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红色篇章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05-21 05:49:3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乔小纳

  在刚刚落幕的“红色文物说暨河南省第九届红色故事会”讲解推介活动上,来自11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讲解员成为令人关注的亮点。他们用一腔青春热情精彩讲述着一个个红色故事,传递着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志愿讲解员金茜颖说:“通过讲解推介活动,能帮助青年学生更加深刻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会坚持讲述红色故事,让抗战精神在青年群体中代代传承,散发更耀眼的光芒。”

  活动现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创新运用道具展示、弹唱表演等沉浸式、互动式表现方式生动讲述红色故事,以更贴近群众的形式重温历史场景,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抗战精神。当一盏煤油灯、一封革命家书、一台发报机出现在推介红色文物和红色故事的舞台上,当红色叙事褪去刻板说教的外衣,以青春化的表达重新绽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传承方式的革新,更是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

  青年一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嘱托,在红色故事的讲述中注入青春语法。他们减少纪念碑式的宏大叙事,更多从历史褶皱中打捞有温度的细节,比如陈延年就义前鞋底的破洞、赵一曼写给宁儿的绝笔信、吉鸿昌父亲传给他的“作官即不许发财”碗……这种微观史学的叙事转向,让革命先辈从历史课本的铅字中走出,还原为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让红色故事攥紧年轻人的心灵。

  随着时代发展,青年一代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让红色故事产生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身着汉服的少女用说唱演绎长征故事,收获百万点赞; B站UP主用三维动画重现渡江战役,弹幕满屏“泪目”……当然,互联网是把“双刃剑”,面对千万级播放量的诱惑,红色故事创新正站在十字路口。青年创作者需要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流量逻辑与价值传承间找到平衡,让红色故事既叫好又叫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我省组织策划的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之一,本次讲解推介活动在周口这片红色热土上举办。我市青年讲解员用不俗的表现,诠释着革命精神在周口大地上传承发扬的累累硕果。当文物开始说话,历史便不再遥远;当精神化为基因,传承就有了生命。青年一代将带着这份浸润中原热土的精神火种,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续书写属于青年群体的红色篇章!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