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街道干净整洁,村办车间产销两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群众文化健康向上,文明乡风扑面而来。行走在太康县老冢镇刘寨村、五里口乡范楼村、大许寨镇罗古洞村,随处可见的是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我们以“六村共建”为抓手,吹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也收获了广大农村的新风新貌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但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绝不是空喊口号就能够实现的。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一出是一出,难以实现乡村振兴;三分钟热度,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难以实现乡村振兴;没有思路、不得要领,大而化之、得过且过,也难以实现乡村振兴。只有秉纲张目、执本末从,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
2018年5月,我市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总结表彰暨“六村共建”工作动员大会,吹响开展“六村共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军号角。两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六村共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与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务实重干、敢于担当,矢志不渝、狠抓落实,使广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取得较好的政治效果、发展效果、社会效果。全市上下呈现出乡风文明日益彰显、平安建设持续深化、卫生意识逐步增强、农村经济稳步提升、乡村环境整洁优美、基层党建稳健有力的新风貌新气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保障。我们也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六村共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具有周口特色的新路子。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是符合中央省委精神、契合周口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科学正确、有力有效的。
“六村共建”抓得实,乡村振兴开局好。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让人欣慰,令人鼓舞。但是对于周口这样一个农业大市尤其是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的农业大市来说,做好“三农”工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繁重;实现一处美到一片美,实现“点”上成功探索到“面”上全面开花,仍然需要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六村共建”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已经在项城、郸城等市县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传递出的是一抓到底不松劲、持之以恒求实效的明确信号。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又一次在太康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六村共建”工作推进大会,既是一次对账盘点,也是一次经验交流,既是一次鼓劲加油,也是一次加压推进,目的就是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不移走好“六村共建”之路,奋力在三川大地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至上价值观,切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迅速贯彻落实工作推进会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立足发展基础,走出一条具有各自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广大农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