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清明祭祀时。今年的清明节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变得更加刻骨铭心。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当天,全国和驻外使领馆降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国家的名义,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向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表达哀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举国哀悼,是对烈士的深情告慰、逝者的深切缅怀,也是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郑重宣示,更是对平安健康的美好向往。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无畏无惧、舍生忘死的“逆行者”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同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用实际行动捍卫人民群众的平安健康,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每一位英雄的名字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位英雄的故事都值得被传颂。当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当武汉终于迎来“重启”,熬过这段艰难时光的我们,更要记住这些为国为民付出生命的人。
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文明的符号,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彰显。战“疫”中,不管是牺牲的烈士,还是逝世的同胞,都是有血有肉的中华儿女。他们的逝去,是整个民族的悲痛。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让我们读懂了生命的尊严,读出了国家对生命的尊重,读出了“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所蕴含的坚不可摧、愈挫愈勇的力量,更读出了一个国家的坚强和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哀悼,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铭记,是为了汲取前行的力量。经历疫情考验,我们更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用英雄精神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携手并肩应对挑战,开创充满希望的明天。(周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