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全市增加投入2700多万元,用于增设校园安保人员、更新完善学校物防、技防设施设备,切实加强“三防”体系建设,全面筑牢各级各类学校安全防线。
一、织密人防“防护网”。一是建立健全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制度,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全市聘请专兼职保安人员9259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成立“公安、教育、家庭”三方的治安联防队、护校队、应急队。二是成立周口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联合卫健部门等部门打造由心理健康教研员、心理医生以及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成5000余人参与的专业团队,全面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三是建立全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心理问题学生“三个清单”认真摸排完善学生档案60万人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围绕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采取提前干预策略,进行一对一关爱帮扶。四是加大巡逻力度,最大限度地做到在上学放学时段校园门口“见警察”,学生、儿童途经主要路段“见警车”,校园周边地区“见警灯”。五是全市每天重点时段投入“护学岗”2600多人次以上。召开全市防溺水成员单位专题推进会,利用官网、官微发放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并对坑塘、建筑水域开展隐患排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范意识,杜绝重大溺亡事故发生。
二、筑牢物防“防火墙”。一是学校实行封闭化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覆盖4000多所学校。学校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增装防护栏、防盗门和照明设施3000多处,加固、加高学校围墙3.8万米,更新校内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安全设施4800处。全市投入40多万元,各级各类学校配足配齐安防器械防护、抓捕、橡胶警棍、钢叉、强光手电、辣椒喷雾器、狼牙棒、防暴帽、防刺背心、防割手套等防护器材。二是加强校园安全区建设。打造校园门口200米安全区域建设,落实“四个严禁”要求,完善校园周边警示标示,重要路口学校、公路沿线学校,设置提示牌、减速带、斑马线、限速标识、人行横道线等交通标识1.8万处。4681所学校落实领导带班制度,所有寄宿制学校大门口24小时专人值守。三是加强燃气安全管理。全市共排查整改学校食堂2456所,其中使用天然气的学校461所,使用电炉灶的1568所,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196所。对使用石油液化气学校全面整改防爆金属管,加装漏气报警装置和切断装置,配备消防设施等,同时积极鼓励倡导使用天然气或改为电炉灶,逐步消化液化石油气。
三、系好技防“安全带”。市教体局统筹建立全灾种、大应急、扁平化、穿透式的应急指挥平台。积极推进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双重预防、校园监控纳入“雪亮工程”建设的覆盖率、在线率,2023年年底达到100%。各学校都在校门、学生公寓、教工住宅、财务室、实验室、教学楼、图书馆、食堂、仓库、操场、楼道、重要出入口、学校围墙、周边复杂路段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以及其它电子管理系统等,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视频监控和报警设施都与公安机关监控平台联网,确保了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妥善处置。技防设施形成的监控影像资料、报警记录,保存升级到90天,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删改或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