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铁水牛为浑铁浇铸,伏卧于周口市区中州路大桥北端西侧沙颍河北岸的堤坡上,呈仰首向西虎视状。
铁水牛始建于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原为铁黄牛,位于贾鲁河汇入颍河口堤坡处。1935年周口大桥(原中州路老桥),建成以后移至今址,仍然作为水位标志。
周口铁水牛初置时是作为颍河水位涨落、汛期报警的标志,一百多年来,群众中一直流传着“水牛喝水,上游决堤”的说法,且每每应验,已是周家口三岸人民镇冲、安澜的精神寄托,铁水牛也因此闻名遐迩,倍受关注。
1949年以前,沙颍河堤身单薄,河槽窄浅,最大容流量每秒不足2000立方米,每当汛期来临,洪水肆虐,给周口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人民群众常以铁水牛是否喝水来判断河水带来的祸福灾害,在广大市民、客商心中形成深刻印象,成为周口人民十分关注的景物。
1949年后,经水文部门测量,周口铁水牛顶高度为海拔49.232米,恰是沙颍河水位的安全线,实有观测洪水水位的科学价值。据《天下景》中记载:“周口有个铁水牛,亳州有个花戏楼”的词句,可见周口铁水牛当时曾为全国著名景观之一。(穆乐王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