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寻踪伏羲路||千万里我追寻着您
写在“从淮阳到天水·万里寻踪伏羲路”大型文化主题采访活动结束之际
来源: 政府站群服务中心 时间: 2022-01-04 11:34:4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图一:采访车疾驶在山路上(合成图片,塑像为新乐伏羲台伏羲像)。图二:穿越峡谷。图三:跋涉蒙山。

        图四:7月15日,启动仪式在淮阳太昊陵举行。图五:10月25日,采访组一行在天水伏羲庙举行本次采访活动收官仪式。图六:寻找最佳拍摄角度。

        图七:采访专家。图八:冒雨拍摄。图九:采访车驶上人迹罕至的山顶。

          在历经了盛夏、深秋和初冬后,截至11月19日,随着最后一篇专题报道《拜谒天水伏羲庙》的刊登,由周口晚报社策划推出的大型文化主题采访活动“从淮阳到天水·万里寻踪伏羲路”至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该活动自7月15日在淮阳太昊陵启动以来,采访组一行4人历时三个半月,行程两万五千里,行进式报道,移动式发稿,发回具有较高新闻含量、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的系列报道51篇,计16万余字、100多幅图片。为弘扬、传播伏羲文化,助推周口旅游发展,巩固周口淮阳伏羲文化的核心地位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和“百王之先”。伏羲生于天水,都于周口淮阳,是史学界的共识。今年7月,在淮阳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次与伏羲文化专家、学者座谈,周口晚报社策划推出了“从淮阳到天水·万里寻踪伏羲路”大型文化主题采访活动,并派出晚报记者杜欣、朱海龙、金月全、郭坤组成特别报道组,以淮阳为起始点、天水为完结点,沿黄河流域伏羲时代先民迁移的基本路径,在中华历史文化大背景下探寻伏羲文化,挖掘整理先民在迁移进程中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从7月15日到11月19日,《周口晚报》开辟了“万里寻踪伏羲路”专版,每周一、三、五的A08版和A09版联版推出系列报道51篇,引起各地伏羲文化专家和晚报读者的广泛关注。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伏羲文化探寻之旅,也是一次大型的伏羲文化探源工程,系列报道把天下伏羲文化串成了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为系统研究伏羲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图片。”

          活动启动以来,采访组一行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在克服多重困难的情况下,途经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湖北、陕西、甘肃8个省36个城市、48处伏羲文化遗址,深入采访,认真请教,严谨写作。同时,活动得到了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及沿途所经的枣庄晚报、沂蒙晚报、天中晚报、郑州晚报、天水日报等兄弟报社的大力支持与热情相助。

          对于这次较为系统的文化之旅,采访组一行深有感悟:伏羲文化可谓蔚为大观,影响广泛且深远,遗址、遗迹和传说遍布全国,进一步印证了一脉相承、多元一体的伏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地位。抵达天水后,记者杜欣曾赋诗感言,表达采访组一行共同的心声:

          盛夏时节离淮阳,如今已是叶儿黄。

     涉过千山和万水,一路西行问羲皇。

     横跨八省到天水,缅怀人祖拓域疆。

     美景难留朝圣心,肩有重任著文章。

     白日赶路夜宿店,且行且记且采访。

     每天都做异乡客,怎不叫人思故乡?

     回首万里寻踪路,其中苦乐皆难忘。

     一杯家乡伏羲贡,酒未下肚泪两行。

(记者 杜欣 朱海龙 金月全 郭坤 文/图)





责任编辑:王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