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攻坚治污染 破茧成蝶展新颜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18-02-05 08:17:3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年关将至,东新区陈滩社区居民陈二杰仍奔波在外,自门厂关停拆除后,他一直忙着寻觅场地重建。除陈二杰家外,该社区还有大小门厂290多家,因大都建在大田里,安全隐患突出,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史上最严环保限令出台,中心城区棚改项目落地,沙颍河城区段治理工程推进,这些违建门厂和小散乱污企业,终难逃被关停淘汰的命运。

曾风光无限令人艳羡

陈滩社区坐落在东新区文昌办事处最东侧,位于沙颍河畔,在武盛大道西侧。加工门业是这个社区的标签,从家庭式手工作坊,发展到各类门业加工厂290多家,生产线70多条,从业人员2000多人,日产成品门近500套,年销售总额上亿元。这些傲人的数字,让陈滩在一众城中村中,风光一时无两。

就是这样一个曾被评为“民营企业发展先进单位”“经济发展先进行政村”的地方,随着门业经营的快速扩张,家庭式作坊已不能满足加工与生产需求,大批企业开始在自留地、大田里建起了违章厂房。

快速扩张带来了一连串问题:生产车间未办理土地规划等手续,无环评手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加工厂房未经统一规范,无防尘设备,喷漆、电焊作业大都在露天环境下进行,造成大气、地下水污染,很多村民不得不安装净水器,或饮用桶装矿泉水;门厂越来越多,生活区与生产区不分,占道生产,无劳保措施,电线私搭乱扯,油漆等易燃品乱堆乱放等安全隐患也日益突出。

如今,这里曾经的辉煌历史,终成为过眼烟云。

整体拆违破解老大难

看着陈滩社区违建门厂所在地拆除后的垃圾逐渐被清理干净,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兴昌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几个月来,天天都要往这里跑,督促门厂腾空厂房,给拆违创造条件。”赵兴昌介绍,自市政府下达拆违通知以来,东新区党工委书记闫立超、管委会主任张建党带着区和办事处干部,三天两头探查情况,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最佳拆除方案。

终于,经过1个多月的拆违行动,违建面积超30万平方米的陈滩社区门厂被顺利拆除,清理工作也基本结束。

陈滩社区居委会二楼办公室的墙壁上悬挂着陈滩社区门厂征迁分工一览表,基层干部分包到户,然后是社区、区办分包到人,层层责任落实到人。“门厂后面贴面小红旗,说明已经拆迁。拆迁的时候,一天一统计,为的就是激发干部的积极性。”陈滩社区拆违负责人密成说。

攻坚克难啃下“硬骨头”

对于这个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面积超30万平方米的大体量违建,拆除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不啃下这块“硬骨头”,不但给重点项目落地增加阻力,还无法体现依法行政的公平和公正。因此,东新区将门厂拆除事宜列入了去年克难攻坚项目清单,势在必得。

赵兴昌介绍,该区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数次召开现场协调会,制订了操作性强的拆除方案,并从长葛和平顶山等地找来了专业人员和大型拆违设备,组成10支拆违队伍,分期分批推进。

方案一旦确定,相关成员就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告知企业,并发动社区干部,包户到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思想工作。

当时,一个最大的难题出现了,就是企业主们联合起来抵制,他们发动全家老小,去办公场地堵门讨要说法。

去年10月15日,中心城区棚改第二批征迁启动那天,通过前期努力,社区干部率先拆除自家门厂,为后面的拆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看到市委、市政府坚决拆除“两违”的决心,看到东新区的发展势如破竹,看到周边一家家不达标企业纷纷关闭,最终企业主们撤下心防,转变了观念。仅1个多月,陈滩社区拆违圆满结束。

企业主主动转变观念

49岁的陈滩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有新从2000年入行至今,是数得着的门厂“专业户”,从早期的老式作坊到门厂产销一条龙,辉煌的历史让他眉飞色舞:“当年是我果断聘请外地高手来当技术指导,造出了俺们村第一扇防盗门。”十几年间,他陆续投入200多万元,把门厂经营得有声有色。他说,社区类似他家规模的,起码20家以上,家家户户经济富足,令外村人艳羡不已。

红火的生意形势大约在两年前骤然急转,一纸环保限令,让陈有新感到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自从被定性为小散乱污企业,大家不得不白天关门,夜里偷偷开(工),风声越来越紧,好日子一去不返了”。

紧接着,沙颍河城区段治理工程开工,拆除违建门厂的消息确定。去年第二批棚改征迁启动那天,陈有新率先关闭自家门厂,积极配合拆迁。 “门厂建在大田里属违建,生产中长期污染空气和地下水,拆了确实没啥好说的。虽说损失惨重,但咱是党员干部,群众都看着呢,我必须带头拆,才能有说服力!”陈有新说。

31岁的陈二杰是豪旭门业的股东之一,他13岁辍学后接了父母的班,和哥姐一起扛起了这个家族生意。如今豪旭门业开了3个分厂,是陈滩社区数一数二的大厂。豪旭门业注册了品牌,有展厅、有营销团队,还从外地聘请了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经营范围包括防盗门、不锈钢门、钢板门、铝合金门等,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固定资产数百万元。

陈二杰家的拆迁开始并不顺利,社区干部陈有雨、陈有良、陈建全曾三番五次登门做工作。其母亲一时难以接受,见面就抹泪,社区干部同她讲环保、讲棚改的大形势,一次次上门,终于做通了老人的思想工作。

厂子拆迁后,陈二杰一直在找合适的场地,打算继续经营下去。

金万福门业的老板陈有杰从父辈手中接手生意已经20多年了,他家也是最早一批造门的“大户”。如今,陈有杰的儿子也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一家子都吃这碗饭,打击和压力是不可想象的。”陈有杰说,接到拆迁通知后,父母不同意,妻子和儿子也同他吵架怄气,说啥都不同意拆。“干了大半辈子了,俺一时也难以承受。可心痛归心痛,大道理俺还是懂的。”陈有杰一边安慰父母,一边安抚妻儿,跟他们反复说危害、讲政策、谈形势。最终,陈有杰家的门厂顺利拆除。

拆违开启发展新时代

“我们正在积极联系周边工业园区,引导有继续经营意向的顺利达标入驻。目前,已有五六家大型门厂联系入驻商水县和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赵兴昌说。

陈滩社区正在处理拆后事宜,东新区棚改项目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沙颍河城区段二期治理项目即将启动。站在寂寥而广阔的田地间,能感受到这里处处涌动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拆是为了更好地改,最终是为老百姓谋福利,在拆违中,任何对象都没有‘免死金牌’,再难都要拿下来。”这是东新区全体党政班子成员的坚定立场。

陈滩社区的拆违,只是我市轰轰烈烈开展的“两违”治理攻坚中的一个缩影。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中心城区大开发大建设的发展之年。随着一个个集中整治行动轰轰烈烈开展,一套套张弛有度的组合拳次第打出,一个“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城、舞台宽广的宜业之城、生活幸福的和谐之城、井然有序的文明之城”正朝着我们大步走来。

记者 彭慧引题题一题二


责任编辑:周口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