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周口市委关于开展向崔庆余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16-11-15 15:24:5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崔庆余,男,汉族,河南淮阳人,1929年10月出生,1947年10月入伍,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崔庆余同志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1952年转业地方,先后在淮阳县城关卫生院、搬口卫生院工作,1963年任鲁台卫生院院长,1989年12月离休,2016年8月21日病逝,享年87岁。

崔庆余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离休干部,始终不忘初心,永葆本色,一心为公,乐于奉献,一生为人民服务不停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高尚品质,真正做到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他的先进事迹屡屡见诸报端,多次受到表彰,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先进个人”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崔庆余同志是我市共产党员中的优秀代表,以一颗赤诚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一生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做好事,在细微处展现出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为弘扬崔庆余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委决定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向崔庆余同志学习活动。开展向崔庆余同志学习活动,对于教育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严守党纪、传承美德、做合格党员,具有重要意义。

向崔庆余同志学习,要学习他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崔庆余同志终身敬党爱党,始终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跟党走,忠诚于党的事业。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这百十斤属于人民,一生由党来安排。”从参加革命起,他就已经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在生死前线,他总是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多次荣立战功。1952年年初,部队决定让他复员,他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向后转,服从转业安排。转业之后,他坚持以党员和军人的双重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被错划为“右派”,还是在“文革”中遭受冲击,都对党忠贞不渝。他常说:“吾生幸有两个娘,一是妈妈二是党。”他始终对党有着一颗感恩之心,每月领取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交纳党费。2000年以后,每年的7月1日,他还要再交一次几百元的特殊党费,以表达对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2016年7月,病重期间,他将仅有的1万元积蓄作为自己的最后一次党费交给组织。在他心中,党员的称号比山重,党员的内涵比海深,离休后仍坚持过组织生活,经常为全院党员干部上党课,以自己亲身经历讲述共产党好、共产党亲,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向崔庆余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指挥,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向崔庆余同志学习,要学习他俯首为牛、赤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崔庆余同志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最高位置,一生热心为人民办事。他任院长期间,视权力为责任,视患者如亲人,一心扑在事业上。他常说:“医院是人民的医院,不是我的小势力范围,我有义务和群众一道把医院管理好。”在他的带领下,鲁台卫生院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国卫生先进集体。有一年干部调工资,补发给他1800元钱,他瞒着老伴把钱捐献给了鲁台镇小学。1989年离休时,组织上补发2000元离休金,他又悉数交给了党组织。离休后,他坚持用自己的针灸技术无偿为人治病,无论走到哪里,兜中都装着银针,遇到群众有需要,就为群众无偿治疗,医治的病人数以千计。有人劝他,既然离休就该安享晚年了,他却说:“我工作虽然离休了,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没有离休日期的。”每逢农忙季节,他只要一有空,就去附近帮助农民割麦、扬场、锄地。在鲁台卫生院工作期间,他义务打扫卫生院的4个厕所,清掏下水道,默默坚持了16年。卫生院家属院的路也是他一块砖一块砖捡来铺成的。离休后,他向鲁台镇邮电所申请送报纸,义务为镇上80家单位和个人送报纸20年,骑车走了12万多公里。向崔庆余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心里装着人民,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岗离岗,都模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向崔庆余同志学习,要学习他弘扬正气、播撒文明的家国情怀。崔庆余同志把弘扬传统美德、传播科学文化、倡树新风正气作为人生追求,一辈子勤奋求知,坚持学习。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他一共写下了124本学习笔记和日记。他是出色的党的理论宣传员,在下乡驻队和在卫生院工作期间,骑车来往于机关、学校、商店和乡村之间,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时事政治,从来不知疲倦。他还担任镇中心小学的义务辅导员,不论工作有多忙,都坚持定期到学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少年儿童讲革命故事、教革命歌曲。他离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家庭图书室”,每月的离休工资除了用于交党费和生活费以外,其余全部用来订报买书,建设“家庭图书室”,无偿供群众学习和借阅。几十年来,他购买的各类书籍有2万余册。他还制作了10个阅报栏,摆放在医院、学校等人员集中的地方,供群众阅读。他自费为鲁台镇一中、鲁台镇中心小学的学生订购了《小学生语文报》、《作文报》等十几种书报杂志,每年花费上万元,一做就是20多年。向崔庆余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勤奋求知,播撒文明,弘扬革命传统,凝聚正能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向崔庆余同志学习,要学习他永葆本色、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崔庆余同志把“干部是光荣地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不是个人升官发财的阶梯”奉为人生信条,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严要求。任院长20多年,他把权力视为一种责任,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过一点私利。他有3个子女,没有为一个子女安排工作,没有给孩子盖一间房。他在鲁台镇任卫生院院长时,女儿崔秀梅通过考试被录取到鲁台卫生院工作,可在医院裁员时,却被他第一个给裁下了。1995年,鲁台卫生院新建一座家属楼,论资历和条件,他最有资格住进去,可他却把房子让给了别人,心甘情愿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面积不足40平方米。工作几十年,他家中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置办,没有空调、电扇,一把木椅几十年没换。向崔庆余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守共产党员高尚的道德情操,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以俭为德,做一个坚持原则、严守党纪、廉洁奉公的党员干部。

当前,我市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周口崛起、富民强市的关键时期,市四次党代会规划了未来五年周口发展的宏伟蓝图,实现既定目标,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崔庆余同志学习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崔庆余同志的先进事迹,掀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热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照崔庆余同志先进事迹照镜子、找差距、明方向,争做合格党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崔庆余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用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实干精神、公仆情怀、高尚情操服务人民,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为建设富强、文明、平安、美丽的新周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周口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