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来源: 中华龙都网 时间: 2022-01-12 21:14:3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大约于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老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著述了《德道经》是德道文化的开创者,与五千年前的黄帝法道文化、七千年前的伏羲易道文化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的主根。

  老子大约于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国(一说陈国)苦县。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然后,老子就骑着大青牛走了。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一书里。《道德经》,又名《老子》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