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进而申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和市政府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积聚发展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增进人民福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
由于历史欠账多、基础条件差,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一度处在全省落后位次。但是,辛勤的汗水总能换来一串串丰硕的果实。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推动“五城联创”,中心城区迎来了绿起来、亮起来、净起来、美起来的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明显增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变化,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热情,大家对创建工作的认知度、认同度越来越高。我们的城市和市民也在不断超越自我,向新的文明高度冲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总是有着永恒空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定有着无限可能。但是,在硬件提升方面,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是在基础较差的条件下起步的,在我们加快建设发展的同时,周边城市也没有停下脚步。在市民文明程度提升方面,我们周口长期浸润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中,以致市民群众思想不解放、城市意识差、自我要求低。对照最新版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照周边兄弟市的创建水平,对照市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市“创文”工作仍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面对一项艰巨任务,我们必须首先树立必胜的信心,必须坚定不移迈出第一步,然后逢山开路、遇水造桥,最终走向成功和胜利。我们必须坐言起行、说好做好,把万丈豪情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
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过程中,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的市民群众还有许多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坚持标准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品牌导向,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创亮点,以“硬件打基础、软件增实力、市民提素质”为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聚焦具体工作任务,坚决打好攻坚之战,奋力谱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