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办公室、市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安排,记者近日专访了项城市委书记刘昌宇。
刘昌宇表示,周口市委着力打造以案促改示范市,做深做实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充分体现了市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战略部署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体现了市委持续净化优化周口政治生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坚定决心。我们各级党员干部都要认真领会市委要求,不断强化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敬畏意识,自觉守住底线、筑牢防线、不越红线,做一名让组织放心的共产党员。
记者:请您谈一谈项城市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效果。
刘昌宇:在推进以案促改工作中,项城市不折不扣落实好省委、省纪委监委和周口市委、周口市纪委监委的部署要求,结合项城实际,创新方式方法,重点围绕“十个一”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成立一套班子。为了加强对以案促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市委办、纪委监委、组织部等部门人员专职负责;各单位也都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至少配备一名专职人员专职专业具体负责。
打造一个阵地。按照周口市以案促改工作部署,把以案促改工作作为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工作,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省委、市委确定的学习材料,同时把各项任务清单化、台账化,制度上墙,资料成档,在各单位的党员活动场所营造出以案促改的浓厚氛围。
选准一批身边案例。除了周口指定的典型案例,项城又选取了十八大以来的15个受到党纪国法追究的案例,并把案发单位作为重点单位进行关注指导。同时,组织全市党员干部观摩付集镇直河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海涛等涉恶犯罪团伙庭审现场,近距离感受法律威严,警示教育及时有效、震撼有力。
召开一次警示教育大会。市委组织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各级各单位都组织召开了警示大会,以筛选出的典型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在项城实现了警示教育全覆盖。
接受一次警示教育洗礼。各单位各镇街道先后组织203 场10485名党员干部到市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每个党员干部手写一份不少于两千字的心得体会。
开展一次百名书记承诺践诺活动。结合典型案例,围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守党的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以及工作目标等方面,全市百名党组织书记到市融媒体中心开展了承诺践诺活动。
讲好一次廉政党课。在深入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各级各单位都认真开展专题“三会一课”。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各单位“一把手”结合以案促改典型案例,都要为党员干部上一堂专题廉政党课。
召开一次高质量民主生活会。经过市以案促改资料审核组严格审核和批准,8月26日,项城市委召开了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四个班子领导成员和各单位班子成员的民主生活会材料,正在审核把关,过关一个召开一个。
建好一套整改台账。各级各单位围绕典型案例,坚持“四个不放过”标准,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研究制订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建好一套整改台账。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确保紧盯问题、精准整改,推动以案促改落地落实。
建立一项长效机制。各级各单位围绕案件反映出来的廉政风险点、制度漏洞,紧盯授权、用权、控权等环节,全面审查、评估、清理现有规章制度,动态调整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强化对各单位“一把手”、重点领域、关键行业权力运行的监督,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努力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十个一”是一套组合拳,是统筹推进的,目的是让党员干部在以案促改中警钟长鸣,让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让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得以整改,达到“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
记者:请谈谈项城市今后开展以案促改的思路和打算。
刘昌宇: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扛牢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着力在“案”上深化拓展、在“促”上下足功夫、在“改”上务求实效,以案促改、以案促防、以案促学、以案促干,全力打造项城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提升政治站位。坚持把推动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反腐倡廉关口前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统筹做好事前抓教育预防、事中抓惩治预防、事后抓制度预防“三篇文章”,确保以案促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狠抓关键任务。抓好关键人,将县处级领导干部、单位部门“一把手”、重要岗位工作人员作为监督重点;抓好关键领域,把工程建设、投融资、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标、资金审批等作为重点领域开展以案促改。
突出问题整改。针对查摆出的4方面16个问题,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任务,建立整改台账,坚持立行立改、即知即改、边查边改,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确保问题真正改彻底、改到位,见底见效。
注重持续深化。构建市委统一领导、纪委监委主导推进、部门协调配合、单位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向纵深发展。(记者 杨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