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由周口市委宣传部主办,市委网信办、周口报业传媒集团、周口广播电视台、市文联、市社科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河南沽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书香周口”系列文化活动——《名家讲坛》第二期在周口人民会堂举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亲临现场,围绕“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主题,用幽默、智慧的语言分享了故宫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前瞻思考,带领观众领略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殿堂,感受中华文化底蕴。
“网红院长”单霁翔是600年前明朝永乐年间以来,第一个走完了故宫1200座建筑、9371间房的人,他让故宫里1862690件(套)文物走出久闭的房门,重现昔日的光彩。他主导拍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在豆瓣评分高达9.6分,故宫开发的故宫口红、暖手宝等文创产品更成为了爆品……让古老的紫禁城成为最火红的文化IP。
“当年上任时,故宫博物院的馆舍宏大,但是大部分区域并未开放,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丰富,但是绝大多数沉睡在库房里,许多人可能一辈子就来一次故宫,望着来参观者的身影,我在思考,这么大的文化资源究竟贡献了什么……”单霁翔向观众娓娓道来他与“故宫的那些事儿”。
单霁翔介绍,故宫经过三年“大整治”“大清理”,以前杂物堆放、杂草丛生的院落变成游客可以休闲和观赏的新空间,所有建筑屋顶杂草被清理、故宫大部分文物被修缮后展出。“文物得到保护的时候,展示在观众面前,才是有尊严的,神采熠熠的。”单霁翔说,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我们做到了!
“干工作、做服务,不是以自己的方便为中心,而是以服务对象的方便为中心”“把工作当学问做,把问题当课题做”,讲座中,单霁翔“金句”频出,场上多次爆发出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单霁翔还就周口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问题与观众认真互动。
“单老师的讲座让记忆中缺乏活力的文化符号鲜活起来,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的独特优势与魅力。”观众谢先生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文物是文明发展的轨迹,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记忆,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与守护。
讲座当天,周口日报、周口晚报抖音号,周口日报、周口晚报视频号,周道客户端,周口手机台,周口广电融媒视频号、头条号、抖音号、快手号同步直播,约85.8万人次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