,省市重点项目克服疫情影响,加快追赶投资进度,迅速掀起建设高潮,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加快促进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大力培育新消费业态,消费市场进一步回暖。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0.64亿元,同比下降1.7%,降幅逐月收窄,同比增长率居全省第一位。随着疫情恢复,多数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有所回升,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可穿戴智能设备累计增速分别为155.2%、16.6%、17.3%,汽车类消费累计增长8.8%。外贸进出口总额106.9亿元,增长3.83%,居全省第8位、黄淮四市第1位。新增省外资金项目246个,合同引进省外资金1433.7亿元。

(三)三大攻坚战取得显著成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统筹推进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先后打造推出了商水“巧媳妇”工程、太康“五养模式”、郸城“县域医共体助推健康扶贫”、沈丘“扶贫证明网上办”等一大批具有周口本地特色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圆满完成余下4.51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全市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生态改善成效突出。PM10和PM2.5平均浓度值分别为75和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2%、10.7%,PM10降幅全省第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3。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60天,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44条城市黑臭水体完成整治任务大力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风险防控持续加强。2020年全市累计应化解债务169.5亿元,实际化解347.1亿元,化债完成率368.6%,县(市、区)均全部完成化债任务化解银行不良贷款55.02亿元,不良处置率为160.87%。莲花健康成功实施司法重整,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问题楼盘化解率93%,居全省第二。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225起、“两品一械”(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465起,有力保障了食品药品安全。清偿农民工工资2362万元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四)四大经济持续发力

临港经济蓄势赋能。成功举办2020全国港口行业多式联运大会,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189.7亿元。周口中心港至连云港港、盐城港、上海港等5条集装箱航线相继开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86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实现8064标箱。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成功纳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周口新兴临港经济城市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98个,完成投资425.64亿元。新培育省级智能工厂/车间5家,累计达39家打造形成了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3个千亿级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了1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推进 “三提两改”,完成了产业集聚区579家企业分类综合评价,谋划实施扩链、补链、强链项目73个,培育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全市二星级以上产业集聚区达到8个,其中沈丘县产业集聚区、太康县产业集聚区晋升为三星级产业集聚区。商水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康县、郸城县2个县被评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县。郸城高新技术产业园被评为全省“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和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基地建设纳入全省发展规划。安钢周口钢铁高炉于今年5月顺利点火。

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楼宇经济成为亮点,昌建MOCO新世界,入驻企业800多家,安排就业1万多人,贡献税收4亿多元。周口森林野生动物园、建业绿色基地开业迎客,成为市区新的休闲消费亮点。开元万达广场开业运营,有效满足了群众高品质消费需求。开发区南广场夜市排挡、中州路五间楼美食城等一批夜市经济得到规范发展,丰富了市民生活。城区步行街、商业街加快改造提升

返乡经济成效显著设立了周商返乡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和周商返乡创业专项贷,精心打造“引凤还巢”优良环境连续举办6次“情系家乡周口行”活动,新增返乡创业1.94万人,新创办各类实体1.92万家,新增带动就业10.61万人

(五)城乡建设全面发展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608个,完成投资413亿元。全年建成棚改安置房27325套、交付17030套。完成2019年度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53个,开工2020年度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56个。沙河湾湿地公园建成开园。周淮路升级改造、新北环中原路跨沙颍河大桥等一批工程建成通车。30座一类公厕、34个街头游园建成投用。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印发了《周口市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体系,引导各县(市)做强“一县一主业”、做优特色产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支撑。全国首个县级临空经济实验区建成投用。组织开展了2次县域经济观摩活动,鹿邑县成功创建全省第一批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各县(市)形成了加快发展,竞相发展的态势。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六村共建”为抓手,扎实推进“五个振兴”,打造美丽宜居、乡风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家园。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全省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创建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坚持“三链同构”,构建完善的产业发展链条周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正式进入国家拟建序列。西华县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太康县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县”。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工作,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增强。累计3260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电网改造,2583个行政村通上了管道天然气。完成45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全市自然村通硬化路率稳固保持在90%以上。改造农村危房6127万户、农村厕所16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市被授予“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市”称号。

(六)改革开放创新深推进

改革领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可办,76项事项实现“掌上办”,事项申请材料平均减少30%以上。编制了《周口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改革工作顺利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部完成,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4971个。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圆满完成89.5万亩年度改革任务。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继续实施,开展核心指标对标提升行动。周口市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稳步推进。西华增量配电试点项目开工建设国资国企改革“四强化、五集中”经验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财税、价格、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开放合作取得突破。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走出了一条以亲情招商、以商会招商的新路子,成功举办第一届周商大会,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2个,总投资2350.9亿元。其中,投资100亿元的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投资80亿元的大唐100万千瓦风电开发、豫沪合作周口产业园、中垣环保科技印染产业园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参加了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学习考察活动,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共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46亿元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周麦33、周豆26、周豆28通过国审。推进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建设,2家企业技术中心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新申报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华为、浪潮等一批知名数字经济企业相继签约入驻周口数字产业园,初步形成了“1+2+3+6”(即一个平台,周口数字产业园;两个基地,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直播电商产业基地;三个中心,沙颍云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应用中心、5G应用中心;六大领域,智慧金融、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网红经济)的发展架构和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体系。

(七)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财政民生支出53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3%。新增城镇就业7.27万人。累计发放低保、特困资金7.19亿元,全市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调标补发已全部到位。1161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已全部建成。着力保供稳价,投放冷鲜猪肉200吨,储备生猪活体952吨。实施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和阶段性“提标扩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3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78.55万人次。新增3条中心城区至周口东站快速公交线路,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正式启动,县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5个县(市)人民医院完成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医疗体制改革工作持续深化,郸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全面推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以上。全面深化“五养模式”,养老服务体系得到丰富完善。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4所,92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治理任务全部完成。郸城一高周口校区如期实现秋季招生。周口文理职业学院于今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考古工作实现重大突破,淮阳时庄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平安建设成效显著。赴京到省信访比例持续下降,扫黑除恶斗争成效实现新提升。司法、民族宗教、应急救援、人口普查、退役军人等工作持续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二、2021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盯“三高三优”和建设中原港城目标,聚焦“四件大事”,狠抓“四大经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口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粮食产量保持在180亿斤以上。

三、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增强发展动力。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有效投资。加大“两新一重”投资力度,围绕新基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和防灾减灾等领域,认真谋划实施一批项目。重点围绕67个省重点项目和366个市重点项目,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持续深化项目建设“四比四看”活动,落实领导分包、“要素跟着项目走”等机制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持续抓好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推动重点项目按时序节点推进,确保完成投资进度。持续推进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阳新高速宁陵至沈丘段项目,开工建设阳新高速沈丘至豫皖省界段、兰沈高速兰考至太康段、沈卢高速沈丘至遂平段项目,持续推进周口民用机场前期工作支持鹿邑通用机场建设,加快推进平漯周高铁项目。持续开展“四水同治”,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优化政府投资,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动政府投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全面促进消费。开展“钜惠夏季·火热周口”促消费专项活动,最大限度激活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引导商家让利促销,掀起全民参与的消费热潮。优化布局,完善商超、便利店、菜市场等便民消费设施和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打造便民惠民的消费模式。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激发农村消费潜力。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在稳定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增加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合理引导形成分层错位的消费层次,积极培育网络零售、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智慧体育、通用航空等新兴消费热点。强化文旅消费供给,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加快完善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体系,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围绕“祖、道、根、红、水、农”做文章,谋划一批系统展示周口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沿河风光、风俗民情、港城风貌、田园生活的文旅项目。加快推进周口杂技文化产业园、沙颍河水上旅游、黄泛区生态旅游、商水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推动太昊陵争创国家5A级景区。深化开放合作。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共同做好“生态、节水、产业、港城、文化”五篇大文章。积极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深化交流合作,高标准筹备办好淮河生态经济第3次厅际联席会议。深度参与推进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动出台《关于支持周口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意见》。完成沙颍河航道升级改造加强公铁水空衔接,建设多式联运枢纽加快推进周口中心港项目建设。加快申建水运口岸、粮食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配套功能区。拓展航运市场,积极推进港口、船舶企业向多式联运转型,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500万吨。举办好2021河海联运大会,不断扩大周口内河航运影响力。持续开展“情系家乡周口行”活动,筹备召开第二届周商大会、中原蔬菜博览会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合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开放平台,推动豫沪合作周口产业示范园项目一期建成投产。稳定对外贸易。设立三外发展专项促进资金,加强对先进县市区和企业的激励支持。发挥外贸资金池、出口退税资金池作用,积极为企业申报争取中小开资金,协调解决金融支持。鼓励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培育壮大特色出口产业。

(二)坚持促进创新创业,提升经济增长动能。持续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集中式充换电站、充电桩建设。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基站2113个,年底前实现乡镇、农村热点区域全覆盖。在融合应用场景建设上推动5G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创新平台培育。积极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打造小麦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示范区。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新建各类省级创新平台10家,市级创新平台40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设一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支持淮阳、项城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以实施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为抓手,推动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引导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力争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培植人才成长沃土。坚持以用为本,按需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强化必要的物质激励。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三)狠抓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巩固提升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着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三大高成长性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三提、两改”,聚焦“七大行动”,深入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持续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持续实施5+2+3”制造业产业链提升工程,围绕上下游产业补链延链。加快编制钢铁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周口千万吨钢铁基地建设以金丹科技为龙头,加快打造生物基降解材料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稳步推动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铝精密制造产业园、福通周口中德国际食品产业园、西华无人机产业园、淮阳闽商智慧轻工产业园、项城龙腾科技产业园、商水印染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孵化、集聚能力加快周口合一杭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周口中银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向制造业全流程、全产业链渗透,实现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申报省级第二批区域物流枢纽,支持周口港物流园创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加快推进川盛荷花商城建设,支持华耀城商贸物流发展。重点打造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引黄调蓄片区,连片发展高铁片区,努力形成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商务经济发展轴。推进城区高品质步行街、商业综合体、新型商圈建设,加快传统商场、商业街、步行街硬件设施改造和商业业态创新开展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和省级步行街创建工作。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培育壮大家政、育幼、养老、健康、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各类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开展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数字引擎”。推动数字产业园、大数据中心建设,支持各县区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园区。积极争取区域性大型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区块链网络布局。促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传统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推广节能先进技术。加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持续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开发“城市矿山”。支持商水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有序发展风电、光电、地热供暖,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推动周口—漯河、开封—周口、周口—柘城输气管道工程建设,谋划建设豫东能源储备交易中心,提高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新建高标准农田100.9万亩,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2063万亩以上。全面贯彻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不制止餐饮浪费。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持续推动周麦系列、周豆系列研发工作。持续推动乡村建设。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深入开展“六村共建”,有序推进“百镇千村”规划试点工作,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厕所革命”,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农村公路“百线通村入组”工程,完成125个自然村通硬化路,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开展美丽宜居乡村试点示范,亮化绿化美化农村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和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完善农田林网,新造林10万亩、森林抚育6.2万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补齐非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支持发展富民产业。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鼓励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权等折价入股企业和合作社,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突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支持扶沟蔬菜、西华小杂果、郸城红薯、淮阳黄花菜、项城白芝麻等特色农产品发展,争创优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行动,支持商水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品牌提升行动,2021年全市“三品一标”产品达到250个以上。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建设一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田园综合体,支持商水建设“守望麦田、金色家园”田园综合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抓好产业、教育、消费等专项扶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适当提高贫困标准,科学划定新的帮扶范围。完善动态化减贫机制,实现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市建设。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扎实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2个、新开工建设安置房2120套,完成建设14824套。改造老旧小区508个,涉及3.7万户。加快推进龙源路升级改造、七一路东延、中原路北延、周口高铁片区至淮阳快速通道、中州路北延至西华、武盛大道南延至商水等工程。建设一批“小、精、特”的“袖珍公园”。持续完善功能设施,推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以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提升城市市容标准、生态品质和文明程度。全面贯彻落实《周口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化“尾气、废气、烟气、油气”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等专项治理,全面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四水同治”,实施重点河流全域清洁行动,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快实施河西和港区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加强龙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成功创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推动县城和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高铁经济带和沙颍河(涡河)生态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联动沿线城镇发展。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继续争取创建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大力实施“一县一主业”集群发展计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县域主导产业的培育,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扎实开展小城镇建设三年提质行动,重点开展“四镇创建”,实施“八大专项行动”,建设“十个一”工程,把乡镇建成服务“三农”的区域中心。

(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激活发展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提升年”为抓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尽快实现“一网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创新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信用联合奖惩,优化信用修复引导,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信用监管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信用产品应用,推动实施“信易贷”、“信易行”、“信易游”等服务,切实增强群众守信践诺的获得感。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在总结推进周口经济开发区试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全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探索纯公司化“政区合一+公司”、“管委会+公司”等多种路径,建立符合发展需要的组织架构,确保我市开发区体制改革平稳有序推进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推进土地、人力、资本、科技、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扎实推进粮食储备制度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推进西华增量配电改革试点,打造全省增量配电改革试点示范区。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七)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动摇,落实“四早”要求,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复。稳定促进就业。持续完善社保减免、失业保险费返还等援企稳岗政策,稳住存量就业岗位。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不断优化就业服务,积极组织开展网络招聘。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着力抓好返乡创业工作,进一步完善支持返乡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并确保落实到位。加快新建改建一批返乡创业园,搭建孵化平台、项目平台,为返乡创业者提供经营场地、创业指导等优质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办好省市民生实事,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全面落实国家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全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机构改革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推进周口市中心医院、中医院新区医院建设和周口市传染病医院改扩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完善职业病防治服务网络。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推进全市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试点工作,加快普通高中建设,继续做好郸城一高周口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高校园区建设,力争引进一批知名院校在周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举办好周口第四届运动会和青少年系列竞技体育赛事,启动2022年全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筹备工作。继续推进“满城文化”建设,支持时庄遗址考古发掘,推进平粮台遗址公园建设,谋划建设一批公共文化项目。持续开展双拥共建,完成烈士陵园年度建设任务加大保供稳价力度。持续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做好市场调控和储备吞吐调节。继续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加强社会治理。切实管控和化解好政府债务风险,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市县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力度。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快化解问题楼盘,科学规划房地产开发,确保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推进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面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抗灾能力。统筹抓好民族、宗教、法治建设、军民融合、气象、地震、援疆、老干部等各项工作。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