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蕴深厚是周口的特色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一特色优势,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的关系、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是周口探索文旅发展模式的重大课题。在刚刚召开的全市文化旅游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文化旅游,基础在产业、关键在主体。我们要坚持多措并举,多主体共同培育,增强文旅发展的带动能力。
要做强文旅企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有1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太昊陵、老子故里、关帝庙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以金贵杂技、余家杂技、飞虎杂技为代表的杂技马戏产业,以郸城新世纪影视文化产业园为代表的影视产业,以西华民营剧团为代表的民间演艺产业,以建业绿色基地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下一步,要持续实施文旅骨干企业培育壮大计划,坚持以龙头企业牵引资源整合,支持文旅企业兼并重组,做强本土企业;鼓励市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市设立投资基金和地区总部,引进国内外知名文旅企业落户周口,促进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开发模式创新,推动全市文化旅游市场整体提升。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文旅小微企业在文旅市场主体中占绝大多数,在提供服务、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全面落实各项惠企利企政策,加快建设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在特色餐饮、旅游民宿、文化创意等领域,扶持一批中小微文化旅游企业,激发文化旅游市场的活力。
要打造精品景区。周口景点景区很多,但是普遍存在建设规划起点低、远期发展目标模糊、打造精品意识不够的问题。要重点推动鹿邑老子故里、淮阳太昊陵争创国家5A级景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沙颍河生态经济带争创国家4A级景区,打造一批品质高端、声名远扬的龙头精品景区。同时,要重点围绕“祖、道、根、水、农”做文章,谋划一批系统展示周口历史文化、沿河风光、风俗民情、港城风貌、田园生活的精品项目,加快推进关帝庙文化园区-周口印象项目、沙颍河水上旅游综合体项目、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要创建特色村镇。周口是传统农区,有着古老的农耕文明、林茂粮丰的田园风光、发展迅猛的生态农业、记录乡愁的民俗风情。这些都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我们要按照“文化是灵魂、产业是支撑、配套是关键、规划要先行”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生态村、民俗村、特色农场,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乡村旅游的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