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代表是全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更是河南职业教育园地的一棵常青树。从几间培训班发展成河南省唯一一所科技职业大学,李海燕的办学历程,记录并见证了40多年改革开放中华崛起的过程。
省两会时间紧、任务重,记者抽空采访了她。她对2019年周口市职业教育里程碑式成果喜形于色。她告诉记者,目前河南省教育事业走在了全国前列,周口市教育事业名列全省前茅。周口市还是全省五个职业教育示范园区之一,仅2019年就有两所学校从技工学校升格为技师学院。她所在的学校也于201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本科性质河南科技职业大学。这是“十三五”期间全国15所、河南唯一一所职业本科大学。
李海燕代表介绍,这15所大学要起到示范、引领、辐射、带头作用,为普通本科学校改革探索路径。为此,教育部对首批试点本科大学非常重视,去年给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批准了10个本科专业,并下达2000名本科招生计划,实现了首年招生开门红: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本科生录取理科类高出最低本科分数线45分,文科类高出最低本科分数线32分。升本后,学校实现了质的变化,全校师生学的氛围、干的氛围空前高涨。
李海燕代表强调,河南科技职业大学牢牢坚持党的办学方向,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办好学校的根本,多年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截至目前,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16万多人。由于毕业生品学兼优,实践动手能力强,多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大部分已成长为工程师、技师和企业的技术骨干,有的自己创业成了厂长、经理、老板、董事长。如学校优秀毕业生葛杰,也是一名省人大代表,1996年初中毕业后来校学习计算机专业并顺利毕业,现在是北京隆达联创资产公司董事长。他致富不忘回馈家乡,为家乡淮阳投资5亿多元建设了一座标准体育馆,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应有贡献。
谈起职业教育,李海燕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300万人次”的目标任务。河南科技职业大学作为“全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培训基地”“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一定不负重托,努力加大对职业技能人才提升的培训力度,为稳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作出应有贡献。同时,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令职业教育界备受鼓舞、干劲倍增。学校一定深入调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不断增加新知识、新工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职业本科大学的特色和亮点。同时,紧紧围绕全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出更好更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应有贡献。
为促进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李海燕代表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省政府持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为通过招才引智把全国人才吸引到河南就业发展,我省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高规格的招才引智大会,为全省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对接大舞台,为促进河南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引进载体。建议充分发挥好省招才引智大会这个大舞台,充分发挥大会官网、微信、网络平台渠道作用,实现求职人员与岗位、岗位与单位网上实时对接与面对面洽谈,有效解决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招聘的成功率。二是建议省政府对人口大市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周口市是典型的人口大市,人口达1126万人。建议在省政府计划项目和资金规划投入方面,考虑按城市人口数量给予倾斜。(首席记者 刘彦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