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来源: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时间: 2020-09-27 10:34:14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四章 组团城市与规划区统筹规划

第五章 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第六章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第七章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第八章 中心城区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第九章 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第十章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第十二章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

第十四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编制目的

为促进周口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指导周口市城市建设和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特编制《河南省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4)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5)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7)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

(8)《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豫发〔2016〕17号)

(9)《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

(10)《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11)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

(12)《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

(13)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同意《周口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年)》的意见

(14)《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心城区发展的意见》(周发〔2013〕16号)

(15)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6)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

近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规划层次与范围

(1)市域范围  

周口市市域行政管辖范围,面积10721平方公里,包含太康、扶沟、商水、西华、沈丘、淮阳、郸城7个县、项城市和以及川汇区。

(2)周项淮西组团城市层面

包括周口市与周边西华县、商水县、项城市、淮阳县全部行政辖区范围。

(3)规划区

周口市规划区范围包含周口市的川汇区、东新区、经开区、港口物流园区全部用地范围,还包括商水县的汤庄、化河、练集、黄寨等四个乡镇的全部用地,西华县的李大庄、大王庄以及东王营等三个乡镇全部用地,以及淮阳县新站镇以及曹河乡部分用地。规划区面积为789平方公里。

(4)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范围南至宁洛高速、东至大广高速、西北至商周高速,实际为三条高速围合的范围,总面积约271平方公里。

强制性内容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加粗黑体文字部分条文。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以及河南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2)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在研究把握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3)突出总体规划全局性,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落实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一致。

(4)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落实海绵城市、产城融合、街区制、综合管廊等先进的规划理念与方法。

(5)尊重自然,传承文化,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改善人居环境,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总体发展目标

周口市的功能定位为“一极、两区、三中心”,一极即打造中原经济区豫东南区域增长极;两区是指现代农业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三中心即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中心、豫东南商贸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确定指标体系(见附表2-1)。

经济发展目标

到2030年,经济保持年均8%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00亿元,人均GDP达到7万元;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加速发展,制造业升级加快,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成为经济主导力量,三次产业结构达到9:45:46,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52%,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

社会文化发展目标

到2030年周口市中心城区总人口达到130~150万人,全市城镇化水平约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0元。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203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全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5年。

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建设文化周口。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3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在10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持续利用及人居品质提高为核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污染防止治理,资源合理利用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构建周口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将周口市建设成城乡生态良性循环、环境友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城市。到2030年,周口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5%。

城乡发展目标

规划实施“三化协调、城乡统筹”的总体发展战略。即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支撑;统筹考虑城乡居民生活、就业,城乡产业协调联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互动良性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1)“两集中、两强化”,构建新型城乡空间。促进新型产业与高端服务职能向中心城市集中,城乡综合服务与现代工业向县城集中;强化与农业向现代化进程协调的美丽乡村建设。

(2)做强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把周口打造成豫东南商贸物流中心,中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商贸物流枢纽城市之一、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商贸基地。

(3)周项淮西组团发展,打造生态田园城市。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加强联系”的原则,利用项城产业优势、淮阳旅游优势、西华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的优势,合力构建生态田园城市。

新型工业化发展策略

(1)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加工制造产业。做强做大食品加工业,提升粮食加工水平;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推进淀粉生物质产业发展;依托优质棉花基地,打造纺织服装制鞋生产基地。

(2)利用人口红利,承接外来产业转移。以产业集聚区为承接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本地的优势支柱产业,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带动本地产业升级。

(3)挖掘丰富生物资源潜力,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扩大生物农业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产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重点打造河南省重要的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生产基地。

(4)利用市场腹地优势,积极发展农业机械产业。重点发展农机整机以及配套产业,加快特色园区建设,以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

(1)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推动传统种植业向附加值较高的、劳动力和资本双密集型农业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2)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水平。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市场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

(3)鼓励发展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加快乡村休闲农业的建设,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实现以旅助农、以旅兴农、以旅富农的目标。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保障能力。大兴农田水利,尤其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农村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区域协调

加快融入中原城市群

加快郑州-周口-长三角之间区际快速通道建设,积极融入中原城市群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加快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周口市扩容提质,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开发边界的前提下,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加快人口集聚。把周口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与郑州市对接

依托郑合高铁、郑周高速,加强周口与郑州之间的联系,借助郑州空港和空港综合实验区搭建周口对外开放平台。发挥周口水运优势,加强沙颍河航线建设,打通中原内陆地区直通华东地区的水运通道。深化郑州-周口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借助郑州的城市科技创新优势,加快实现周口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与周边城市协调

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交流与衔接、发展要素辐射与流通的重要作用,建立并加强协调管理机制,加快形成跨行政区域的协作格局。加强周口市与周边城市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发展。整合周口与周边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弘扬中原传统文化,促进区际旅游协作发展。

1、加强与漯河在食品产业方面的分工协作;完善周口-漯河城际交通联系通道;推进沙颍河流域水环境共治。

2、加强与开封在文化旅游方面的联动,推动相关中原文化遗产资源的合作保护与联合利用,打造中原文化品牌。

3、加强与许昌在科技农业、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贾鲁河流域整治与航道建设。

4、加强与商丘在粮食生产、产业转移承接、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加快涡河水运通道建设。

5、加强与安徽省临近地市阜阳、亳州的联系,围绕郑合高铁建设、沙颍河整治通航等跨区域重大项目的契机,充分发挥周口作为豫东南门户的作用,成为豫皖沟通的窗口、省际合作的桥梁。

第二节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与策略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发展。按照城乡不同的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构建具有周口特色的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发展新格局。

(2)城乡社会服务统筹管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改善乡村生活方式与生活水平。

(3)城乡生态环境高度协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统筹安排城乡空间布局,明晰城镇建设的空间增长范围。

(4)城乡基础设施高度共享。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地区的延伸,建立便捷的城乡交通体系;建立发达的网络信息服务,实现城乡信息资源共享。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1)分类指导——合理划分重点发展地区和重点保护地区,分区分类指引发展。

(2)突出重点——科学推进城市化进程,设定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化路径。

(3)强调特色——保护城乡自然和人文特色资源,为未来城镇化模式调整和质量提高奠定基础。

(4)注重协调——提供城乡交通、社会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均等化服务。

第三节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市域人口规模

规划预测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1025万,市域常住人口845万;2030年市域总人口1070万人,市域常住人口970万。

市域城镇化水平

规划预测2020年,市域城镇化率约为5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到40%,城镇人口为423万;2030年,市域城镇化率约为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到50%,城镇人口为582万。

第四节 市域空间格局和分区管控

市域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划定

(1)生态空间

包括龙湖湿地、周口市森林公园,城西水源地保护区、主要河流水系等重要生态要素的范围。具体边界以环保部门划定的生态红线范围为准。

(2)农业空间

包括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及少量林地、园地。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以国土部门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范围为准,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公顷。

(3)城镇空间

包括周口中心城区、项城市区、沈丘、郸城、淮阳、西华、扶沟、太康、商水等县城以及各小城镇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不超过40455.13公顷,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不超过**公顷。

市域生态空间管控要求、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的

对市域生态空间划定生态红线范围,依据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和管理严格程度实施分类分区管理,做到“一线一策”。生态保护红线应满足以下管控要求:

(1)性质不转换: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自然生态用地不可转换为非生态用地,生态保护的主体对象保持相对稳定。

(2)功能不降低: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能够持续稳定发挥,退化生态系统功能得到不断改善。

(3)面积不减少:生态保护红线区边界保持相对固定,区域面积规模不可随意减少。

(4)责任不改变:生态保护红线区的林地、草地、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按照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类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对红线区共同履行监管职责。

农业空间管控要求

(1)基本农田区:鼓励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可进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的建设。区内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不得破坏、污染区内土地,不得在区内建窑、建坟、挖沙、采石、取土、采矿、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2)一般农业区:切实保护耕地,引导发展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建设占用耕地的应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批。村镇建设要因地制宜,切实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严格控制村镇建设用地,引导非农建设项目合理布局。

(3)林业发展区: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鼓励区内影响林业生产的其它用地,调整到适宜地类。严禁城镇工矿建设占用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和其它各种防护林用地,确需占用的必须严格审批。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

城镇空间管控要求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低效利用,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各类建设用地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合理确定用规模。优化工矿用地结构,限制占地多、消耗高、污染重的产业用地,支持集约用地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发展。规模边界的调整报请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扩展边界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并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第五节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周口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一核两轴网络化”的网络化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布局均衡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1)一核: 周项淮西一体化的组团城市

以周口中心城区为核心,推进周、项、淮、西组团式发展,构建复合型、一体化的空间格局。推进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市组团之间产业互补、交通一体、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优化城镇布局,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内在活力。

(2)两轴:周项沈发展轴和周淮发展轴

周项沈发展轴:由扶沟、西华、中心城区、商水、项城、沈丘等主要城市以及其它中小城镇构成。规划促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沿线集聚,提高城镇化质量。  

周淮发展轴:由商水、中心城区、淮阳等主要城市以及其他中小城镇构成。规划整合沿线文化旅游资源,集中体现周口特色、展示中原文化魅力。

(3)网络化

以国、省道为骨架,以县城、中心镇为节点,形成网络化的城镇空间基础格局。通过城镇带动,协调区域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合理有序进行。      

市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规划   

规划确定至2030年周口市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分为“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一般镇”5个等级。(见附表3-1)

市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规划将周口市域城镇划分为五个职能等级:市域中心城市、市域次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片区中心镇、一般建制镇。规划主要城镇职能包括以下三方面。(见附表3-2)

(1)工业职能: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食品轻工,化工造纸,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

(2)服务职能:商贸物流,旅游服务,农村服务等;

(3)新兴职能:高新技术,文化产业等。

推动小城镇特色发展

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城市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城区、县城周边的重点镇,要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的专业特色镇。远离城市的小城镇,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

第六节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

加快融入中原经济区,谋求专业化特色职能;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农业资源和人口红利两方面优势,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格局。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规划周口全市构建“一心两带、三圈多园”新型城乡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1)一心:做大做强中心城区,集中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新型制造业,集中发展金融、商贸、会展、商务等高端服务业。

(2)两带:在全市域形成周项产业发展带和周西产业发展带。周项产业发展带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周西产业发展带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3)三圈:构建“中心城区高端产业发展圈、组团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圈、区县特色产业发展圈”三大产业圈层。

(4)多园:引导产业向园区和产业聚集区聚集,重点发展周项产业发展带上的周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周口高新技术开发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项城产业集聚区等特色园区;加快建设外围西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扶沟县产业聚集区、太康县产业聚集区、郸城县产业聚集区、淮阳县产业聚集区、商水县产业聚集区等专业化产业聚集区。

第七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发展目标

建设与客、货运交通需求相匹配的,高效节能的交通设施,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相协调,便捷联络市域内市、县、乡镇的交通网络。远期年客、货运总量分别达到27781万人、72617万吨。

(1)区域发展目标:加强周口与郑州城市核心区之间的快速直达交通条件,积极推动两者间建成依托高速铁路组织客运、依托高速公路组织货运的复合型快速联系通道。

(2)市域发展目标:强化周口中心城区与市域重要城镇间的快速联系,通过高速公路建设改善市域交通条件。

交通发展策略

构建面向区域发展,高效、便捷、多方式协调发展的对外交通体系。加强与豫皖两省边界城市的联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市域城乡一体化及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加强市域各城镇之间交通联系,提高整体的交通运输效率。以交通设施的建设为先导,支撑和引导城市空间拓展,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铁路线网和场站

(1)郑州-合肥-南京高速铁路:规划郑州-合肥-南京高速铁路周口段通道(含郑州-周口的城际铁路)。

(2)普通铁路:加快既有漯阜铁路电气化升级改造,提高铁路运输效率。远期预留南阳—驻马店—周口—商丘的铁路通道,城区段与漯阜铁路共线,共用周口站,东部经淮阳至商丘。

(3)铁路专用线:结合周口市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新建疏港铁路专线。

(4)铁路站场:结合漯阜铁路升级改造,新建周口站承担货运功能,并在市域内保留项城货站和沈丘货站,作为办理货运的中间站。郑合高速铁路上建设周口东站、机场高铁站、项城站、沈丘站。

公路网

(1)高速公路网规划

市域形成“两横三纵一放射”的高速公路网络:

“两横”:永登高速公路、宁洛高速公路。

“三纵”:大广高速公路、驻周商高速、商沈高速公路。

“一放射”:郑州—周口高速公路。

(2)干线公路网规划

新建周口-太康—宁陵一级公路,衔接国道G106和G311;新建周口—郸城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形成“三横三纵三放射布局方案”: 三横—G311、S329、S238,三纵—S102-S206、G106、S207,三放射—周口-太康-宁陵县、S206、周口-郸城。

二级公路形成方格网状布局:全面提级改造部分重要市域对外公路连接线为二级公路,加强沿线重要乡镇之间的联系,同时加强城市的对外交通联系。

改造、完善县、乡公路网络,加强市域内各级城镇之间的交通联系。提高部分公路行政、技术等级。

水运和港口

(1)航道规划:航道规划布局在沙颍河、蜗河、贾鲁河等河流,远景年上游深入中原腹地,下游经长江通达长三角洲地区。

(2)航道等级:三级航道—沙颍河周口至省界,四级航道—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蜗河航运一期二期工程、贾鲁河航运开发建设工程构成。

(3)港口规划:根据“一城一港”的原则,设立唯一的周口港。改扩建已有的周口港区,规划项城港区、沈丘港区、淮阳港区、西华港区、商水港区和太康港区、扶沟港区等八大港区。

航空运输

新建周口机场近中期作为通用机场,远期适时改扩建为支线机场(4C级),并作为郑州新城国际机场的备降机场之一。

沿大广高速公路西侧规划新建城市快速路直达机场,中心城区东环路北接周口至太康途经机场的一级公路,加强机场市域服务功能。

客运枢纽

(1)中心城客运枢纽:结合周口火车站和周口东站新建客运南站和客运中心站,新建客运西站、客运北站。

(2)其他市县客运枢纽:规划机场高铁站综合换乘枢纽,并在项城、扶沟预留高铁站用地空间;项城2个一、二级公路客运枢纽,淮阳、太康、郸城、沈丘、扶沟、西华、商水各1个一级公路客运站。

(3)乡镇枢纽:在重要乡镇设置三级为主的客运站;一般乡镇设置四级客运站。

货运走廊及货运枢纽

区域(含城镇群)物流走廊:主要由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等组成,是区域通过性货运的主通道。

中心城区货运主通道:利用中心城区主要集散道路在城市外围形成“环形”货运主通道,城市环形货运主通道通过放射线实现与环形区域货运主通道的联系,快速集散货运车辆。

货运枢纽: 新建洛阜铁路周口站承担市域乃至区域的铁路货运服务,项城站和沈丘站的货运中间站功能;市域内各县市设置公路货运站,中心城规划综合物流园区公路货运枢纽和周口综合物流园区,以及川西物流中心和沙北物流中心两个物流服务中心。

第八节 市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与空间管制规划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由城区西部水源保护区,沙颍河生态廊道、以许洼湿地为核心的生态绿心及网状生态廊道组成的“一区、一带、一心、多廊”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一区”:城区西部水源保护区,包括沙颍河周口大闸上游的城市水源保护区和沙河、颍河两岸防护林带以及沙颍河大逍遥滞洪区,区内禁止建设。

“一带”:沙颍河生态廊道,为区域级重要生态廊道,廊道两侧保护宽度不低于100米,建设“沙颍河生态绿带”,发挥生态绿谷和景观项链的功能。

“一心”:生态绿心,以许洼湿地为核心,位于周口与淮阳的结合部,现状基本为农田、林地、水系,建设“周口-淮阳”发展轴上的休闲游憩生态功能区,为市民提供优良的生态空间和休闲游憩空间。

“多廊”:沙颍河、贾鲁河、涡河、汾河、黑茨河5条河流生态廊道,和规划郑州—周口—合肥高铁、宁洛、永登、大广、周商、规划周口—郑州、规划商林高速公路7条道路生态廊道,建设防护绿带,形成网状生态廊道体系。

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应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禁安排城、镇、村建设用地和未列入可占用增划基本农田项目清单的其他非农建设用地。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实现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指标。建设项目选址必须贯彻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切实保护基本农田。采取各种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防止破坏和占用基本农田。禁止使用基本农田建房、建窑、建坟、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凡涉及基本农田位置调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应报国务院批准。

水库、水源保护区及河湖水系

加强城西地表水源地和龙湖湿地保护,划定南水北调工程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地的管制原则:划分并公布各饮用水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的具体范围、地理界线和保护措施,设置标志,严格执行《城市饮用水源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依法取缔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可能污染饮用水源水体的活动,取缔二级保护区内生产性、经营性排污口及违章建筑;主要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进行隔离管理;禁止在水源地和蓄滞洪区等生态敏感区布局新建、扩建造纸、制革、电镀、漂染行业和以排放氨氮、总磷等为主要污染物的工业项目;严厉打击违法排污、滥采滥挖行为;提高水源涵养林的覆盖面积和林分质量。

蓄滞洪区的管制原则:加快沙河大逍遥滞洪区的建设。对蓄滞洪区内建设规模实行严格控制,除必要的道路工程设施外,蓄滞洪区内不应建设重要生命线工程。已建大型企业和工厂,应在近期逐步搬迁至规划新区。论证需要进行安全避洪安置的人口规模,并尽快搬迁。实施围堤堤防的加高加固、相关河道的整治,进、退水闸的除险加固和分洪口门建设等工程,确保行洪通道的畅通,完善防洪减灾体系,达到防洪总体要求。

河湖水系的管制原则:保护现有水面面积,严禁填埋或覆盖水体、渠道;鼓励河道两侧绿地建设,加强流经城镇内部的河道两侧景观设计,以确保水体的防洪排涝和景观、生态功能。强化沙颍河、涡河、西肥河、洪汝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加快沿江两岸绿化,推进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林建设。结合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营造水源涵养林,加强河道综合整治。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生态林地

风景名胜区内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动物、土壤、大气等必须严加保护。严禁任何人在风景名胜区内毁林、垦荒、狩猎、放牧、凿石、取土,对于已经造成的破坏应逐步恢复。风景名胜区内原有景观以及空间环境,禁止人工雕琢,严禁个人及单位占用区内土地。

加强森林公园内森林、林木的保护、培育和管理。对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建立保护管理档案,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使用森林公园林地。在森林公园内禁止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和超标准的废水、废气、乱倒垃圾、废渣、废物及其他污染物。合理组织旅游路线,论证游客规模。

生态林地可根据各林地的自身条件,优化林种结构,退耕还林,绿化造林,有效保护和扩大生态公益林。

基础设施廊道的控制要求

规划铁路两侧各控制30-50米,高速公路两侧各控制50-100米,国省道两侧各控制30-50米。

高压走廊控制宽度:35千伏廊道宽度为12-20米,110千伏廊道宽度为15-25米,220千伏廊道宽度为30-40米,330千伏廊道宽度为35-45米,500千伏廊道宽度为60-75米。

区域供排水管道控制宽度:对于管径小于1000毫米的给水管,其廊道控制参见《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对于大于1000毫米、小于1800毫米的给水管,廊道应控制在30米。

区域燃气管道控制宽度:对于中低压燃气管道,其廊道控制参见《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98-98);对于高压燃气管道,廊道应控制在20米。

第九节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目标战略

以建设国内知名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打造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突出易经文化、水文化主题,树立“羲皇故都、智慧周口”的旅游形象和品牌,把周口打造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华夏寻根旅游目的地。

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规划周口市域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为:“一轴两翼、双心四组团”。

(1)一轴:商水——市区——淮阳,打造区域旅游发展“黄金轴线”,是周口旅游发展的先导与核心区域。

(2)两翼:轴线南北两翼扶沟、太康、西华、项城、沈丘、郸城六县(市),在“黄金轴线”带动下跟进发展,是周口旅游发展的跟进与辅助区域。

(3)双心:周口中心城区是城市综合服务游憩中心,淮阳是伏羲文化旅游资源核心。

(4)四组团:扶沟、太康形成的生态农业休闲主题组团;淮阳、西华形成的根祖文化体验主题组团;川汇、商水形成的商务休闲度假主题组团;项城、沈丘、郸城形成的民间艺术文化主题组团。

第十节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保护目标

(1)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框架,在有效保护现有历史遗存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拓展保护外延,并给予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示,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努力协调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发展之间的关系。

(3)突出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和空间特征,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规划保护原则

(1)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从城市整体发展高度,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坚持积极保护原则: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推进旅游、会展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特色风貌的形成。

(3)坚持原真性保护原则: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集中力量保护真实历史遗存及其蕴涵的历史信息,避免出现拆旧建新、拆真建伪等新的建设性破坏。

(4)坚持公众参与原则: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强化公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公众参与保护工作。

保护对象与保护要求

(1)文物保护单位

按照《文物法》和《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保护市域范围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应当与城乡建设统筹考虑,尤其是对散布在市域村镇当中不可移动文物,要结合古村落的整体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合理利用。(见附表3-3,3-4)

(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淮阳为河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商水县邓城镇、项城市秣陵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按照《城乡规划法》、《文物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保护好城镇的历史格局和风貌,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群、街区、村镇、文物古迹等物质性要素;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性要素。

第十一节 市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紧密结合人口布局,考虑日常使用频率、出行距离要求,统一安排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提高医疗、教育水平,改善购物、出行方便程度,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详见附表3-5。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推进周口教育现代化,促进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由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的转变。

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小学布局体系。保障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化。高中和职业学校向中心城区和县城集中,农村初中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附近集中。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按照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原则,根据村庄分布和人口密度,合理安排校点布局。推广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建立幼儿园办园准入和督导制度。

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全面达标,推动县级影剧院建设,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现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大力推进城市街道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

推动市级综合性体育中心的建设。各县市区保证建有标准田径场、标准游泳池、带看台的灯光球场和综合训练馆(房)等公共体育设施;中心城区办事处和乡镇所在地建有全民健身设施。行政村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任务。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灾难的医疗救治体系、完善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使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重点扶持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两所三级医院的建设发展,加快建设专科医院。建设县级医疗机构,逐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或专科医院水平。推进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农村卫生室建设,逐步实行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建设,初步建立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第十二节 市域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土地资源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配置土地资源。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不得擅自将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防治土壤污染,遏制土壤退化。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通过设定工业用地准入门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各类工业园区要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和集约利用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水资源

以建设先进的节水型城市为目标,充分考虑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城市用水规模控制,建立健全水资源综合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梯级利用、分质供水和循环利用相结合的水资源体系。

坚持节流、开源、保护水源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强调以本地水资源为基础,以过境水源及南水北调水源为补充,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强化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区域统一管理;发展节水产业,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器具。

能源

坚持能源节约和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限制发展高能耗工业,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创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大清洁能源比例,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大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力度,推广节能经验和措施,加强节能政策引导。

第十三节 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实施区域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加强产业转移环境监管,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建设。严格环境准入,促进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充分利用过境水,用好南水北调配额,优化水源结构。进一步扩大沙颍河和涡河供水量,发展拦蓄工程、沿河湿地、引沙补源,建设涡河水库。沙河沿岸以开发地表水为主,以地下水作为补充。

逐步降低地下水开采率,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限量开采地下水,严控地下水超采,加强地下水人工补给,补充地下水量,抬高地下水位,控制地面沉降。

市域生态环境改善对策

综合考虑、合理分配控制总量指标,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落实环境治理目标,严格排污许可证管理。继续推进工程减排、结构调整减排、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减排,促进结构调整,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水环境保护,确保饮水安全。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水质,制定实施水源地污染应急预案,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饮水水质公告制度。提高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配套建设污水管网。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积极推动面源污染防治。提高工业企业氨氮排放标准,加强工业污染源有毒有害物质管控。

推进大气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证电力行业脱硫设施的稳定运行。全面加强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机动车加大在用车淘汰力度,提高油品标准。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全面加强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污染控制。

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对策

总体目标:构建一体化的城乡生态空间布局,建设一体化的环境基础设施,制定一体化的环境管理制度,最终实现城乡生态协调、环境同治。

(1)城乡生态空间布局一体化。打破行政界限,一体化构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基本生态安全。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布置和有效保护“城”中“田”,形成城田融合的空间布局,创建生态田园城市。

(2)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城乡连绵地区为突破口,开展污水处理、垃圾填埋与焚烧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的试点。提高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各县协同建设沿河、沿路防护林和绿化带,实现交界地区绿化景观融合和城市绿脉相连。加强环境污染的监控与防治,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协同处理城乡环境污染问题。

(3)城乡环境管理制度一体化。加强环境监测与监察应急能力建设,优化点位布局,完善空气、水质自动站建设,健全环境监测、监察网络;扩大环境监测指标与范围,加强PM2.5、POPs、温室气体、VOC、臭氧等环境监测能力;加强地下水监测能力,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建设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平台。推进环境管理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开展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生态产业园区的系列创建活动。

第十四节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规划要求必须杜绝盲目抽取地下水,多上节水工程;加大利用过境水的力度,在条件成熟时应考虑在市域内的主要河流—沙河、涡河上建设蓄水库以解决枯水期供水紧张的矛盾;彻底治理河流污染;建设引水工程;各县协调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源,总分配额为28万立方米/天,主要用于周口市中心城区及商水县的生活用水。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开源节流、综合开发”是关键。

排水工程规划

城市及乡镇要编制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要求至2020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至2030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达到一级A标准;排水体制:县级及以上城市均采用雨污分流制,乡镇及农村可采用截留式合流制。

县级及以上城市根据各自城市总体规划分期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加大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农村居住社区可根据规模大小,配套整体的污水处理设备(站);规划建设三个片区集中污泥处理厂,即周口南污泥处理厂、郸城东污泥处理厂和太康南污泥处理厂。

电力工程规划

(1)电源规划

到2030年,周口供电区以三座500kV变电站(周口、周西、周南)和隆达电厂二期及项城燃气电厂为电源。需新建周西和周南500kV变电站,主变容量均为3×1000MVA。

(2)电网规划

规划期内,新建220kV变电站11座,扩容4座,220kV变电站达到21座,总容量为10200MVA。     

规划期内,周口供电区将逐步形成以特高压送出为支撑,以不完全双环网为主要接线模式,并在必要时保留部分辐射接线的三大供电网络。周西变主供周口西部,包括扶沟、西华和川汇区的220kV变电站,分别在太康、西华、川汇区与周口变、周南变联络;周南变主要为川汇区(第二电源)、商水、项城和沈丘、淮阳南部220kV变电站提供电源支持,分别在淮阳、沈丘、川汇境内与500kV周口变、周西变形成联络;周口变位于周口区域中心,主要为淮阳、太康、郸城、沈丘(部分)提供220kV电源。

通信工程规划

(1)电信工程

积极参与到区域一体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程中去,通过对传输网的优化,建成一个高效、可靠的传输网络,传输网组织中应以环路为主,线路容量应与经济发展吻合,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30~35 部/百人,其中中心城区70~75部/百人,县城65~70部/百人,建制镇50~60部/百人,乡村20~25部/百人。

以模块局和接入网建设为重点,在各县城只设2~3 个交换局,在乡、镇重点发展模块局,在农村主要发展接入网技术。进一步完善移动通信网络,扩大网络规模,增建基站。

(2)邮政通信工程

进一步完善邮政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在各县设置邮件处理转运中心,在各镇、乡及独立工矿点设立支局,在各村设立村邮站,逐步增加城镇自办、委办局所数量,形成以市邮政中心局为核心,辐射全市所有镇、乡、村的邮政通信网络。

(3)广播电视工程

优化完善无线网络,重点发展有线网络,在改造完善无线设备,扩大覆盖范围,实现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变的同时,重点发展广播电视信息网,逐步将光缆延伸到村。建设高质量、高可靠度的集图象、语音、数据于一体的宽带数字化广电信息网络,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燃气工程规划

各市县中心城区气源以西气东输天然气及漯河-周口-商丘省线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作为补充,尽快完善燃气管道系统;乡镇及农村则主要以液化石油气为主,有条件的镇区发展管道燃气。主要服务城区生活、公建等,考虑部分工业用气。

热力工程规划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全市将大力发展区域性集中供热。周口市中心城区及项城市中心城区分别以隆达电厂(二期)、项城热电厂的热电联产机组为热源,以高压饱和蒸汽为介质,优先供应工业大用户,民用时则通过热交换设备或区域集中锅炉房以高温热水为介质,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用户。

规划期内大城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中小城镇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45%以上。

环卫工程规划

完善生活垃圾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控制管理,特别是加强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化管理,要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率达到20%以上;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废品回收,提高废品利用率,逐步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系统;不断提高垃圾收运机械化、无害化、科学化水平。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配套建设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

综合防灾规划

(1)防洪排涝规划

结合防洪标准和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确定大城市近期防洪标准不低于50年一遇,远期不低于100年一遇;中等城市防洪标准近期不低于20年一遇,远期不低于50年一遇;小城镇防洪标准不低于20年一遇。沙河、颍河、贾鲁河、涡河的防洪标准在经过城市规划区段应与相应城市的防洪标准相一致,其它区段近期应不低于20年一遇,远期不低于50年一遇;其他主要河流的防洪标准不低于20年一遇。

城市排涝标准:中心城区不低于20年一遇,县城不低于10年一遇,乡镇不低于3年一遇。

(2)消防规划

各市(县、区)要根据各自的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及《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编制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消防站选址应符合规定,距小学、幼儿园、医院、影剧院、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不应小于50米,距液化石油气灌区、煤气站、氧气站等单位不宜小于200米。各类建筑物的选址和建设应满足相关消防规范的要求。

(3)抗震规划

地震灾害要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逐步提高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防震减灾工作有各级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认真编制防震减灾预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及相关规范,对重大工程、特殊工程、生命线工程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加强群众抗震防灾科普知识教育,增强群众的抗震防灾意识。

(4)人防规划

人防工程建设规模按各城市防空袭预案确定的留城人员人均建筑面积确定,近期规划为1.0平方米,远期为1.2平方米。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建设人防地下室、疏散场所等工程,按要求布设人防警报器。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各级政府对城市供水、供电、交通枢纽、桥梁等设施和重要的工矿企业、科研基地等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制定应急抢险抢修预案。

第十五节 美丽乡村规划指引

美丽乡村建设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先行、群众参与”的原则,因地制宜、尊重乡村发展规律与农民意愿、实事求是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防止大拆大建。

(2)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基础,通过资源整合,设施完善,服务升级,重点提高乡村教育、医疗等服务水平和便利程度。

(3)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尊重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补齐基本生活设施、垃圾和污水治理等短板,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4)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农业同步推进,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推动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结合,提高农民收入。

(5)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建筑风貌,加强农房设计,大力推进绿色村庄建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村庄分类指导

根据村庄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自然环境与特色资源,将周口市域的村庄分为中心村、基层村、特色村和城镇社区型四类,分类提出规划建设指引。

中心村发展指引

按照服务半径2公里左右,选择人口规模较大、区位条件较好的村庄作为中心村。结合历史和自然因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中心村重点配置,以服务周边基层村,塑造整体统一而具有特色的村庄景观风貌。

基层村发展指引

产业、交通、自然景观等基础条件良好的基层村应保留。规模较小,交通条件较差的基层村,应控制发展,积极引导人口向周边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或镇区集中。

特色村发展指引

重点保护村庄的特色景观、特色产业、历史文化遗产等,维护传统风貌格局,保护村庄的田园特色。加大对特色村庄的规划编制、设施建设、资金安排等政策支持力度。

城镇社区型发展指引

位于城镇规划区内的村庄确定为城镇社区型,通过合村并城、合村并镇融入城镇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配套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成完善的城镇社区。

第四章 组团城市与规划区统筹规划

组团城市核心区范围

规划划定组团城市核心区范围,涵盖中心城区和各县之间的区域以及各县城主要拓展空间,总面积为面积1482平方千米;包含商水县化河、汤庄、练集、李埠口、黄寨;项城市南顿镇;淮阳县豆门乡、新站镇、许湾乡、王店乡、郑集乡、白楼乡、曹河乡;西华县东王营、大王庄镇、迟营镇、皮营乡等。

组团城市规划定位与发展目标

组团城市的发展定位是,豫东南地区中心化的田园生态组合型城市。

组团城市的发展目标是,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203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150万;项城、商水、西华、淮阳建设成产城互动、功能相对完整的城市组团,每个组团的常住人口在50万左右;中心城市与各组团之间分工明确,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中心城市与各组团间公共服务设施、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构建以快速公共交通、快速路为骨干,以城际公交和城市干路网为支撑的一体化交通系统,实现中心城区与城市组团之间公共交通30分钟通达。

组团职能分工

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中心城市和各组团的职能各有侧重,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

周口中心城区:注重培育中心服务职能,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金融、商贸、会展、商务等高端服务业。

商水:推进与周口城区的一体化,打造生态宜居城区,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建设商贸、物流、高端居住中心。

淮阳:发挥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优势,成为重要旅游节点,发展商贸物流、旅游服务、文化产业。

项城:加强与周口城区的产业互动,发展机械制造、食品、化工、医药等先进制造业。

西华:突出人力资源转化、专业技术培训方面的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色,发展出口加工基地,建设职教培训中心。

组团式发展的策略

(1)构建平台,促进中心高端发展。周口中心城区高端化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组团的经济联系,形成统领全局的发展轴心。

(2)产城互动,提高县城承载能力。兼顾城市和产业两方面的发展动力,调整空间拓展方向,优化城市形态,注重城市和产业集聚区之间的道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衔接。

(3)完善设施,强化乡镇日常服务功能。着力构建层级合理、功能完善的城乡居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各项服务设施配套,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水平。

(4)因地制宜,引导农村种植特色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向附加值较高的、劳动力和资本双密集型农业。

(5)分工协作,提升工业化水平。中心城区、各县市产业集聚区之间错位发展,避免内部竞争,同类产业应形成上下游合作。

(6)优化交通,构建一体化空间格局。强化中心与组团、组团与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构建以周口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

组团城市空间结构

周口组团城市核心区范围内形成“一心四组团、双轴三带一环”的空间结构。空间发展策略为:“做强一中心、壮大四组团,强化双轴,联动三带,创新发展一环。”

做强一中心,即做强周口中心城市,提升人口聚集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壮大四组团,即加快项城市区、商水县、西华县和淮阳县县城的发展,形成功能完善,产城互动的综合性城镇组团。

强化双轴,即强化东西向周口老城区至周口新区的城市发展主轴和南北向周口至商水的城市发展次轴;联动三带,分别为周项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周淮休闲旅游发展带和周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带;创新一环,是指在中心城区与周边各县城之间保留大片生态农田,并率先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

重大交通设施协调布局

(1)机场建设:规划在西华县东部,临近大广高速处建设周口机场,近期为通用机场,远期定位为国内民用航空小型机场,等级为4C级。机场枢纽集疏运规划:在组团城市范围内通过省道S229一级路和大广高速进行东西、南北向的快速交通集散。与周口中心城区通过快速路直接联系。

(2)高铁站枢纽规划:郑合高铁客运专线在组团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设置3个高铁站点:中心城新城中心东部的周口东站和项城-淮阳高铁站、西华高铁站。规划要求高铁场站与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进行一体化设计,真正实现客运换乘的“零距离、无缝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

(3)港口建设:在组团城市范围设周口中心港和项城港区、淮阳港区、西华港区、商水港区。周口中心港区以大宗杂货、集装箱、建材、粮食等为主;项城港区以粮食、食品、服装、水泥、矿建材料等为主,为腹地内的化工园、工业园提供货物运输服务;淮阳港区和西华港区以粮食、水泥、矿建材料等为主;商水港区以农产品、服装等为主,为纺织服饰等主导产业提供货物运输服务。

骨架路网系统规划

规划区内的高速公路有宁洛高速、商周高速、大广高速和周郑高速,为组团城市及规划区对外高速联系通道。规划区骨架路网承担周口中心城区与各城市组团,以及城市组团间的联系功能,包括快速路和主干路。骨架路网以周口市区为中心通过放射的快速路、主干路连接周边四组团;外围四组团间的联系主要以一条快速路或交通性主干路为主,形成“三环、五射、四横、四纵”的骨架路网。(见附表4-1)

组团城市公交一体化规划

(1)公交建设目标

建设以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多方式协调、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多样化需求,有效引导城市交通方式结构的优化,支撑城市功能布局和土地高效利用。

(2)干线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规划期末形成8条快速公交线路和4条组团外围干线公交,线网总长为359.1km。(见附表4—2)

供电设施规划统筹

(1)区域电源

新建周口隆达电厂二期2×60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关闭原有小机组;新建周口项城燃气电厂,装机容量厂2×300兆瓦。扩建现有500千伏周口变,主变容量达到3×750兆伏安;新建500千伏周西变,主变容量3×1000兆伏安,布点于西华县境内;新建500千伏周南变,主变容量达到3×1000兆伏安,选址项城市中南部。

(2)220KV电网

规划至2030年,周口组团城市共建成220千伏变电站13座,其中扩建现有站3座,在建1座,新建9座。具体分布为,中心城区(含商水县)7座,项城2座,淮阳2座,西华2座,主变总容量6930兆伏安。220千伏电网宜采用双环网接线方式,保证每座220千伏变电站均能从两个方向获得电源。

燃气工程规划统筹

(1)由国家“西气东输”一线和省网“漯河—周口—商丘”线交汇处的淮阳分输站引接气源,分别建设淮阳—周口—商水、周口—西华、淮阳—项城输气管道,将天然气送至各组团城区。

(2)依据各组团城市用气需求,在各组团设置天然气门站。新建西华、商水天然气门站;新建周西、周南天然气门站,其中周南天然气门站与港口LNG储配站合建;扩建、完善淮阳、项城天然气门站;保留现有周口天然气门站,并建议外迁至城市东部外围,将现有储备设施作为备用气源。

环卫工程规划统筹

规划共布置垃圾处理厂6座,组团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中心城区:在市区东北设立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一处,处理规模3000吨/日。其中主要包括垃圾分选中心、焚烧发电厂、卫生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厂、有机垃圾堆肥厂等,承接周口、淮阳、西华三城市组团的生活垃圾处理;配合垃圾综合处理中心的建设,逐步关停中心城区丰泉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将其改造为垃圾中转、拆解分选站及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厂。

商水组团:续建化河垃圾填埋场,处理能力300吨/日;新建汤庄西垃圾处理厂,主要作为商水片区的固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和建筑垃圾处理厂。在场内设置垃圾分选中心、大件垃圾处理中心。

项城组团:扩建现状丁集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服务项城组团及周边乡镇。

西华组团:保留并改造现有垃圾填埋场,增设垃圾分选中心、大件垃圾处理中心,使之成为西华组团的固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和建筑垃圾消纳厂。

淮阳组团:扩建、改造现有垃圾填埋场,提高处理能力,并增建垃圾分选中心、大件垃圾处理中心,承担淮阳组团固废资源回收和建筑垃圾处理任务。

规划区空间管制

(1)禁建区:包括淮阳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周口市森林公园,水源地保护区、水系、滩涂,分蓄洪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泥石流、断裂带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主要铁路、高速公路两侧区域形成的绿化通廊地区,大型基础设施通道地区(高压架空线下范围、输油管线、区域供排水主干管通廊)等。

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地带及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原则上禁止任何建设活动;确实无法避开禁止建设区的,必须经法定程序批准,必须服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时,应与本次规划远期(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相衔接,及时调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

(2)限建区:包括一般林地、一般农田用地、山林绿化区、绿化隔离地区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等不适宜建设的地区。

限建区作为自然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生态缓冲地带,可有条件地进行适度建设。应对各类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严格限制,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市建设应尽可能避让、避免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确有必要开发建设的项目应符合城镇建设整体和全局发展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谨慎进行开发建设。

(3)已建区:主要指规划区内已经建设的区域以及乡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区域性交通、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用地。

应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积极疏散旧城人口,不宜大拆大建,应遵循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模式,通过有机更新的方式逐步改造和完善老城,提高综合环境品质。

(4)适建区:包括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城镇建设区及独立工矿等其它适宜建设的区域,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

需根据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合理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明确划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加强城市规划和城镇规划的执行力度,各级城镇的规划建设必须严格控制在城镇建设区范围之内,严格控制用地规模,高效集约利用土地,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模式和开发强度。

第五章 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城市性质

中原城市群东南部的中心城市,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服务基地和商贸物流产业基地,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1)中原经济区东南部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服务基地。

(2)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门户和示范基地。

(3)中原经济区中原华夏文明休闲旅游服务基地。

(4)农副业产品加工基地和现代农业服务中心。

(5)具有中原历史文化特色的生态宜居水城。

(6)周口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人口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98-110万人,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130-150万人。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留足弹性空间,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按照高水平人口方案进行规划控制。

城市用地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总建设用地规模为110平方公里, 2030年中心城区总建设用地规模为15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见附表5-1)

第六章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第一节 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中心城区的城市开发边界应该控制在周商高速、大广高速、宁洛高速、沙河、颍河所围合的范围内,城市开发边界内面积约250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构建“一核双心,两轴两带,九片多点,绿脉贯穿”的空间结构。

一核双心:“一核”指依托伏羲湖建设契机,建设城市生态绿核。“双心”指规划重点打造的老城综合服务中心、新城综合服务中心两个市级中心。

两轴两带:“两轴”指沿文昌大道向东拓展,形成的联系老城中心——新城中心——高铁中心的东西向城市核心发展轴和沿中州大道、大庆路,形成联系川汇副中心——老城中心——开发区副中心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两带”指南部周项产业发展带和周淮旅游发展带。

九片多点:“九片”指中心城区分为九个主要片区,即沙南老城片区、沙北老城片区、开发区片区、高新区片区、高铁综合片区、华耀城片区、东新区南部片区、港口物流片区和西部休闲居住片区。“多点”指川汇副中心、开发区副中心、港区副中心、华耀城副中心、高铁中心、东新区副中心等专项职能中心和片区级综合服务中心。

绿脉贯穿:指依托沙颍河、黄河故道、瓦冲沟、幸福河、运粮河、贾东干渠等水系建设的的生态景观廊道,以及原漯阜铁路、东外环等主要道路构建带状绿地。

各片区主要职能

(1)沙南老城片区:主要为现状建成区,为全市的商业中心。结合部分行政办公设施和荷花市场等搬迁项目,创造更多开敞空间,有序推动旧城改造,逐步降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调整用地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规划片区人口约40万,用地约25平方千米。

(2)沙北老城片区:为周口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教育园区和宜居住区。严格保护关帝庙,控制周边地区的建设高度与风貌,整体上形成周口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有序改造城中村,盘整存量土地、增加公共绿地,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宜居城区。规划片区人口约26万,用地约19平方千米。

(3)开发区片区: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在距离老城区较近的地区主要布局生活居住设施;结合洛阜铁路外迁,建设带状绿地公园,改善人居环境。在新火车站东侧、南侧集中发展先进制造业。规划片区人口约20万,用地约27平方千米。

(4)高新区片区:以现状川汇区行政中心为核心,向北拓展产业用地,成为周口重要的产业园区。规划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电线电缆等产业,通过产业集聚、规模扩张、科技创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与东新区、沙北老城区形成职住平衡关系。规划片区人口约2万,用地约11平方千米。

(5)高铁综合片区:周口的中心商务区和行政中心区。片区东部围绕郑合高铁周口东站,重点发展服务区域的商务、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成为服务区域的重要功能片区;片区西部以周口行政中心为主,适度安排居住功能。规划高铁综合片区人口20万,用地约23平方千米。

(6)东新区南部片区:利用南临沙颍河、北依引黄调蓄水库的生态景观优势,安排生活居住功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突出滨水风貌,展示周口城市形象的重点地区。规划片区人口约17万,用地约16平方千米。

(7)华耀城片区:围绕华耀城项目和荷花市场外迁,建设服务区域的商贸物流中心,并配套建设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规划片区人口约5万,用地约6平方千米。

(8)港口物流片区:依托沙颍河周口港区,发展仓储物流、临港加工制造业等,成为周口联系长三角、发展外向经济的核心地区。规划片区人口约14万,用地约18平方千米。

(9)西部休闲居住片区:依托良好的景观环境,打造高品味的生活居住组团,配套各项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片区人口约6万,用地约5平方千米。

第二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目标与原则

健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合理的级配体系,提高公共设施规模与档次,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用地应相对均匀分布,其它公共设施则按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布局于最有利于发挥其效益的位置。

优先保障公益性及非赢利性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城市发展与空间结构优化。配合城市规模扩大,强调近、远期结合,不断完善各类服务设施项目,通过新、旧城市中心有机结合,形成结构完整、体系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

总体布局

结合城市整体空间布局,按照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适度将行政办公、职业教育等用地集中布局,形成市级行政文体中心作为全市综合服务中心,开发区行政中心、川汇区行政中心和东新区行政中心三个次级行政中心,完善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中心和东部的职业教育中心。同时考虑服务半径的要求,根据居住用地布局,分散布置医疗、中小学、文化、体育设施。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继续完善新区行政文化商务中心的建设,新的行政中心建成后逐步搬迁腾退老城区的市委、各局办等用地,以缓解老城区人口和交通压力。完善川汇区行政中心和开发区行政中心建设。东新区内文昌阁大道北侧新建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在港口物流园区西部,新建港口行政服务设施。

到2030年规划行政办公用地202.96公顷,人均1.35平方米。

文化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文化设施用地93.46公顷,人均用地0.62平方米。

完善正在建设中的周口市文化艺术中心,其中包含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等内容,形成市级文化中心。围绕引黄调蓄水库布置周口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要文化设施,与优美的景观融为一体,提升新城建设的文化品位。

片区级文化设施规划在各片区中心相对集中布置,结合分区中心的建设配套设置,包括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在内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居住区中心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配套建设相应的中小型文化娱乐设施(包括文化站、图书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合理安排服务半径,满足市民日常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

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规划在东新区文昌阁大道北侧,围绕现状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集中建设职业教育学校。鼓励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同各各类产业园区共同发展,促进教育、科研向产、学、研一体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中小学按照居住人口配套建设。

规划到2030年,中心城区的教育科研用地达到722.31公顷,人均用地为4.82平方米。

体育用地规划

规划健全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完善市级体育中心建设达到满足承接相应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需要,同时其次要充分考虑体育设施的普及性和可操作,分级设置体育设施,均衡布局,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规划到2030年,中心城区体育用地面积达到108.05公顷,人均体育用地面积为0.72公顷。(详附表6-1。)

完善市级体育中心建设,在东新区引黄调蓄水库北侧、港口物流园区的生活居住区、开发区公园西侧、西部休闲居住片区以及东北部华耀城副中心周边各新建片区级体育设施。居住区级体育用地结合居住区级服务中心设置,每10万人左右需设置运动场1处,包括200米跑道、小型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和网球场。

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适当提高城区医疗设施配建标准和用地配置面积,达到市区医疗卫生设施指标按照8张床位/千人和10名卫生技术人员/千人进行控制。

规划到2030年,周口中心城区医疗卫生用地173.83公顷,人均用地为1.16公顷。

老城区内控制增量,优化现有医疗设施质量;新区合理布局,优质配置。完善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精神卫生、采供血、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设施建设,建立覆盖中心城区的应急急救网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详见附表6-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规划周口中心城区文物古迹用地3.55公顷,站总建设用地比例0.02%,包括周口关帝庙、周口烈士陵园和水灌台遗址三处文物古迹。的用地范围

城市紫线管理

(1)范围。本规划划定的紫线,主要是指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本身以及必要的建设控制地带。

(2)管制要求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修建破坏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活动;以及其他对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确定各类建设项目,必须先由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保护规划进行审查,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公示后核发选址意见书。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进行新建或者改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对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进行修缮和维修以及改变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性质,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行。在城市紫线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城市紫线范围内各类建设的规划审批,实行备案制度。

第三节 商业服务业用地规划

布局原则

规划按照“强化服务高端突破,完善基础整合布局,满足日常分区配套”的原则布局商业服务业用地。强化周口市作为豫东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结合高铁、火车站等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辐射周边区域的高端旅游、商务中心,提升设施水平。整合现状城区内部的若干商贸市场,集中建设基础大型商贸中心,在培育形成商业氛围的同时,也改善了中心城区环境。为居民日常服务的商业设施,参考居住用地布局,分散布置,在各个居住区形成商业服务中心。

用地规划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1589.73公顷,人均用地 10.60平方米,其中商业设施用地1337.75公顷,商务设施用地166.65公顷,娱乐康体用地66.95公顷,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11.82公顷。

环平原水库建设环湖旅游休闲中心,北部建设旅游商贸中心,围绕港口和火车站分别建设商贸中心,完善城区北部的川汇商贸中心,围绕关帝庙建设文化休闲中心。结合居住用地布局建设10个片区级商业中心。

第四节 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原则

(1)居住用地规划与就业岗位相互平衡的原则。

(2)住宅开发与配套设施、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的原则。

(3)新区建设与老城更新并举。

居住用地布局

规划提出至2030年城市居住用地达到4396.98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29.32%,人均居住用地29.31平方米,其中一类居住用地59.58公顷,二类居住用地4337.40公顷。居住用地建设以建设设施完整、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居住区、居住小区为目标。根据道路、绿地系统划分成13个居住片区。(见附表6-3)

保障性住房建设

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以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危旧房)改造。

(1)廉租住房

有计划按比例建设廉租房,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保障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将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加快完善廉租房的申请准入和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2)公共租赁住房

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m2以内。主要面向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在需求较大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就近集中配置,在城市其他地区实行无差别 “混建”模式。

(3)经济适用房

有计划按比例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主要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商品住宅,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m2左右。在新区预留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房住房用地;在旧城区通过土地置换等多种方式保留一定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

第五节 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工业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到2030年周口中心城区范围内工业用地为2110.12公顷,其中一类工业935.69公顷,二类工业用地1174.43公顷;工业用地占城市用地比例为14.07%,人均工业用地面积约14.07平方米。

中心城区集中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新型制造业,重点建设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周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港口物流园区三个主要园区。

(1)周口高新技术开发区

规划周口高新技术开发区以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重点培育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电线电缆等产业,通过产业集聚、规模扩张、科技创新,实现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

(2)周口经济技术开发区

规划开发区用地进一步向东、向南拓展,工业用地面积达619公顷,重点承接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汽车配套、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打造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3)港口物流园区

规划定位为周口市及周边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基地、豫东南对外物质交流的重要口岸、沙颍河中游地区的交通枢纽和中转站。

(4)中小企业创新园

位于郑合客运专线高铁站的东南边,规划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5)针对城西老工业片区,规划按照退二进三的思路逐步搬迁改造现有电厂、纺织厂地块,改善公共设施配套和环境建设,逐步成为生活居住区。

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规划到2030年,周口中心城区仓储物流用地面积约449.61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比例为3.00%,人均仓储物流用地面积约为3.00平方米。

规划设置四处集中的物流园区,分别是港口物流园、开发区物流园区、北部物流园区和中小企业物流园。

第七章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构建与区域交通系统合理衔接、适应城市空间布局发展、对内畅通高效的骨干道路网络。规划快速路连接中心城与周围几个城镇发展组团,规划干线公路网络连接市域内重要城镇与旅游区。形成布局合理、连接顺畅、可扩展性的骨干道路系统,支撑城市总体空间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1)建设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快速通过性交通通道;

(2)加强城市出入口通道的建设,强化与组团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联系;

(3)完善对外枢纽的规划建设,实现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的顺畅衔接;

(4)加强重要节点和关键通道的规划控制和预留,保证道路网络的可扩展弹性;

(5)建设航空、铁路(普通铁路、高速铁路)、水运、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多方式联运综合交通体系;

(6)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TOD模式),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的优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7)构建城市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路路网主骨架,加强中心组团与周边组团之间的联系,形成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骨架路网;

(8)强化绿色交通理念,研究城市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和环境容量的结合,将绿色交通概念注入到城市管理之中。

中心城区对外交通规划

(1) 铁路

线网规划:随着漯阜铁路的提级改造,新建周口火车站位于中心城南部新区;新建驻马店-周口-商丘城际铁路周口段,郑州-合肥高速铁路从中心城区东部通过,共用周口东站。结合周口市港口物流保税园区建设,规划新建疏港铁路货运专线。远景年预留开潢铁路建设通道。

客运站:新建漯阜铁路周口站位于城市南端南部新区,在城市东部沙颍河北新建郑合高速铁路的周口东站。

货运站:根据周口开发区和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漯阜铁路周口站承担货运功能。

(2)公路

公路网规划:新建郑周高速公路(周口-西华-扶沟-郑州)与既有的大广高速、南洛高速、驻周商高速构成中心城远距离快速交通联系通道;新建周郸(周口-郸城)一级公路和周太(周口-太康)二级公路,提级改造S238省道为一级公路等加强中心城与周边区域的联系。

公路客运枢纽规划:根据铁路客运站和新区建设,结合周口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中心城区对外公路网规划以及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在中心城区建设4个一级客运站。考虑现状长途客运站与城市总体空间规划布局不相协调,建议近期保留,中远期适时搬迁或新建客运站。

客运中心站,位于高铁商务片区内,为市区出行旅客提供各方向的跨地市和跨省出行服务以及服务高速铁路周口高铁站的中转旅客。按一级站标准进行建设。

客运南站,位于沙南新区居住片区,结合漯阜铁路客运站进行建设,依托漯阜铁路提供中转旅客客运服务。按一级站标准进行建设。

综合客运西站:位于河西居住片区,提供经由郑周高速公路和省道102西北方向的客运服务。按一级站标准进行建设。

公路货运枢纽规划:结合漯阜铁路提级改造和港口物流园、工业用地布局,规划4个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货运枢纽站:周口综合物流园区公路货运枢纽、周口综合物流园区、川西物流中心、沙北物流中心。

(3)水运

提级改建沙颍河城区段为III级航道,设立周口港主要货源为粮食、食品、服装、建材、石油及液体化工品。

(4)航空集疏运

中心城东部区域通过高铁大道和东环路快速路衔接机场;中心城西部通过中州大道北延,加强机场的市区辐射服务功能;在老城区、行政中心和东新区附近设置机场大巴市内发车点,加强机场与城市的旅客交通联系服务。

城市道路功能等级与网络规划

规划道路交通设施用地3021.11公顷,占建设用地20.14%。支路及以上级别路网密度达到8.0公里/平方公里。城市道路系统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规划建设。

(1)快速路

规划形成 “两环四射”的快速路网系统,总长度达92.9公里,路密度为0.55公里/平方公里。内环快速路由太清路、龙源路、周口大道和太昊路组成。外环由东环路武盛大道,规划北外环、西外环路共同组成。四射分别为交通东路联系周口与项城,中州大道联系周口与商水,周淮路联系周口与淮阳,周西快速路联系周口与西华。(详见附表7-1)

(2)主干路

主干路分为交通性主干路和一般性主干路,总长度达325.5公里,路网密度为1.9公里/平方公里。交通性主干路的功能主要是联系城市组团之间的交通,形成主要客流走廊,以及与快速路系统配套,集疏快速系统进出的交通流。一般性主干路以服务于组团内部的交通联系为主,兼顾组团内不同功能用地之间的交通集散,并且以承担客运交通为主。(详见附表7-2、7-3)

(3)次干路和支路

次干路和支路在交通上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分配功能分区的内部交通,对主干路进行集散和分流,主要为生活性道路。次干路布置有大量公交线路,汇集了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要兼有“通”和“达”的功能。规划次干路和支路网密度不低于6公里/平方公里。

(4)道路断面和红线

快速路横断面采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横断面形式,断面至少为机动车双向6车道,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双向8条机动车道,红线宽度按60米进行控制。

交通性主干路侧重通过性交通,断面为机动车双向6至8车道,道路断面采用四块板形式,红线宽度按50-60米进行控制。

生活性主干路断面设计时在确保通过性交通的同时,还需考虑可达性交通,道路断面采用三块板或四块板形式,红线宽度按40~50米进行控制。

次干路断面机动车道以双向四车道为主,道路断面采用三块板形式,红线宽度按30-40米控制。当受用地条件限制时,可以选用一块板断面形式。

交叉口控制规划

(1) 城市立交布局

周口中心城区互通式立交分为两类,一为高速公路出入口立交,二为城市快速路立交。

高速公路出入口立交共规划9个,分别为驻周商高速公路的3处出入口(西外环快速路出入口、周西快速路出入口、周口大道出入口),大广高速公路的3处出入口(周淮快速路出入口、文昌大道出入口、周项快速路出入口),宁洛高速公路的3处出入口(西外环快速路出入口、周商快速路出入口、武盛大道出入口)。高速公路立交用地按6-10公顷控制。

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立交共规划9处,分别为城市龙源路与汉阳北路、太清路与中州大道、太清路与周口大道、周口大道与北环路、中州大道与北环路、七一路与东外环路、龙源路与交通路、武盛大道与交通路、武盛大道与周项路。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立交用地按3-5公顷立交控制。

(2)平面交叉口规划

除城市快速路外,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相互间的交叉口原则上一般按平面交叉口控制,并在规划道路中根据道路等级和功能预留红线拓宽空间,以利于交叉口渠化组织的要求。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1)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改变单一的常规公交层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骨干系统,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和吸引力,建立形成以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功能层次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2030年,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应达到: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0%,公交出行总量156万人次/日;公交线网密度达到4.0公里/平方公里;万人公交车拥有率18标台;场站设施用地达到136.2公顷。

(2)车辆发展规划

2020年、2030年中心城区公交车辆规模按照万人拥有率分别为15标台/万人和18标台/万人,则2020年中心城区公交车辆总数为1575辆,2030年中心城区公交车辆总数为2700辆。

(3)发展模式

周口市选择实施快速公交干线、支线和常规公交喂给线相互接驳的线网组织模式。

(4)快速公共交通走廊布局规划

快速公共交通走廊布局方案由9条走廊构成:

快速公交1号线路:沿泰山路、郸城路、女娲路,连接周口高铁站与铁路南站;快速公交2号线路:沿八一大道,贯穿南北,连接周口高新区、沙北区、沙南区和商水县;快速公交3号线路:经北二路、平原东路,连接华耀城中心、高铁站和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快速公交4号线路:经高铁东路、文昌阁大道、汉阳路,联系高铁站、东部新区中心、沙北老城中心与西部客运站;快速公交5号线路:经开元大道、富民路,联系铁路南站、沙南西部片区中心和西部客运站;快速公交6号线路:沿中州大道贯穿南北,联系川汇区、沙北区、沙南区和商水县;快速公交7号线路:沿大庆路、太昊路、周口大道,联系铁路南站、沙南片区、东部新区和华耀城中心;快速公交8号线路:沿建设路、太清路,横贯东西,联系周口高铁站和西部客运站;快速公交9号线:沿交通路(周项路),横贯东西,联系周口老城中心与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

(5) 公交场站布局规划

周口市公共汽车建设用地2020年共需97.1公顷,2030年共需136.2公顷场站设施用地。

首末站: 0.7~3万人的居住小区或3万以上居住区内应设置首末站,每个站的用地面积最小不应低于1000平方米,功能可参考相关建设标准。

停保场:规划中心城区停车场和保养场合建共规划13处公交停保场,采取分散布局的原则。考虑远期总体用地规划情况,对现状公交停车场近期保留,远期与保养场合建为公交停保场。

换乘枢纽: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分为一级枢纽和二级枢纽。规划周口中心城区规划10个公交枢纽,其中2个一级枢纽和8个二级枢纽。一级枢纽分别为周口火车站枢纽和周口高铁站枢纽,均为中心城区最主要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占地面积控制在2~2.5万平方米,建议与火车站、高铁站及公路客运站结合设计,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二级枢纽分布在各组团的服务中心及快速走廊的衔接换乘点处,占地面积控制在0.8~1.5万平方米。

修理厂:新规划建设2座修理厂,位置布置在城市南北两端,分别为城南修理厂和城北修理厂,占地面积各为11.25公顷。

调度指挥中心: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宜选址在靠近城市几何中心处,用地规模控制在0.5公顷左右。规划选址在中原路与交通大道相交的东北角。

货运交通规划

发展目标

依托周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立高效、快捷的货运交通体系,引导货运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全力打造周口成为区域物流中心、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物流节点。

发展策略

依托货运枢纽建设、货运基础设施建设、货运产业发展、货运车辆发展,推行一体化联合运输,建设经济、高效的综合货运系统。

货运枢纽布局

铁路货运枢纽:新建周口站为周口市域乃至区域的铁路货运提供服务。

公路货运枢纽:规划期末在中心城区共规划2个物流园区和2个物流中心。即周口综合物流园区公路货运枢纽、周口综合物流园区、川西物流中心、沙北物流中心。

货运通道规划

区域城镇货运主通道:铁路主要由东西向的漯阜铁路以及南北方向的禹亳铁路构成。公路主要由东西向的永登高速和南洛高速、南北向的郑周高速、大广高速和驻周商高速、商沈高速,以及国道106、国道311、省道328、省道329、S207等公路构成。

中心城区货运集散主通道:利用中心城区主要集散道路在城市外围形成“环形”货运主通道与放射性通道对外联系,快速集散货运车辆。

停车设施规划

2030年总泊位需18-19.5万个。配建停车泊位一般占75-80%,路外公共停车泊位占15-20%,路内停车泊位占5-10%。

考虑到现状城区的配建停车远远不足,这部分主要由路外公共停车来补足,因此取路外公共停车的高值来控制规模,即3.9万个泊位。每个停车位以30m2计,路外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用地共需25.2hm2。

慢行交通规划

结合绿地、水系、历史文化、城市核心区等打造慢行廊道。规划形成滨水慢行线路和都市慢行线路。

滨水慢行线路沿着沙颍河、幸福河、流沙河、运粮河等主要水系和滨水绿化景观带沿线设置。

都市慢行线路沿着五一路、光明路、西华路、庆丰路、兴业路、育新街等城市生活性道路布置。

第八章 中心城区绿地与水系系统规划

绿地水系规划原则与目标

(1) 规划原则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及其外围的河流、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确定与城市用地布局、交通组织相结合的多级园林绿地结构。考虑城市未来的拓展方向和模式,利用绿地完善城市功能片区之间的适度分隔,营造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绿化网络,满足中心城区对绿地的各种功能要求。

通过园林绿地建设,弘扬周口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改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品质。强化城市的区域中心职能,达到吸引投资、旅游和消费的目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2)规划目标

以景观节点的打造为重点,以水系生态绿地廊道建设为纽带,将城区外围的自然生态要素与城市绿地空间连接成生态绿网,使周口中心城区成为绿地分布合理、绿化景观优美、功能齐全、滨水特色突出的生态园林城市。

河流水系统规划

规划周口中心城区形成“一心、一带、两贯穿;三纵、四横、多节点”的水系网络结构。一心为瓦冲沟下游利用原低洼地势形成伏羲湖;一带为沙颍河、贾鲁河生态休闲景观带;两贯穿,分别为沙北地区的瓦冲沟和沙南地区的运粮河;三纵为幸福河、白马沟、流沙河均位于东新区;四横为黄北排干渠、玉龙河和淮阳路水系和七一东路水系;多节点包括华耀城湿地公园、周口公园、运粮河公园、颍河湾湿地、神农生态公园、中华紫荆园、鲁河公园等节点,增加水面面积,作为各片区的雨水收纳中心。

城市蓝线管理

城市蓝线主要指沙颖河、贾鲁河、流沙河、运粮河、伏羲湖等中心城区范围内,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详见附表8-1)

城市蓝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在城市蓝线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

在城市蓝线内禁止开展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禁止擅自填埋或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禁止进行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挖砂、取土等活动,禁止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以及其它对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一水串城、楔形渗透、水绿融合、绿脉贯穿”的开放式绿地系统结构。

“一水串城”即为沙颖河河流生态景观廊道,打造集河流观光、滨河休闲、生态休闲、滨河宜居等于一体的滨水风情游憩带,使之成为城市绿化生态的主要廊道。

“楔形渗透”指中心城区周边楔入城区的生态廊道,并通过绿带和水道的串联与城市绿地系统相贯通。

“水绿融合、绿脉贯穿”指公园绿化结合水网的修复和建设连缀成网,形成水系绿地相结合的景观特色,同时众多景观节点在城市中形成多节点散布,通过多点带动,网状链接,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规划城市绿地共1762.8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75%。其中,公园绿地1221.4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1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14平方米;防护绿地480.1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20%;广场用地61.3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41%。

中心城区主要公园位置、占地详见附表8-2。

城市绿线管理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风景林地等。

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做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流、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其它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

海绵城市建设

(1)周口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为,到2020年20%以上建成区,2030年80%以上建成区,达到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相关指标进一步分解为,2020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高于55%,2030年达到70%。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高于95%,2030年达到100%;污水再利用率2020年达到55%,2030年达到70%。城区内部生态岸线比例2020年前达到总长度80%,2030年达到95%以上。

(2)做好中心城区“一心、一带、两贯穿;三纵、四横、多节点”的水系建设,形成联通网络,对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

(3)重点改造五一广场、开发区广场、川汇区政府广场、东部行政中心广场,体育场等广场,做到绿化与透水铺装的硬地相结合。

(4)规划要求新建住宅小区的下沉式绿地率不低于60%,新建公建与住宅项目的集水屋面率不低于70%,新建广场、停车场的透水铺装率不低于60%。相关指标应在各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得以体现。

第九章 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特色定位

充分利用周口平原水网丰富,人文底蕴丰厚的优势,围绕“人文周口、水上周口、魅力周口”城市特色定位,创造“城水相映、人文厚重、活力创新、宜居宜业”的城市景观风貌。

总体城市设计结构

周口中心城区形成“一河一湖,水绿融合,三核六轴,六区共荣”

的总体城市设计结构。

一河为贯穿城区的沙颍河休闲景观带;一湖为围绕伏羲湖城市生态景观。依托贯穿城区的贾鲁河、流沙河、运粮河、幸福河等,规划沿河流构建滨水休闲绿带,成为带状贯穿城区的水绿交融的网络体系。

三核分别为关帝庙历史文化景观核心区,行政中心景观核心区、高铁门户景观核心区。六轴分别高铁-淮阳路景观轴,东新区-伏羲湖-港区景观轴,行政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馆景观轴,中州大道景观轴,文昌阁景观轴和七一路-沙颍河景观轴。

根据城市建设现状、规划城市功能片区和特色景观资源,全城分为老城风貌区、滨水特色风貌区、东部新城核心风貌区、生态宜居风貌区、现代居住风貌区、现代工业风貌区等六个风貌分区。

景观道路

规划景观道路为林荫景观道和特色商业街两种种类型,针对不同道路类型设置道路设施和道路绿化。

(1)林荫景观道9条,分别为平原东路平原西路,开源大道、北二街(华耀城段)、沙颍河南岸的滨河路、沙颍河北侧的颍河路、围绕伏羲湖的桂圆路、郸城路、川汇路、中原路等,加强沿路绿化带、水系的建设,特色化打造道路绿化景观。

(2)特色商业街4条,包括工农路(火车站前段)、黄河路、汉阳路、伏羲路等城市的生活性主干路,强调道路景观与周边建筑整体打造,注重街道小品和人行设施的建设。

城市景观节点

城市景观节点是各景观片区的标志性地区,规划确定城市重要景观节点有:高铁站景观节点、关帝庙景观节点、周口火车站景观节点、植物园景观节点、西伏羲湖景观节点、东伏羲湖景观节点、运粮河景观节点、文化中心景观节点、川汇广场景观节点、开发区中心景观节点、沙颍河景观节点等。景观节点与城市景观轴线,水系绿带共同形成点轴呼应的景观格局。

景观风貌分区

(1)老城风貌片区:主要包括沙南、沙北老城区。重点提升片区的文化、商业等服务功能;强化存量用地功能更新和建筑的更新改造,保持原有空间肌理和街巷尺度,完善小型开敞空间系统;加强该地区商业街、景观路建设、以及关帝庙周边的建筑风貌协调。

(2)东部新城风貌区:包括高铁站前片区、中心商务区、行政中心和周口师范学院周边地区。是周口市提升和集聚现代服务功能、塑造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空间载体。重点展示现代都市的风貌景观特征,强化行政-文体中心轴线、高铁景观轴线和文昌大道景观轴,完善各类开敞空间联系,打造结构清晰的现代城市形象。

(3)现代都市风貌区:老城风貌区周边,包括川汇区、开发区的城市建设片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建设适宜密度的中高端居住组团,建筑风格展现时代风貌。鼓励功能适度混合,配置方便居民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城市绿地、水系建设完整的开放空间系统,形成具有复合功能的现代都市生态宜居型人居风貌景观。

(4)生态宜居风貌区:包括东部部的华耀城片区和贾鲁河西岸片区,适当发展高端居住、疗养度假功能,控制建筑密度和开发强度,深化自然景观的利用方式,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5)高效产业风貌区:主要包括开发区、高新区和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的产业用地骗钱,是展现周口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重点突出高效现代的工业区形象。

(6)滨水特色风貌区:应充分挖掘沙颍河、运粮河、伏羲湖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要素,加强滨水岸线设计,打造多段主题功能区,全面提升滨水沿线的景观风貌。

开发强度控制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按四级控制,实行差异化的土地开发强度管制。

(1)土地使用强度Ⅰ区——高强度开发地区,主要包括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的核心区、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地区,属于高层建筑发展区。整体容积率控制在2.0-2.5之间,整体建筑密度控制在30-35%之间。

(2)土地使用强度Ⅱ区——中高强度开发地区,主要包括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外围地区、片区服务中心和新建居住区等地区,属于中高层建筑发展区。整体容积率控制在1.5-2.0之间,整体建筑密度控制在30-35%之间。

(3)土地使用强度Ⅲ区——中强度开发地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内的老城区、伊洛河、石河的滨水地区,以及其他城市边缘地区,以多层建筑为主,部分低层建筑,少量高层建筑。整体容积率控制在1.0-1.5之间,整体建筑密度控制在30-40%之间。

(4)土地使用强度特殊控制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内的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开发强度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可适当调整。

(5)各具体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参照河南省和周口市法规政策和经审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第十章 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

供水规模

预测周口市中心城区近期(2020年)供水规模为47万立方米/ 天,其中含10万立方米/ 天的中水回用水量;远期2030年供水规模为70万立方米/ 天,其中包含中水回用量16万立方米/天。

供水水源规划

(1)地表水源

沙河水源,二水厂取水头部在官坡附近,可供开采量10万m3/d;另外,结合南水北调蓄水池建设,另建需水量为2000万m³的小型水库一座(丰水期蓄水),可提供5万m3/d的水量。

泛区农场水库,根据需要可向周口市中心城区提供5万m3/d的水量。

外引水源,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引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可利用水量为25万m3/d,配建南水北调蓄水池一座,可蓄水量76万m3。

(2)地下水源

官坡傍河水源地,位于沙河南官坡--赵集一带,可开采水量 4.0万m3/d;铁南贾窑水源地,位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可开采水量1.8万m3/d;城东罗庄水源地,可开采量1.2万m3/d;贾鲁河西开发区水源地,可开采量1.1万m3/d;

(3)中水水源

沙南污水处理厂及沙北污水处理厂外排水(水质达到排放一级A标准),可利用量为16万m3/d。

水厂建设规划

(1)保留官坡傍河水厂:水源为地下水,供水能力4万m3/d,占地2ha,扩建水处理设施。

(2)保留三水厂:水源为地下水,包括铁南贾窑水源地、城东罗庄水源地、贾鲁河西开发区水源地,供水能力4万m3/d,占地2ha,扩建水处理设施,

(3)扩建二水厂(保留):位于七一路西段北侧,水源为地表水,供水能力10.0万m3/d(现状供水能力为7.0万m3/d)。

(4)新建南水北调东区水厂:位于东行政新区,水源为南水北调工程引水,供水能力15.0万m3/d,占地11.5ha。

(5)新建南水北调西区水厂:位于富民经济园区内,水源为南水北调工程引水,供水能力10.0万m3/d,占地8.7ha。

(6)新建沙南中水水厂:选址在沙南污水处理厂附近,供水能力8万m3/d,占地4 ha。

(7)新建沙北中水水厂:与沙北污水处理厂二期统一选址,供水能力8万m3/d,占地4ha(仅为中水厂用地)。

(8)新建彭新庄自来水厂:选址在城区西北角彭新庄,供水能力7万m3/d,占地4.0ha。

(9)扩建南水北调西区水厂:位于富民经济园区内,水源为沙河丰水期蓄水池,供水能力5.0万m3/d,占地3.0ha。

(10)关停一水厂,关停电厂及纱厂自备水厂,关停七一路东段油田指挥部东侧水源地。

给水管网系统规划

周口市给水系统采用生活、工业、消防共用的统一给水系统,在各水厂之间有主干管相连通,实行分区分片供水和整个管网互相调配的统一给水系统;另设独立的中水回用管网系统。

配水管网布置成环状。中水管网单独布置,自成系统,采取必要的误引用防治措施。

水源卫生防护

(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严格按照《关于划定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工作的通知》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

(2)沙河、颍河饮用水源及地下水水源保护按照行业标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执行。

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体制

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旧城区的部分合流管渠要逐步进行分流改造,规划新区和旧城区新建道路要严格按分流制设置管道。

污水量预测

预测近期(2020年)平均日污水量为29万立方米/天;远期(2030年)平均日污水量为43万立方米/天。

污水处理厂规划

保留位于五一路与宁洛高速公路交叉口西南端的沙南污水处理厂(规模12万m3/d)及位于八一路西侧、太清路北侧的沙北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5万m3/d)。

规划沙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同时在港口物流园区南部、东行政新区东南部各设污水处理厂一座,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均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方式。(详见附表9-1、附表9-2)   

污水排放水质标准

(1)应加强排水设施的管理和清洁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禁向排水沟渠内倾倒污物。

(2)对于有剧毒和有害的工业废水,危害到集中处理厂工艺流程的企业,应按要求在厂内实行预处理,待水质符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要求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3)排入水体的污、废水水质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规定。

污水管道布置

污水管道布置在道路的东侧及北侧,埋深不小于0.7m,污水管道与其它管道及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雨水管道布置

雨水采用分散多出口的排放原则,根据实际地形条件,将城区分为26个排水区。

雨水管道布置在道路的西侧或南侧,埋深不小于0.7m,雨水管道与其它管道及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M289-98之规定。

应按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标准,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率。

第三节 供电工程规划

电力负荷预测

预测周口市中心城区近期(2020年)最高用电负荷为600MW;远期(2030年)最高用电负荷为1230MW。

变电站布点

扩容川汇220KV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3×180MVA;扩容谷庄变,主变容量达到3×180MVA;新建城西220KV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3×180MVA,新建东区220KV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3×180MVA。新建城东220KV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3×180MVA。

网架规划

(1)电力网建设应简化电压等级,结合周口电网实际,周口市区应限制35kv电压等级的发展,城网电压等级应简化为220/110/10/0.4kv。

(2)以220KV变电站为中心,110KV电网实现分片供电的模式,各供电片区正常方式下相对独立,但具备事故情况下相互支援的能力。网架建设中应结合各电压等级网架水平,力争实现高中压配网协调发展。

(3)110KV变电站宜满足“双电源需要”,电源可以取两个独立的电源点,也可以取自同一座变电站的不同母线。

(4)周口市在规划期末,形成“手拉手”110KV环网,采用“∏、T” 混合接线模式及其中间过渡模式,部分区域根据电压等级网络配合情况,适度减弱110KV网架强度,选取辐射接线方式。

110KV变电站规划

根据中心城区的负荷预测结果,结合电力部门规划,规划期末中心城区110KV变电站18座。(具体布点详见附表9-3)

高压走廊规划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要求,高压线路下边不允许建造建(构)筑物,且留有一定宽度的高压走廊。220KV高压走廊宽度不小于35米,110KV高压走廊宽度不小于20米。

10KV中压线路规划

规划区内的10KV电力线路采用电力电缆,敷设方式为电缆沟或穿保护管直埋,10KV供电满足N-1原则,并实现线路“手拉手”,线路规划走向为道路东侧或北侧。

第四节 通信工程规划

三网融合规划

信息工程规划中涉及到的有线电视、电脑网络、固话线路实行“三网合一”。信息工程线路采用埋地敷设或在地下综合管沟内敷设。现状线路与本次规划不符者应分期分批实施改造,彻底消除道路上空的“蜘蛛网”,改变道路及城市景观。

通信需求预测

预测到2020年,电话普及率将达到70部/百人,用户数量达到77万户。到2030年,电话普及率将达到75部/百人,用户数量达到112.5万户。

近远期分别按85%、90%的实装率,对应设备装机容量分别为90.6万门和125万门。

通信局所规划

到规划期末,形成三个独立汇接局(七一路局、车站路局、建设路局)、六个端局的合理布局,汇接局采用全覆盖汇接方式,全网各端局对汇接局实现双重归属话务负荷分担。周口市近远期各通信局的容量详见附表9-4。

邮政工程规划

(1)规划建设邮件处理中心,进一步完善邮政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强对物流业的监管。

(2)规划期末建设39个邮政支局。

(3)新开发的居住区、文教区、旅游区,除按远期规模配套建设邮政支局外,还应配套建设邮政所,每个邮政所服务人口1-1.5万人,建筑面积200—300平方米。

移动通信工程规划

(1)城区(含近郊区)内基站:近期数量为300个,远期为370个;

(2)移动通信用户:近期数量为80万户,远期为135万户;

(3)所有的移动通信线路应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

(4)努力发展3G、4G业务,积极推进信息化城市发展;

(5)积极实施通信工程线路入地工程,移动通信线路敷设在东西道路的南侧,南北道路的西侧。

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1)规划期内,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交叉覆盖率应达到98%以上,城镇有线电视用户达100%,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0%以上。

(2)摄、播、编设实现数字化,建成全市统一的有线电视网。

(3)扩展宽带互连网业务。

(4)申请国家上星数字电视频道。

(5)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工作进程。

第五节 燃气工程规划

燃气用气量预测

预测周口市区2020年燃气用气量12420×104Nm³/年;2030年用气量为16611×104Nm³/年。

气源选择

近期气源为周口市天然气门站。远期规划周西天然气门站和港口LNG调峰门站。周西天然气门站气源来自“平顶山-漯河-商丘”省线,经调压后采用高压B级引入门站,占地2ha。港口LNG调峰门站平时作为普通门站使用,高峰时利用储存的LNG作为调峰气源。规划期末形成多门站及LNG调峰的多气源供气系统。

输配管网及压力级制

周口市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尽量保留原有输配系统管网及其压力级制,新规划的管网宜采用中压一级系统供气方式。

为保证整个输配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对于高峰用气和事故工况的适应处理能力,输配管网在布置时应当尽量成环状,同时在不适宜成环的少数特别区域可以采用枝状管网。

在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0.01MPa的燃气管道上,应根据检修和事故处理的要求设置分段阀门。

储气设施

2030年调峰储气容积约为11万m3,在城区西南方位布置储气站一座。

第六节 供热工程规划

热负荷预测

规划远期集中供热普及率取50%,2030年采暖热负荷将达到2837MW,工业热负荷将达到360t/h(0.6MPa、159℃)。

供热分区

中心城区划分为四个供热分区,分别为沙南供热区、沙北供热区、东新区供热区、港口供热区。

热源规划

规划新建位于市区西南角高速路以南的2×600MW热电联产机组,新建位于北部工业区区域锅炉房,占地7ha,新建东南部港口物流园区区域蒸汽锅炉房,占地4ha,新建东区热水区域锅炉房,占地7ha。配建三个区域汽-水换热站。

大力提倡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能源作为采暖及生活热水、空调热源,如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利用采暖技术以及电、燃气采暖技术等,以补充集中供热的不足。

供热介质

对民用建筑采暖通风及生活热水、空调热负荷的城市热力网,采用水作为热介质。对工业和民用热负荷同时供热的城市热力网经综合比较后确定采用热水或蒸汽。

管网布局与敷设

(1)供热管网按枝状管网布置。

(2)热网主干线要通过主要的、负荷大的用户集中区域。

(3)供热管道布置尽可能避开主要交通干道和繁华街道,沿城市道路一侧布置。

(4)供热管道敷设主要采用地下直埋方式,管道穿越主要道口或繁华地段不宜开挖时,采用半通行地沟方式敷设。热水和蒸汽管道与其他市政管网等构筑物的间距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第七节 环境卫生规划

垃圾量预测

近期按人均产生垃圾量1.1Kg/日计算,城市垃圾总量为1210吨/日,远期按人均产生垃圾量0.9Kg/日计算,城市垃圾总量为1350吨/日。

环卫机构

环卫职工人数按城区人口2-2.5‰配备,到规划期末县城应配备环卫职工不少于3750人。

分区设4个环境卫生管理站,管理站用地面积1500-2000平方米。

环境卫生车辆按2.5辆/万人配置,与垃圾收集站配套的清运车(8t)100辆,其他垃圾清运车(4t)175辆。

垃圾转运站

规划近期建设垃圾转运站81座,其中新建57座,保留现状24座;远期建设垃圾转运站106座,其中新建压缩式垃圾收集站82座,保留垃圾收集站点24座。

垃圾处理厂

规划垃圾填埋厂四座,现状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一座,主要消纳生活垃圾,通过焚烧热能发电,用地面积11.3ha;餐饮、粪便综合垃圾处理厂一座,占地3 ha,采用成套设备,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利用;医疗垃圾处理厂一座占地1 ha,主要处理医疗垃圾,采用热解气化焚烧技术进行处理;逐步关停周口市丰泉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厂,主要消纳城市建筑垃圾,通过分选消毒后再生利用,占地8.7 ha。

环卫车辆停车场、修理厂

规划周口城区近期设13个、远期设18个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每辆专用车辆停放面积达150-200平方米,并留出修理车间,管理用房等附属建筑面积。

车辆清洗站

规划近期建设20处、远期建设35处车辆冲洗站。清洗站的用地面积1000~3000平方米,清洗站内设自动清洗装置。

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空气环境功能分区

中心城区全部属于II类区,执行国家二级大气质量标准。

水环境功能分区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为地表水II类水环境功能区,执行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

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沙河、沙颍河,为地表水III类水环境功能区,执行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

其他河流为地表水IV类水环境功能区,执行地表水IV类水质标准。

声环境功能分区

依据国家标准将中心城区陆域空间划分为三类声环境功能区。

一类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执行1类环境噪声标准;

二类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执行2类环境噪声标准;

三类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执行3类环境噪声标准。

水环境保护及水污染防治

统筹流域上下游,合理制定水环境功能区划,实施跨境河流联合治理。编制实施水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做好贾鲁河周口段、运粮河的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置的应急机制,确保供水安全。

加快城镇污水厂及管网建设,建设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

严格控制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伸农业生产、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建立经济循环、生态循环的综合体系,倡导生态农业,建立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农田面源污染监测站,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多途径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直接焚烧。调整禽畜养殖业规模和布局,控制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把COD和氨氮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分解落实到污染源,实行持证排污。构建针对沿河高污染、高耗水、高风险项目的环境监管与信息通报系统,加强沙颍河等流域生态脆弱区和流域水质的综合治理,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工作。

空气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环境污染的监控与防治,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质量和能源利用率,加快城市集中供热、供气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气化率,积极推广使用燃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减少用煤量,改变煤烟型污染。

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从重点行业总量削减向全面减排转变。

全面加强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强车用燃料的监督管理。机动车加大在用车淘汰力度,力争供应配套四标准油品。

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全面加强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污染控制。大力推进工业行业除尘技术改造,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工业大气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工程,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加大城市周边生态隔离绿地、防风固沙林建设,减少裸露土地,加大城市生态体系建设和监管,提高城市环境防护和自净能力。

声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对机动车辆的交通管理,控制机动车辆行驶噪声,在交通敏感区禁止车辆随意鸣笛。

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建设,提高路面质量,降低交通噪声。

加强对工业企业、建筑施工、文化娱乐场所和各类社会生活噪声源的监督管理,以降低各类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控制对策

妥善处理危险废物。全面落实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有关制度,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加快建设危险废物处置工程。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实现城市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置。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落实有关鼓励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有关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度。

环境管理保障措施

加强新建项目环境管理,控制新污染源。严格规模化新项目的审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对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项目不予验收,禁止投入生产。

贯彻污染责任制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大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治理设施健全,高效运转,实现达标排放,切实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全过程污染控制体系。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组织对主要污染源的全面核查,强化污染企业的治理和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第十二章 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目标

建立由地下交通、地下人防设施、地下市政设施以及地下商业开发等组成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将城市中的部分职能转移到地下,缓解人地矛盾,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以建筑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下交通走廊、大型地下商业设施等“点、线、面”为一体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

规划原则

(1)“平、战、灾”相结合,合理、集约利用地下空间。

(2)与人防建设相结合。通过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来促进人防工程体系及城市综合防灾空间体系的建设、平战结合利用以及防灾能力的提高。

(3)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妥善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与其环境物理特征相适应,通过竖向分层开发,达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目的。保护好地下历史遗产和考古文化遗址,尊重地下空间产权与公共利益。   

规划控制

(1)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资源主要为广场、绿地、公园、城市道路、体育场馆、大型公共建筑物以及其它建筑物的地下室。

(2)地下交通设施包括地下人行交通和地下停车设施。地下停车空间主要为各类建筑配建停车库。地下人行通道是城市步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与地铁车站、城市广场、城市中心与分区中心、城市交通干线穿越等人流集散地段相结合,统筹安排。

(3)地下街用于连接各类地下设施,完善地下交通功能,加强与地面空间、地上公共建筑之间的联系,并成为城市商业空间的有机补充。

(4)地下市政设施应根据市政设施规划、地下空间利用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在建设密集地段鼓励形成地下共同管沟,并为城市市政设施的地下化建设和共同沟的建设预留发展空间和衔接位置。

(5)在城市建设空间密集地段以及旧城改造地段鼓励建设地下市政公用设施,主要包括地下垃圾转运站、地下公厕、地下燃气储、配气站,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布局。

综合管廊建设

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应以统筹地下管线建设、提高工程建设效益、节约利用地下空间、防止道路反复开挖、增强地下管线防灾能力为目的,遵循政府组织、部门合作、科学决策、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应统筹兼顾城市新区和老旧城区。新区管廊工程规划应与新区规划同步编制,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旧城区管廊工程规划应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道路改造、水系整治、管线改造、人防建设和地下综合体建设等编制,因地制宜、统筹安排。

第十三章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防洪工程规划

(1)防洪标准

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规划对城区河道近期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远期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考虑到淮河流域防洪总体规划,城区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

(2)防洪规划方案

在部分具有安全隐患的堤防基础上加高增厚,放大边坡系数,加强围堤建设,特别是沙颍河北岸及贾鲁河城区内两岸采用砼护岸工程加设防洪墙,堤顶加宽至20-25米,对城区的张埠口、史滩、黄滩三处进行切滩除卡工程,以使水流畅通,同时改建贾鲁河七里河防洪闸,新建颍河孙嘴防洪闸。

规划沿河堤顶线作为蓝线进行控制,两岸建筑及构筑物退蓝线60米,堤顶植树要离开防浪墙3米以上。新建桥梁等水工构筑物,均应按防洪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3)泄洪区和分洪口

根据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及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规划建设大逍遥蓄洪区,当沙河流量超过3000立方米每秒并危机沙河南堤安全时,在西华逍遥附近破沙河北堤向沙河、颍河夹河套分滞洪水。

城区治涝规划

(1)治涝标准

根据周口市的基本特点确定治涝标准为20年一遇暴雨设计。

(2)治涝工程规划

新建雨水泵站来加快城区雨水排放,同时对流沙河、幸福河、洼冲沟、运粮沟、七里河、贾东干渠等主要排涝沟河进行清淤治理,充分利用绿地、河塘滞水,努力削减地面径流。

抗震防灾规划

抗震设防标准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周口市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50年超越概率10%),工程设计以此作为设计标准(重要建筑物、构筑物提高1度设防),建筑地震影响按近震、场地类别按Ⅱ类。

(2)抗震救灾指挥中心

规划设市级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一个,位于规划市政府大楼内,负责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应建有人防地下室,配备双线通讯线路、专用电话线路及现代化通讯系统。接到临震预警时,向全市发布命令,统一指挥灾时疏散和重要物资转移。

(3)避震疏散通道和场地

规划以城市的主干道作为抗震疏散通道线路,城市主干道有足够的红线宽度,可保证震时疏散救护的便捷安全。

规划的公园、防护绿带、广场、运动场等一些开敞空间,四周无高大建筑物的停车场、操场等,均可作为紧急疏散场地。

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均应保证疏散和救护通道的畅通。

(4)生命线系统及建筑物设防抗震要求

规划加强城市给水、排水、交通、通信、燃气、医疗救护、粮食供应、消防等城市生命线系统。为提高生命线系统的抗震能力,各种管线在敷设时与人防建设相结合。

消防规划

(1)消防分区

规划周口市划分为16个消防责任区。

(2)消防站规划

市区共设置16个消防站。其中有2个为特勤消防站,分别位于东部行政中心和川汇区,每处建设用地面积4000~5200平方米,配备车辆6~8辆。

其余14个消防站为普通消防站,其中11个为标准型普通消防站,每处建设用地面积2400~4500平方米,配备车辆4~5辆;另外2个为小型普通消防站,每处建设用地面积400~1400平方米,配备车辆2辆。

电厂,港口,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距离消防队较远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企事业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3)消防车通道规划

市区内全部市政道路均可满足消防车辆的通行。

沿沙颍河两侧步行道满足消防车辆利用天然水源的通行需要。

太清路、太昊路、平粮西路、平粮东路、颍东路、颍西路、颍北路、颍商路、汉阳路、交通路、建设路东段可作为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通道,市区其它道路禁止易燃易爆危险品的通过。

凡市区内不满足消防通道要求的建筑,应限期整改或拆除。

禁止在城市道路上摆摊设点,堆放东西,任意停车,确保消防抗灾抢险道路快速通畅。

街坊内,消防通道的距离不应大于160M,沿街消防通道的进出口不应大于150M。消防通道的净宽和净高均不小于4M。在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市场、石油库、燃气库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对在近期不能完成旧区改造的部分棚户区,要打通消防通道,建设防火隔墙。

(4)消防供水及消火栓规划

城市供水系统最不利点的消火栓给水压力不少于0.1Mpa,流量不少于15L/s。

沿沙颍河、贾鲁河两岸兴建天然水源取水点,以备消防急救时取水需要。市区内应将自然的河塘水库保留,作为城市消防备用水源。

城市消防取水设施的消火栓,统一使用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沿街道进行设置,街道宽度超过60M时,需在街道两边布置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150M,在主要交叉路口,应在各个方向设置消火栓。

(5)消防指挥系统

消防指挥中心设在现状周口市消防支队。在消防指挥中心要建立健全计算机管理的现代化消防管理指挥系统。

人防工程规划

(1)防护片区划分

根据行政隶属关系,战时周口市建立市、区(县)、街道(镇)三级指挥体系,分别设人民防空指挥部。以片区防护,基础配套,分层布局,平战结合的原则,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四大防护片区。即:东行政新区、川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港口物流园区。

(2)人防工程量预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人民防空战术技术要求》及《周口市防空袭预案》,遵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和人防工程建设“以建为主、以收促建、重点建设”的指导思想,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各类人防工程,逐步形成完整的人防工程体系。(各类人防工程预测量见附表12-1)

城市黄线管理

(1)范围

本规划划定的黄线,是指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2)管制要求

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应当符合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因城市发展和城市功能、布局变化等,需要调整城市黄线的,应当组织专家论证,依法调整城市规划,并相应调整城市黄线。调整后的城市黄线,应当随调整后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贯彻安全、高效、经济的方针,处理好近远期关系,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期有序实施。

在城市黄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其他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

第十四章 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目标

围绕“一极两区三中心”总体定位,优化城镇布局、拓展发展空间,形成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的现代城乡体系,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加快周项淮西组团城市的建设,大力提升周口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近期建设规模

到2020年,周口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不超过110万人,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1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100平方米,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指标。

近期建设策略

按照产业互促、功能互补、交通一体、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的原则,加快周项淮西组团城市的建设。

做大做强周口中心城区,结合郑合高铁周口站的建设、伏羲湖平原水库、沙颍河航道和周口港的建设,推动城市重点向东拓展。

积极承接外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推动开发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加快中心城区及周边村庄的综合整治,通过城市社区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人居建设环境。

近期重点建设地区

城市拓展片区:加快商务中心区建设,到2020年初步形成规模;启动高铁片区建设;完善碧桂园东片区、漯阜铁路站前片区的建设,同步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和商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

2、重点产业片区:推动华耀城二期、开发区东扩区、港口物流园区、周口高新区四个产业片区的建设。

3、更新改造片区:加快推进西城棚户区改造、东城棚户区改造、迎宾馆后三连坑周边棚户区改造、关帝庙周边棚户区改造、李埠口片区改造等升级改造,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完善功能,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现代化程度。

近期重点建设交通设施

市域:商林高速公路郸城、沈丘段;周商高速南延至驻马店商水段。郑合高铁周口段及沿线扶沟、西华、周口东、淮阳(项城)、沈丘站的建设。完成G311 四通镇至扶沟、G329 周西路口至周漯交界、G344 郸城秋渠至省界等工程;完成S216 睢太交界至周驻交界、S323 西华逍遥至周漯交界、S217 项城段、S320 太康县城至扶沟县城、郸城县S329 绕城公路至周口市文昌大道等工程。

周项淮西组团城市:中州大道北延至西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周郑高速连接线与商水西外环对接、武盛大道南延与商水东外环对接,周淮路、周项路快速路升级改造。

主干路:七一路东延至东新区,八一路、中原路南延与商水路网对接,开元大道、女娲路东延加强周口经开区与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的联系,建设路、光明路、泰山路东延至高铁站片区。加强沙颍河南北的交通联系,新建富民路(银珠路)、中原路、郸城路、平原西路、平原东路跨沙颍河桥。

公交系统:漯阜铁路周口南站、高铁周口东站公交场站建设,主城区线网优化。

近期重点建设绿地

1、结合沙颍河航道升级和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建设沙颍河生态景观和绿化长廊,建设沙颍河生态休闲带。

3、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重点整治城区洼冲沟、幸福河、运粮河、贾东干渠四条水系,建设沿线绿化带,初步形成水绿贯城的水系、绿地网络。

3、绿地城市公园:周口植物园、运粮河公园、城西湿地公园、中华紫荆园、伏羲湖公园,生态化改造公园内水系、驳岸,增加蓄水、滞水能力。

4、防护绿地:郑合高铁防护绿地、洛阜铁路防护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

近期重点建设市政工程设施

1、给水工程设施:扩建南水北调第一水厂;新建东新区南水北调第二水厂、新建彭新庄自来水厂。

2、污水工程设施:扩建现状沙南、沙北污水处理厂,增加中水处理设施;新建港口物流园区污水处理厂,东新区东南部污水处理厂。

3、电力工程设施:扩容川汇220KV变电站和扩容谷庄变电站,新建城西220KV变电站、东区220KV变电站。

4、环卫工程设施:城区新建医疗垃圾处理厂一处,采用热解气化焚烧技术进行处理;逐步关停周口市丰泉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新建垃圾转运站57座。

5、消防站设施:中心城区新建消防站6座。

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

建立规划协调机制

探索建立产业分工合作、基础设施共享衔接、水资源管理、灾害防治、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区域协调常效机制。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依据生产模式、景观风貌、区位条件的特点制定不同的乡村整治模式,逐步撤销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镇建制,纳入城市统一管理。

加强部门协调

建立城市规划、发展改革、土地管理、建设管理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强化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五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强化与城市公共社会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的协调。

完善各层次规划编制

依据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继续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编制各类专项规划,指导各项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健全监督机制和落实公众参与

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制度;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各基层社区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公众在城市规划实施全过程中的监督作用;设立监督机制,将公众参与引入规划编制、管理的各个阶段。

第十六章 附则

成果内容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含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专题研究)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解释权

本规划的解释权属于周口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法律效力

本规划自河南省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原《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废止。

本规划一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对本规划进行调整的,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涉及到强制性内容的,必须按照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附表2-1  周口市城市发展指标体系表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现状 

2020 年

目标值 

2030 年

目标值 

指标属性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089.7

3140

6800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 

元 

23728

28300

58100

预期性 

三次产业结构 

21.8:46.3:31.9 

12:48:40  

9:45:46  

预期性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129.34

160

320

预期性 

R&D 经费占GDP 比重 

%  

0.5

>2  

>5  

预期性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  

-- 

>25  

>40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1019

31600

68000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8576

12800

35000

预期性 

社会人文

城镇化水平 

%  

37.85

50

60

预期性 

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 

%  

-- 

>80  

>95  

预期性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27

>45  

>60  

预期性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 

100

100

约束性 

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

4.2

5

6

预期性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 

%  

-- 

100

100

约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9

3.8

3.5

预期性 

城市公交出行率

%  

--

>30

>40

预期性

中心村公交到达率 

%  

-- 

95

100

预期性 

资源指标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米

127.5

110

100

约束性

万元GDP 能耗 

吨标煤/万元 

1

0.8

0.6

约束性 

万元GDP 电耗 

千瓦时/万元

539

450

380

预期性 

万元GDP水耗

立方米/万元

--

1.5

1.0

约束性

空气平均综合污染指数 


-- 

0.6

0.5

预期性 

自来水普及率 

%  

-- 

95

>98  

预期性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97

100

约束性

环境指标

森林覆盖率 

%  

8.6

8.9

9.5

约束性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 

45

55

预期性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天 

196 

>330  

>355  

约束性 

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

%

--

>20%

>80%

预期性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

--

>55%

>70%

预期性

污水再利用率

%

--

>55%

>70%

约束性

城市污水处理率

%

--

>95%

>100%

约束性

水系生态岸线比例 

%

--

>80%

>95%

约束性

附表3-1  周口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一览表(2030)

规模等级

人口规模

数量

城镇名称

规划城镇人口(万人)

一级城镇

(中心城市)

>100万

1

周口中心城区

150

二级城镇

(次中心城市)

50-100万

1

项城

60

三级城镇

(县城)

20-50万

7

沈丘

45

郸城

45

淮阳

45

西华

45

扶沟

45

太康

50

商水

45

四级城镇

(中心镇)

1-2万

25

贾岭、孙店、秣陵、丁集、白潭、练寺、崔桥、逍遥、红花集、聂堆、潭庄、袁老、黄寨、常营、逊母口、朱口、张集、南丰、吴台、钱店、四通、新站、付井、老城、纸店

五级城镇

(一般镇)

0.5-1万

48

付集、新桥、南顿、官会、李寨、高寺、王明口、郑郭、江村、韭园、汴岗、大新、包屯、老冢、马头、龙曲、板桥、符草楼、马厂、毛庄、清集、西夏亭、奉母、东夏亭、西华营、址坊、固墙、巴村、练集、位集、邓城、胡吉、白寺、石槽、汲冢、宜路、宁平、白马、刘庄店、留福集、赵德营、新安集、白集、刘湾、鲁台、临蔡、安岭、刘振屯

附表3-2  周口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一览表(2030)

城镇等级

城镇名称

职能调整方向

规划定位

主要城镇职能

市域中心城市

周口城区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强化区域中心地位。

豫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A1B1B2C1C2

市域次中心城市

项城

强化工业辐射中心职能,完善商贸职能。

中心城市组团之一,重点发展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皮革加工制品业、农机制造业等产业。

A2A3A5A6B2

县域中心城市

商水

大力发展商贸业、工业,完善县域中心职能。

中心城市组团之一,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突出商贸功能,产业以纺织服饰、食品加工为主。

A3A6B1

淮阳

强化旅游中心职能,完善商贸职能。

中心城市组团之一,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点发展旅游业。

B1B2C2

西华

强化商贸中心职能,完善县域中心职能。

中心城市组团之一,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职能以食品、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A1A3A6

沈丘

大力发展商贸业、工业,完善县域中心职能。

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豫皖交界处的交通贸易中心之一,以食品、纺织、化工、机械为主。

A1A2A4A6

太康

大力发展商贸业、工业,完善县域中心职能。

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产业以装备制造、服装纺织、食品医药、化工造纸等为主。

A2A3A4A6

郸城

大力发展商贸业、工业,完善县域中心职能。

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豫皖交界的重要商贸中心和工业基地。

A3A4A5A6B1

扶沟

大力发展深加工工业、综合服务业、商贸业、强化区域中心地位。

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产业发展以棉纺、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A2A3A6

片区中心镇

贾岭等25个

——

——

A3B3

一般建制镇

付集等48个

——

——

B3

主要城镇职能代码注释:工业职能A:农副产品加工A1,机械制造A2,食品轻工A3,化工造纸A4,生物医药A5,纺织服装A6;服务职能B:商贸物流B1,旅游服务B2,农村服务B3;新兴职能C:高新技术C1,文化产业C2

附表3-3  周口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名称

类别

时代

位置

1

平粮台古城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淮阳县大连乡大朱庄

2

太昊陵庙

古建筑

淮阳县蔡河之滨

3

周口关帝庙

古建筑

川汇区

4

太康文庙

古建筑

太康县城内

5

商水寿圣寺塔

古建筑

宋至明

商水县常社店村

6

吕潭学校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扶沟县吕潭镇

附表3-4  周口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名称

类别

遗存时代

位置

1

高寺集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周

项城市南高寺村东

2

骨头冢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项城市南骨头冢村

3

陶母港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周

太康县西北韦庄

4

汲冢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周

郸城县西汲冢集

5

段寨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郸城县西南段寨

6

支亭寺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战国

扶沟县寺后村南

7

陆城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周

西华县城西南陆城村

8

女娲故城

古遗址

春秋

西华县思都岗村北

9

胡寨遗址

古遗址

商、汉

西华县城西胡寨

10

南顿故城

古遗址

西周

项城市西南顿镇

11

袁氏旧居

古建筑

项城市城东南袁寨

12

寿圣寺塔

古建筑

太康县城西北高贤集

13

方城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周

太康县城西北方城村

14

叶氏旧宅

古建筑

商水县城西北邓城寨

15

陈楚故城

古遗址

东周

淮阳县城关

16

朱丘寺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淮阳县黄路口乡王菜园村

17

大程书院

古建筑

扶沟县城内

18

凤凰岗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扶沟县古城乡古城村

19

袁世凯行宫

古建筑

项城市区

20

后高老家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项城市后高老家村

21

马村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商水县谭庄乡马村

22

李鸣钟故居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36年

沈丘县城

23

清真古寺

古建筑

沈丘县城

24

水灌台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川汇区

25

国家计委五七干校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69-1976

西华县城关

26

弦歌台

古建筑

淮阳县城关

27

白塔寺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商水县平店乡闻寨村

28

顿国故城

古遗址

春秋

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

29

阳城故城

古遗址

战国

商水县舒庄乡扶苏村

30

毛冢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项城市孙店镇毛冢村、陈张庄村

31

刘崇墓

古墓葬

淮阳县城北关

32

孙店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

项城市孙店集东周庄村南

33

骆驼岭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周

项城市新桥乡朱大庄村西北窑厂

34

刘冢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周

项城市付集乡刘冢村

35

双冢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

淮阳县王店乡双冢村

36

固陵故城

古遗址

战国-汉

淮阳县齐老乡柳林村

37

雷义和龙义和中药铺

古建筑

西华逍遥镇西街路北

38

张氏庄园

古建筑

西华县箕城路中段

39

李之龙革命活动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22年

淮阳县一中院内城

40

谢缵墓

古墓葬

三国至明代

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

附表4-1  规划区骨架路网一览表

环1

周口大道、太昊路、太清路、龙源路组成的内环快速路

环2

周口北环路、东外环路、西外环路和商水纬三路组成的中环快速交通线

环3

组团城市外环快速路系统

射1

周淮快速路

射2

周项快速路

射3

周商大道快速路

射4

周西快速路

射5

周口大道北延至周口机场和西华高铁站的快速路

纵1

贾鲁河东路

纵2

中州大道

纵3

许湾大道

纵4

现状106国道

横1

周口贾东干渠北路

横2

文昌阁大道东延线

横3

沙颍河北路

横4

宁洛北路

附表4-2  规划区公共交通线网一览表

模式

远期方案

线路长度(公里)

功能

快速公交线路

周淮北线

16.2

连接周口高铁站与淮阳组团

周淮南线

32.2

连接周口铁路站与淮阳组团

周西西线

30.1

连接周口铁路站与西华组团

周西东线

33.1

连接周口高铁站、西华高铁站与西华组团

周项北线

38.4

连接周口高铁站、项城北高铁站与项城组团

周项南线

35.5

连接中心城、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与项城组团

周商西线

12.8

连接周口沙北区、沙南区与商水组团

周商东线

27.2

连接周口高铁站、经开区与商水组团

组团干线公交线路

西淮线

37.4

连接西华组团与淮阳组团

西商线

38.6

连接西华组团与商水组团

商项线

22.2

连接商水组团与项城组团

项淮线

35.4

连接项城组团与淮阳组团

合计

359.1

附表5-1 周口市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m²)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建设用地(㎡/人)

大类

中类

2013年现状

2030年规划

2013年现状

2030年规划

2013年现状

2030年规划

R


居住用地

2839.17

4486.06

40.07%

29.91%

44.50 

29.91

R1

一类居住用地

23.62

65.28

0.33%

0.44%

0.37 

0.44

R2

二类居住用地

1368.99

4420.78

19.32%

29.47%

21.46 

29.47

R3

三类居住用地

1446.56

0

20.42%

0.00%

22.67 

0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722.75

1454.21

10.20%

9.69%

11.33

9.69

A1

行政办公用地

179.65

182.73

2.54%

1.22%

2.82 

1.22

A2

文化设施用地

27.72

106.96

0.39%

0.71%

0.43 

0.71

A3

教育科研用地

360.49

837.76

5.09%

5.59%

5.65 

5.59

A4

体育用地

51.45

115.9

0.73%

0.77%

0.81 

0.77

A5

医疗卫生用地

42.96

181.46

0.61%

1.21%

0.67 

1.21

A6

社会福利用地

1.88

24.34

0.03%

0.16%

0.03 

0.16

A7

文物古迹用地

3.55

3.55

0.05%

0.02%

0.06 

0.02

A9

宗教设施用地

1.32

1.51

0.02%

0.01%

0.02 

0.01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735.96

1632.26

10.39%

10.88%

11.54 

10.88

B1

商业用地

551.32

1355.2

7.78%

9.03%

8.64 

9.03

B2

商务用地

147.37

174.78

2.08%

1.17%

2.31 

1.17

B3

娱乐康体用地

23.52

83.07

0.33%

0.55%

0.37 

0.55

B4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13.75

12.65

0.19%

0.08%

0.22 

0.08

B9

其他服务设施用地

0.00 

6.56

0.00%

0.04%

0.00 

0.04

M


工业用地

935.78

2124.32

13.21%

14.16%

14.67

14.16

M1

一类工业用地

331.68

891.97

4.68%

5.95%

5.20 

5.95

M2

二类工业用地

521.33

1232.35

7.36%

8.22%

8.17 

0.00 

M3

三类工业用地

82.77

0.00 

1.17%

0.00%

1.30 

8.22

W


物流仓储用地

195.78

410.26

2.76%

2.74%

3.07 

2.74

W1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126.46

329.57

1.79%

2.20%

1.98 

2.2

W2

二类物流仓储用地

69.32

80.69

0.98%

0.54%

1.09 

0.54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1303.93

3021.11

18.41%

20.14%

20.44 

20.14

S1

城市道路用地

1252.36

2850.46

17.68%

19.00%

19.63 

19

S3

交通枢纽用地

15.33

42.27

0.22%

0.28%

0.24 

0.28

S4

交通场站用地

36.24

128.38

0.51%

0.86%

0.57 

0.86

U


公用设施用地

58.32

108.82

0.82%

0.73%

0.91

0.73

U1

供应设施用地

45.14

77.82

0.64%

0.52%

0.71 

0.52

U2

环境设施用地

8.12

15.03

0.11%

0.10%

0.13 

0.1

U3

安全设施用地

5.06

14.63

0.07%

0.10%

0.08 

0.1

U9

其他公用设施用地

0

1.34

0.00%

0.01%

0

0.01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293.98

1762.89

4.15%

11.75%

4.61

11.75

G1

公园绿地

189.03

1221.43

2.67%

8.14%

2.96 

8.14

G2

防护绿地

86.28

480.1

1.22%

3.20%

1.35 

3.20

G3

广场用地

18.67

61.36

0.26%

0.41%

0.29 

0.41

H11

城市建设用地

7085.67

14999.9

100.00%

100.00%

111.06

100

注:2030年周口中心城区规划人口按照150万计算 

=附表6-1  中心城区主要体育设施列表

名称

占地(公顷)

位置

备注

周口市体育中心

46.21

周口大道与文体路交叉口东南角

现状

开发区体育中心

4.71

太昊路与春晖路交叉口东南角

现状

贾鲁河西片区体育中心

4.53

西纵四路与建设大道交叉口东南角

规划

东新区体育中心

14.08

七一路与平原西路交叉口东南角

规划

沙南西部体育中心

5.26

交通大道与永丰路交叉口西北角

规划

华耀城体育中心

4.96

腾飞路与北二路交叉口东北

规划

港区体育中心

4.56

平原西路与新周项路交叉口东南

规划

川汇体育中心

1.68

新民主路与兴业路交叉口西南

规划

附表6-2   中心城区主要医院列表

名称

占地(公顷)

位置

备注

周口市中心医院

4.08

大庆路与人民路交叉口向西300米

现状

周口市儿童医院

2.64

西华路与庆丰路交叉口东北角

现状

周口市人民医院

2.63

建设路与健康路交叉口西南角

现状

周口市第三人民医院

2.20

新民主路与永宁路交叉口东北角

现状

周口铁路医院

2.40

黄河中路与五一路交叉口西南角

现状

周口市川汇区精神病医院

0.69

六一路与建新路东南角

现状

周口交通医院

3.00

育新路与芙蓉路交叉口西北角

现状

周师医院

5.93

周口师范学院北永宁路与西华路交叉

规划

高新区医院

1.24

北三路与健康路交叉口西北角

规划

建设西路医院

1.51

汉阳中路与建设大道交叉口东南角

规划

瓦房庄医院

4.13

平安路与建设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规划

华耀城医院

9.67

神农路与彩虹大道交叉口西南角

规划

东新区中心医院

18.32

文昌大道与彩虹大道交叉口西南角

规划

碧桂园医院

12.09

七一大道与郸城路交叉口东南角

规划

育新医院

8.86

安居路与红旗四路交叉口西南角

规划

李埠口医院

3.98

李埠口路和港横八路交叉口西北角

规划

港区中心医院

6.27

女娲路与苑村路交叉口西北角

规划

附表6-3 中心城区居住片区用地人口统计表

序号

居住片区名称

居住用地面积(hm²)

组团人口规模(万人)

人均用地指标(平米/人)

所属城市片区

1

川汇居住片区

R2

270.18

30

沙北老城片区

2

河西居住片区

R2

190.75

6

31

西部休闲居住片区

3

华耀城居住片区

R2

150.85

5

31

华耀城片区

4

高铁居住片区

R2

269.03

9

30

高铁综合片区

5

东新区居住片区Ⅰ

R2

329.61

11

30

高铁综合片区

6

东新区居住片区Ⅱ

R2

197.35

7

28

东新区南部片区

7

东新区居住片区Ⅲ

R1

59.58

2

30

东新区南部片区

R2

234.73

8

29

8

沙北老城区居住片区

R2

536.75

19 

27

沙北老城片区

9

沙南老城区居住片区

R2

642.37

23

27

沙南老城片区

10

老城西部居住片区

R2

371.74

12

31

沙南老城片区

11

开发区居住片区

R2

598.33

20 

28

开发区片区

12

沙南东居住片区

R2

149.69

5

28

沙南老城片区

13

港口居住片区

R2

396.02

14

31

港口物流片区


合计


4396.98

150

-


附表7-1  中心城区快速路一览表

序号

路名

红线宽度(米)

起迄范围

断面形式

长度(千米)

1

西外环路

60

连接周郑高速与商水

四块板

8.1

2

北环路

60

贯穿周口高新区

四块板

15.8

3

武盛大道

50

贯穿东新区

四块板

13.9

4

龙源路

50

贯穿西部片区和沙南片区

四块板

9.2

5

太昊路

50

贯穿开发区

四块板

7.9

6

周口大道

50

贯穿东新区和沙南片区

四块板

11.1

7

太清路

50

贯穿沙北片区

四块板

8.8

8

交通东路

50

连接中心城区与项城市

四块板

11.2

9

周西路

50

连接中心城区与西华县

四块板

4.5

10

中州大道

50

连接中心城区与商水县

四块板

0.2

11

周淮路

50

连接中心城区与淮阳县

四块板

2.2

附表7-2 周口市中心城交通性主干路规划一览表

序号

路名

红线宽度(米)

起迄范围

断面形式

长度(千米)

1

北外环路

50

贾鲁河东路—东外环路

四块板

9.6

2

北二路

50

贾鲁河东路—东外环路

四块板

10.6

3

文昌大道

60

龙源路—东外环路

四块板

14.2

4

七一路

50

龙源路—东外环路

四块板

17.3

5

交通路

50

西外环路—周口大道

四块板

11.2/9.1

6

开元大道

60

永丰路—东外环路

四块板

19.5

7

银珠路、富民路

60

开源大道—太清路

四块板

6.5

8

中州大道

50

北外环路—太昊路

四块板

10.9

9

八一路

50

北外环路—女娲路

四块板

12.6

10

中原路

60

北外环路—女娲路

四块板

14.5

11

郸城路

50

北外环路—女娲路

四块板

14.3

12

平原东路

50

北二路—女娲路

四块板

14.0

13

东外环路

50

北外环路—女娲路

四块板

12.8

附表7-3 周口市中心城区一般性主干路规划一览表

序号

路名

红线宽度(米)

断面形式

走向

长度(千米)

1

北三路

40

三块板

东西

12.7

2

川汇路

50

三块板

东西

4.5

3

建设路

50

三块板

东西

13.5

4

泰山路

40

三块板

东西

8.3

5

黄河路

40

三块板

东西

6.7

6

桂园路

40

三块板

东西

7.8

7

颍河东路

40

三块板

东西

11.5

8

女娲路

50

三块板

东西

14.7

9

宁洛北路

50

三块板

东西

15.1

10

永丰路

40

三块板

南北

2.9

11

汉阳中路

50

三块板

南北

6.6

12

健康路

40

三块板

南北

3.8

13

大庆路

50

三块板

南北

12.8

14

腾飞路

50

三块板

南北

8.6

15

红旗四路

50

三块板

南北

1.8

16

南十七号路

50

三块板

南北

3.6

17

李埠口路

50

三块板

南北

3.5

18

平原西路

50

三块板

南北

2.9

19

苑村路

40

三块板

南北

2.8

20

高铁东路

50

三块板

南北

18.4

21

彩虹大道

50

三块板

南北

6.2

附表8-1 周口市中心城区河流水系蓝线控制一览表 

水系名称

起始路段

河道长度(千米)

蓝线宽度(米)

沙颍河

龙源路-大广高速

20.4

120-150

贾鲁河

周商高速-三川汇流

7.6

50-80

瓦冲沟

周商高速-大广高速

17.8

20-40

运粮河

龙源路-周口大道

8.2

20

周口大道-宁洛高速

11.1

20-50

幸福河

周商高速-瓦冲沟

10.5

30

白马沟

平原水库-沙颍河

4.2

30

流沙河

周商高速-太清路

5.9

20-50

黄北排干渠

贾鲁河东路-大广高速

9.9

30

玉龙河

周口大道-大广高速

4.4

30

淮阳路水系

周口大道-高铁站前

4.1

20

七一东路水系

郸城路-白马沟

4.7

20

附表8-2 中心城区主要公园一览表

公园名称

位置

面积(公顷)

特色

伏羲湖公园

北临东盛路和庆丰东路,南临桂园路;西临郸城路,东临高铁东路。

273.87

位于周口新城区核心地域,通过伏羲湖地区(即引黄调蓄水库)的开发建设带动城市空间发展

周口植物园

位于庆丰东路与文体路之间,西北起于:腾飞路与庆丰东路交叉口;东至郸城路。

84.00

富有湿地景观特色的精品公园

流沙河湿地公园

主体位于周口大道与中原北路之间,南至北环路。 

140.90

城市外围绿楔式郊野型的生态绿地,工业区域和居住用地之间的过渡绿带

贾鲁河公园

位于贾鲁河东路与贾鲁河西路之间,北至西横一路,南端汇入沙颍河。

42.2

城市型休闲游憩绿地

城西湿地公园

位于周口市西郊,以龙源路、交通大道、沙颍河三者为界。

102.8

城市外围生态游憩和涵养湿地公园

华耀城湿地公园

主体由周口大道、腾飞路、东横七路与东横十一路四条道路围合,一条南北向支流沿周口大道东侧至周淮路。

69.43

城市型湿地公园,配套丰富

神农生态公园

位于洼冲两侧,北临北二路,西侧以健康路为界,东侧以八一路为界,南侧止于水系。

42.96

城市外围突出农耕景观和农业种植特色的生态公园,展示和传承中原农耕文化

中华紫荆园

南北以川汇路、高庄路为界,西临贾鲁河东路,东侧由一条支路将其与居住区隔开。

8.24

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周口公园

夹在中原路与周口大道之间,建设大道以南,文昌大道以北的范围内。

22.90

市民休闲公园

沙颍河公园

位于沙颍河南岸,由沙富民路、汉阳中路与滨河路包围。

11.68

滨河公园,供市民日常散步游憩

人民公园

位于西大街以南。

南侧临七一路,东西两侧分别是常青路与芙蓉街。

9.62

市民休闲公园

高铁公园

由平原东路、彩虹大道、经六路围合成一部分,由经六路、经九路、武盛大道和彩虹大道围合成另一部分,整体呈“T”形。

30.79

高铁站前公园,展示城市形象

西滨河公园

位于沙颍河南岸,西至大庆路,东至周口大道,南临滨河路。

79.45

滨河公园,供市民日常散步游憩

东滨河公园

位于沙颍河南岸,西至平原西路,东至平原东路,南临交通东路。

64.10

滨河公园,供市民日常散步游憩

白马河公园

位于连接引黄调蓄水库与沙颍河的支流东侧,北起经三十路,南至颍河东路,东临高铁东路。

26.73

利用湿地植物净化水源,营造湿地景观

运粮河公园

由开元大道、常青路与平原西路包围。

88.42

历史文化展示与工业新区城区美化相结合

西区公园

位于交通大道与经三路交界处的一个小公园。

9.9

距离城西湿地公园最近的踏脚石斑块。

开发区公园

位于太昊路、八一大道、五一路之间,与南侧居住区由一条支路分隔。

21.7

开发区的配套绿地公园,供居民日常散步游憩

附表9-1 规划新设污水处理厂一览表 

名称

位置

远期规模

(万立方米/日)

近期规模

(万立方米/日)

占地

(ha)

扩建沙北污水处理厂

八一路西侧、太清路北侧

15

10.0

9.8

港口物流园区

污水处理厂

港口铁路专线西侧

10

5.0

7.0

东行政新区

污水处理厂

东行政新区东南角

10

5.0

8.0

附表9-2 规划新设泵站及改造泵站一览表

名称

位置

旱季提排能力

(万立方米/日)

雨季提排能力

(万立方米/日)

占地

(ha)

杨脑泵站

五一路东侧、莲花路北侧

13.82


0.20

荷花泵站

荷花市场


27.22

0.22

三联坑雨水泵站

滨河路南、三联坑东北角


25.92

0.20

高庄(复兴街)泵站

复兴街北段东侧、富民路南侧

1.4

41.73

0.22

孙猴庙泵站

沙河北侧、八一路东侧

1.2

23.59

0.25

河西雨水泵站

建设大道南侧、贾鲁河西侧


73.78

0.50

河西污水泵站

贾鲁河闸北侧、贾鲁河西侧

1.2


0.22

太昊路西泵站

汉阳路西侧、太昊路南侧

4.4


0.13

太昊路东泵站

开源大道北侧、朝阳路东侧

4.23


0.12

周淮路泵站

周淮路北侧、周口大道东侧

4.2


0.20

行政新区1泵站

彩虹大道东侧、滨河路北侧

4.2


0.20

行政新区2泵站

机场快速路西侧、文昌大道北侧绿地内

4.2


0.20

附表9-3 周口市区110kv变电站近远期布点(MVA)

序号

规划期限    2030年

近期2020年

名称

主变容量

占地面积


1

北郊

2×50

0.3ha

2×50

2

南郊

3×50

0.3ha

2×50

3

富民

2×40

0.3ha

2×40

4

闫庄

2×50

0.25ha

2×50

5

中心

2×50

0.15ha

2×50

6

孟营

2×50

0.3ha

2×50

7

文昌

2×50

0.3ha

2×50

8

川东

3×50

0.2ha

2×50

9

搬口

3×50

0.2ha

2×50

10

川北

2×50

0.2ha

2×50

11

柳园

2×50

0.3ha

1×50

12

川西

2×50

0.2ha


13

新区

3×50

0.2ha


14

城北

2×50

0.2ha


15

邵庄

2×50

0.2ha

2×50

16

李埠口

3×50

0.2ha

1×50

17

徐楼

2×50

0.2ha


18

港口

3×50

0.2ha

2×50

总计

2080

4.2ha

1280

容载比

2.1

2.6

附表9-4  周口市近远期各局规划容量一览表(单位:万门) 

局名

近期2020年

远期2030年

备注

七一路局

25.0

30.0

扩容1.05 ha

建设路局

15.0

20.0

扩容0.37 ha

车站路局

15.0

20.0

扩容0.52 ha

移动局(南区)

10.0

10.0

扩容2.0 ha

联通局(西区)

5.0

5.0

现状1.96 ha

移动局(东区)

10

15.0

规划1.05ha

电信局(东区)

10

15.0

规划1.25ha

城北局


5.0

规划0.5ha

港口物流局

5

5.0

规划0.5ha

通信传输局



现状0.35 ha

附表12-1  周口市中心城区人防工程量规划预测表

工程类别

近期规模(万平方米)

远期规模(万平方米)

指挥工程

0.8

1.2

医疗救护工程

3.4

7.9

专业队工程

3.3

4.5

人员掩蔽工程

144.2

196.6

配套工程

17.0

23.0

合计

168.7

233.2

警报器(台)

110

150

总体规划.jpg


责任编辑:周口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