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火红的辣椒经过机器初加工后,通过传输带被运送到人工筛选平台。七八名工人一字排开,对运送来的辣椒段进行人工筛选,剔除其中不合格产品,然后集中送到下一工序进行包装。
7月下旬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太康县龙曲镇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太康县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看到工人们正在车间内认真分拣辣椒段。“这些辣椒段是专门供应给海底捞的,必须确保品质,包装完成后将运往郑州,作为生产火锅底料的原料。”该产业园负责人白富强说,除了分拣车间,他们还有加工车间、冷藏仓库、育苗基地等,实现了从辣椒育苗到辣椒深加工的全产业链经营。
“目前,除了辣椒段,我们还生产辣椒干、辣椒粉、辣椒油等10多个品种,已成为老干妈、海底捞、白象方便面等知名企业的原料供应商。另外,还有一部分产品被卖到了德国、法国等国家。”白富强介绍道,产业园集辣椒科研育种、新品种种植示范,以及剁椒、泡椒制作等深加工于一体,在帮助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同时,还让太康辣椒产品走上了全国老百姓的餐桌。
与此同时,在位于太康县大许寨镇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太康县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层层叠叠的“菌菇床”上,如金疙瘩一般的金耳菌纷纷探出脑袋,色泽金黄,饱满圆润,十分惹人喜爱。在一旁的菌菇房内,一个个洁白的银耳菌也纷纷探出头来,在灯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
除了金耳菌、银耳菌,该食用菌产业园还培育有羊肚菌、灵芝、白参菌等品种,专业从事食用菌研发、制种、种植、加工、销售等,拥有保鲜库25个、智能化出菇大棚60座,以及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制袋车间、液体菌种室、实验室等配套设施。
“去年以来,我们新安装了4条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把金耳菌、银耳菌加工成金耳羹、银耳羹,实现了对食用菌的深加工处理,提高了金耳菌、银耳菌的产品附加值。”该基地负责人刘清超对记者说,他们目前主要采取“园区+公司+农户+回收+加工+销售+电商”的模式,打造了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供销”经济链。园区积极与各地大型农贸市场批发商户、冷链物流企业等开展长期密切合作,新鲜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通过产业带动,参与菌菇种植、采摘、分拣、运输等环节的当地村民越来越多,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这是太康县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太康县强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南菌北椒”“东牛西羊”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该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乡镇长为成员的太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创建形势,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切实解决产业园创建中遇到的发展规划、用地、项目支持及资金需求方面的实际问题,集中物力、财力、人力,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印发《太康县2024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制定工作台账,绘制工作图表,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责任领导和时间节点,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目前,全县已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6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8个。这些产业园的建设为太康县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太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锋表示,太康县将不断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形成产业链条,实现园区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园现代化水平,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把产业园打造成为现代农业建设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持续助推乡村振兴。(记者 张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