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我们生活的城市看成一个大家庭,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人来客至,我们愿意向外界展示的总是干净整洁、温馨和谐、彬彬有礼的家庭氛围。以小见大,文明的家庭氛围能够悦人达己,而文明的城市形象更是如此。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千万人民的不懈追求,承载着我们共同的期盼。2016年,我市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2019年,我们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复核,拿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通行证。通过锲而不舍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我市发生了有目共睹的显著变化:便民服务增加、背街小巷升级改造、志愿服务成常态、城市环境整洁美丽……随着创建工作有效开展、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得到持续提高。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在周口调研指导工作时指出,现在省直的同志、省级领导班子成员,还有在河南工作过的老同志和在外地的周口人,都说周口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高度评价,让我们信心倍增的同时,也时刻激励着我们勇敢前进。
随着“创文”工作扎实推进,我们距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近。但越是在最后关头,面临的问题就越是棘手。一方面,我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多、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需要提升,有大量具体的指标性任务需要做好;另一方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标越来越多、考核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严,显而易见难度也越来越大。全省17个省辖市加上济源示范区,已经有14个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上荣誉。今年,平顶山、三门峡、鹤壁和我们同时争创提名城市,与我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来说,可以说,前面标兵一大群,后面追兵无一人。
去年以来,郑合高铁如期开通、通用机场正式启用、贫困县全部摘帽……我们风雨兼程、昼夜不舍,迎难而上、奋勇搏击,书写了一部翻天覆地的皇皇巨著,绘就了一幅魅力周口的出彩画卷。人们常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日进日新、大干快上的实践,同样证明了“事非经过不知能”的朴素道理。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三年评选一次,今年是评选年份。只有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才能申创全国文明城市。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下一次评选,周口还要再等三年。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朝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顺利迈进,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鼓起创则必成、志在必得的勇气,快速有力、持之以恒推进各项“创文”工作。
我们坚信事在人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坚信天道酬勤,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最高荣誉,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向最高荣誉发起冲锋的关键时期。而创建工作拼到最后,拼的一定是信心和韧劲,一定是落实工作部署的力度。我们乐见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我们阶段性工作成效给予的肯定和回应,但是万不可沾沾自喜、小胜即骄,必须化肯定为动力,化称赞为干劲,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坚决打好荣誉之战,向着最终的胜利勇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