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著名作家刘庆邦文学创作研究会成立暨周口文学论坛活动在我县三槐堂召开。副县长张艳秋主持会议,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党致欢迎词,周口市文联主席李泽功、《十月》杂志副主编赵兰振作讲话,周口市作协主席柳岸介绍了刘庆邦文学创作研究会筹备成立的情况和研究会的宗旨与方向。著名作家刘庆邦作了即席讲话,并向与会领导和作家学者表示了谢意。会议结束时,张建党、李泽功为刘庆邦文学创作研究会共同揭牌。
在会议主席台就位的领导和特邀嘉宾还有《长城》杂志社主编李秀龙、《长江文艺》杂志社常务副主编何子英、《莽原》杂志社主编李静宜、翰高集团董事长房墉。周口各县市(区)文联有关领导和作家应邀与会,《河南日报》、《大河报》、《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及沈丘县委宣传部、沈丘电视台等媒体领导和记者参加了会议。
仪式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党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前来参加文学盛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文学艺术家以及嘉宾表示感谢!张建党指出,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火炬,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刘庆邦文学创作研究会》的成立和《周口市文学论坛》活动在沈丘的举办,必将极大地促进周口的文化繁荣,开创周口文学发展的新的前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更是给沈丘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空间。衷心希望我们的文学艺术家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服务方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珍惜时代舞台和社会关爱,把艺术创作融入经济发展的火热实践,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奏响时代的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实现周口崛起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刘庆邦是我国著名作家,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9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300余部(篇),散文集30余部。短篇小说《鞋》获1997-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哑炮》先后获第二届、第四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还获得北京市首届德艺双馨奖。会议对刘庆邦文学创作研究会成立的重要意义与前景给予高度评价和展望。
揭牌仪式结束后,各位领导和嘉宾到三槐堂三楼综合厅展开学术交流。三槐堂综合厅将正式作为刘庆邦文学创作基地,并不定期举办各类文学创作座谈分享会,旨在对中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世间真善美、弘扬正能量起推动作用。交流会期间,《十月》杂志副主编赵兰振和著名作家刘庆邦分别对文学创作理论探讨和实践体会做了报告,与会各位文学工作者深受启发和教育。(艾长青李春利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