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党员奶奶”彭秀英、“最美孝心少年”谢宇慧、“最美乡村教师”张伟、“中国好债主”张智博……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周口人,树起了一座座道德丰碑;一段段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塑造着周口这座城市的文明风骨。
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窗口……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文明之星,照耀着周口大地,掀起全市精神文明创建的热潮。
品德累积于一点一滴,文明见之于一举一动。多年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让周口这方热土更有“温度”,正在成为建设文明美丽新周口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价值引领 夯实公民道德基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价值是行为的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全社会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在全市千万人民群众中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我市围绕“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市开展理想信念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公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在周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市区主要道路、城市出入口、建筑围挡等场所都在发布“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机,点击网络,一个个公益广告、公益短片瞬间映入眼帘。
与此同时,“讲文明树新风”、“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做文明有礼的周口人”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经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之风吹拂每一个角落,也吹拂着每一个人的心。
好人涌现 周口精神激荡四方
周口,是模范人物的热土,是凡人善举的摇篮。
自2011年以来,我市先后推出了杜明祥、谢宇慧、张伟3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李高峰、彭秀英2名河南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隆重表彰了范龙云、时跃进、张金涛等41名周口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3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2人荣登“河南好人榜”,88人被评为“周口好人”。尤其是2014年向省文明办推荐身边好人63人次,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34人次,郑春光、马刚、张红卫等1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人数位居全省第一。
我市着力发挥周口英模群体示范引领效应,深入推进市级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和“季评周口好人”活动,相继带动了“周口最美护士”“周口最美乡村医生”“周口最美教师”等最美人物系列评选和太康、西华、商水等地道德典型先进人物评选活动的蓬勃开展,形成了道德模范相继辈出、身边好人遍地开花、“最美人物”层层涌现的喜人局面。
我市定期举办道德讲堂15期,带动全市举办道德讲堂380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26万余人次;举办市民学校32场,受教育人数达65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市民文明素养;开展道德模范进基层巡讲和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600余场,使广大干部群众在聆听报告和欣赏优秀文艺节目的同时,接受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沐浴文明道德精神的洗礼。
好人涌现,源于周口大地的淳朴民风,源于多年来道德建设的累累硕果。这些带有“周口烙印”的英雄故事,折射了时代的光芒,书写着时代的感动,让我们触摸到中华民族的脊梁。
文明创建 共建共享文明周口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为民创建、创建为民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通过创建活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和全市社会文明程度。
2013年,我市掀起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热潮。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周口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着力实施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工程、城市管理创优工程、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五项重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中心城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
2014年,按照市委“九大攻坚”和“十大建设”工作部署,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我市理顺四级城市管理体制,初步形成“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对中心城区四个区和15个乡办一周一督查、半月一考评、一月一排名、一月一奖惩,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2015年,我市持续开展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四优”创建活动,努力打造美丽城市、道德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周口市地方税务局、周口市审计局、周口市财政局等4家单位被命名为国家级文明单位,周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周口市国家税务局、项城市财政局3家单位再次经复查验收,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目前,我市在届省级文明单位193家,2015年推荐55家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在届市级文明单位432家。
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推进农村“清洁家园行动”为着力点,重点治理“五乱”现象;扎实推进农村“美丽乡村·文明家园”行动,建立村级文明卫生“五个一”管理机制;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评活动,打造一批“文明村镇”,目前,我市有 170多个村镇入选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其中项城市贾岭镇、太康县独塘乡赵胡同行政村等 6 个村镇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在广大农村持续开展“乡村好媳妇”“乡村好婆婆”、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系列评选活动,培育了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典型。
随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城乡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一处处整洁的环境,一个个善意的举手之劳,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
志愿服务 传递爱心温暖人心
救助困难群体、关爱孤寡老人、倡导文明行为……风雨无阻,志愿者们伫立街头忙碌的身影令整个城市动容。
我市通过对全市民间志愿服务团队进行备案、留存汇总,建立了10多万人的志愿者信息数据库。在全市公共场所、窗口单位和社区组建“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点103个。规范使用周口市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已注册志愿者协会16个,在册志愿者12万余人。近年来,我市先后涌现出周末公益剧场、的士雷锋车队、爱佑公益组织、免费爱心早餐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深受社会好评。
每年3~5月份“学雷锋活动月”期间,我市把每周五下午定为“义务清洁日”,组织市直100多家文明单位、公益组织开展卫生清洁、文明劝导、沙颍河两岸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
各级文明单位组织数以万计的党员志愿者深入城市社区,广泛开展认领微心愿、爱老助残、义诊义治、文艺演出、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给城乡居民送去温暖和欢乐。
“四进四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红红火火过大年”志愿服务活动、“建设文明周口·志愿者在行动”暨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的活动平台和阵地越来越多,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显示出勃勃生机。
德育为先 道德建设守望星空
未成年人承载着希望,关系着未来。近年来,我市通过创新形式载体、拓展实践空间、营造洁净天空,打造出一批品牌活动,已逐步构建起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为着力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市坚持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祭英烈”“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近年来,我市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市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以“我们的节日”活动为载体,组织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响亮品牌。
学习美德少年,争做美德少年。我市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并组织开展“周口市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谢宇慧、杜春兰、刘星等一大批省、市级“美德少年”脱颖而出,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着眼于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快乐的“精神家园”,我市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运行管理模式。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9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为给孩子们撑起一片明净的天空,市文明办和有关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持续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坚决取缔黑网吧和变相经营网吧,引导中小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2015年,周口市文昌中学、市文明办等4家单位相继被命名为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时代进步离不开文明风尚的引领,社会发展离不开道德力量的推动。正是文明的力量,让周口这片热土到处洋溢着向上向善、互爱互助的气息;正是文明的感召,激励着我们投身于开放创新、加快崛起的进程。我们坚信,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周口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和谐美好。(记者 王艳 通讯员 朱国杰 实习生 陈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