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令人猝不及防。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大考,淮阳区白楼镇刘楼村“两委”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市委、区委和镇党委部署要求,压实担子、扛稳责任,迅速行动、尽锐出战,第一时间冲到一线,打响了一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是战士,坚守阵地是战士的使命和责任”
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白楼镇副镇长、驻刘楼村干部孙景臣刚刚参加完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会议,顾不上连日工作的劳顿,马不停蹄驱车前往刘楼村,人车未到,就打电话安排村党支部书记邓建昌迅速召集村“两委”干部准备开会,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研究疫情防控措施。
农历除夕的晚上,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刘楼村村委办公室里却灯火通明,孙景臣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加班加点统计核实湖北返乡人员信息,研究落实网格化管理及群防群治措施。他累了就晃动一下身体,困了就掐一下耳根,饿了就泡一碗方便面,直到次日凌晨核实完最后一个湖北返乡人员信息,他才回到远在县城里的家。
农历大年初一上午,省里召开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必须与时间赛跑。孙景臣拖着疲惫的身躯又前往刘楼村,与村“两委”干部一起研究“封村”措施。邓建昌见他面容憔悴,劝他回去休息一会儿,他却说:“我是一名战士,这里是我的阵地,坚守阵地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连日来,他始终与村“两委”党员干部一起患难与共,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我是班长,是班长就要发挥‘领头雁’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疫情发生后,邓建昌第一时间召集村“两委”干部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研究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分析本村疫情防控形势。
刘楼村处在白楼、临蔡两镇交界处,是白楼镇的“北大门”,人员流动量大,村庄周围进出路口多,加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疫情防控难度大。针对这些特点,邓建昌带领村“两委”干部研究制定干部包村、党员包户等措施,实行网格化管理,村口防控卡点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时时处处想在前、谋在前、干在前、冲在前,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连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邓建昌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面对鲜红的党旗许下铮铮誓言,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使命担当,每天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排查,落实“零报告”。十多天来,他在亲人的牵挂中始终坚守在第一线,为全村党员干部树起一根标杆。有人问他,年龄也不小了,为什么还要那么拼。邓建昌掷地有声地说:“我是班长,是班长就要发挥‘领头雁’作用,始终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我是党员,是党员就要树起一面光辉旗帜”
今年76岁的刘惠民是该村一名老党员,也曾是一名乡村医生,他坚持四十年如一日,为群众上门巡诊,优良医德闻名乡里。尤其是2003年非典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每天坚守在抗击非典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守护着共产党员和白衣天使的初心和使命。2009年退休后,他本可安享晚年生活,却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被群众推选为村监委主任、村党支部委员,继续发挥余热。
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刘惠民和村“两委”党员干部并肩战斗,走村入户对每户家庭的人员流动信息逐一核实填写登记,针对部分群众存在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主动做好防控疫情宣传,及时劝离聚众扎堆人员。村口防控卡点值班执勤人数不足、力量薄弱,他主动请缨,积极参加值班执勤,对进出本村人员详细询问登记,一站就是一天,用实际行动擦亮了共产党员的鲜亮底色。
家人心疼他,担心他身体撑不住,热心群众和村“两委”干部也试图说服他,但刘惠民却坚定地说:“我是党员,是党员就要树起一面光辉旗帜,疫情防控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又是一名医生,疫情防控我比你们有经验,我没有理由退缩。”话语铿锵,令人泪目。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刘楼村的党员干部没有一个畏惧、没有一个退缩,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坚信有了他们在,鲜红的党旗就会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党徽的光芒就会闪耀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记者 刘昂 通讯员 刘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