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正是为民效力时,这个时候我们党员不冲上去,谁冲上去?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要冲在前,困难面前绝不退缩。”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太康县城关回族镇组织委员、统战委员周海洋常说的一句话。
舍小家顾大家,坚守抗疫一线
“今天大年初一,才凌晨5点,你怎么还要回去上班呀?”周海洋正在上高中的女儿不解地问。
“闺女,新冠肺炎疫情很严重,爸爸必须立即回到岗位上去。妈妈不在了,你在家要照顾好爷爷奶奶!”周海洋边说边往外走。
周海洋的妻子因癌症去世不久,家里还有70多岁体弱多病的父母需要照顾。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每天早上6点就到达工作岗位。深夜回到家时,他很想给女儿多说几句话,但不敢靠她太近,因为他深知自己一直走街串巷,随时有可能被感染。对父母和女儿疏于照顾,他心存愧疚,七尺男儿也时常在夜里独自流泪。
党旗引领,他是群众的主心骨
周海洋担任城关回族镇组织委员。大年初一,他自费购买党旗86面,分别送到防控执勤卡点,为群众展示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希望的信心。
在周海洋的号召下,城关镇361名年轻党员纷纷写下请战书,要求冲到最前面。疫情面前,周海洋始终心系全镇150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健康,第一时间主持召开9个宗教场所负责人紧急会议,详细谋划疫情期间禁止聚会、参拜等活动的应对措施,深入少数民族居民家中宣传防控知识、登记人员信息,并为12户困难少数民族群众上门送去防护用品。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得知个别居民家里没有口罩,周海洋马上组织党员干部采购一次性医用口罩1600个、医用酒精600升、84消毒液700瓶,免费发给有需要的200多户居民。
身先士卒,他是冲锋的逆行人
周海洋负责的工作区常住人口有2万人左右,流动人口多、村情复杂,如何才能做到疫情排查不漏一人?他利用特制地图,把工作区分为“四大板块”,对每一户家庭在地图上编号,同时还将疫情宣传资料、公开信、倡议书、体温登记表等统一编号,并组织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和“新风协会”会员拿着地图,以户为单位,开展地毯式走访宣传、排查登记。
走访宣传、排查登记需要近距离接触各类人群,尽管周海洋身上的防护装备比较简易,但他从不畏惧。1 月 25日晚,有居民举报赵某某从武汉返乡,刚开会布置完疫情防控工作的周海洋连饭都没顾得上吃,就带着2名工作人员找到赵某某,对其进行详细询问登记,检测了体温,并反复叮嘱他要留在家中隔离观察,一旦出现异常立即电话上报,做完这些事情已经是凌晨两点。
疫情防控期间,在管辖的工作区,周海洋共排查出疫区返乡人员113名、与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328名,由于措施得力,未出现一例确诊病例和一例疑似病例,为群众建起一道无形的“铜墙铁壁”。□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吴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