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周口粮食总产量182.5亿斤,再创新高。“四优四化”加快推进,优质强筋小麦、优质花生分别达到154万亩、196.1万亩。国家农高区创建扎实推进。西华县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商水县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扶沟县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唯一蔬菜类现代农业产业园。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划重点,想策略,热议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措施与成效。
政协委员于培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新建高标准农田68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184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0亿斤以上。“听到这里让人很振奋,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而且还能提升粮食品质。”于培康说。从目前来讲,我市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外出务工人员多,在新建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可以做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实施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从播种、施肥、打药、收粮再到收购形成规模化,使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从而形成农业增产农民收入。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对,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抓好生猪稳产保供,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论述时,我感触很多。”政协委员张海芝说。在我国口粮占比中,肉、蛋、奶占比较大,其实粮食不缺,缺的是饲料。对于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我市可以充分发挥其土地优势,种植绿肥和牧草。绿肥可改善土质降低对化肥依赖,牧草的转化率高可当饲料又能增加收入。
人大代表刘景发说,政府报告求真务实让人振奋。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化,做强做大做优农产品加工业”,这能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和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作为涉农代表和企业负责人,下一步将按照报告中的指导,有信心把企业做强做大,为我市粮食产业付出应尽的责任。(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朱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