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坚守!——扶沟县城区抗洪抢险一线见闻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1-07-26 08:06:0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受上游强降水影响,扶沟境内贾鲁河水位迅猛上涨,流经县城的河段出现险情,一场城市抗洪阻击战打响了!7月24日,记者来到扶沟县城抗洪抢险一线,目睹了干部群众奋力抗洪的紧张场景。

扶沟县贾鲁河北关大闸险段是县城防汛的要害部位,市县领导和防汛专家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当日14时许,骄阳似火。通往扶沟县贾鲁河北关大闸的路上,车来人往,异常繁忙。记者看到,在距离大闸几百米处便拉起了警戒线。 大闸南头的道路上,一辆辆运送抢险人员的大巴有序停放,装满土石的运输车随时待命。紧邻大闸桥面的西南角是一处小游园,刚从工地上撤下来的突击队员们席地而坐,有的在喝水,有的在趁机小憩。插在大闸围栏上的“太康县抗洪抢险突击队”“扶沟县抗洪抢险突击队”队旗迎风飘扬。河面上,水流湍急,漩涡一个接着一个,浑浊的洪水咆哮着冲向桥墩,激起片片水花。岸边的河水距离地面大约还有几十厘米,已逼近桥面。 曾在部队荣立三等功的51岁退伍老兵宋占伟,刚从工地下来,喘息未定,他在临时医务点测量了血压。“只要有我们在,就一定要保大堤安全。”

水情就是命令,坚守就是责任。 与小游园隔路相对的就是北关大闸保卫战的主战场,这里的河床高出扶沟县城近2米,是整个县城的制高点。这里河堤低洼,堤外就是大片水利局家属区,居民已全部撤离避险,距居民区不远处是扶沟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跨过路面,记者看到有的地方河水已经越过堤面,突击队员们连夜筑起的第一道防线,牢牢地锁住肆虐的洪水。

距离第一道防线以南百米处便是第二道防线。记者沿沙袋筑起的防堤走入居民区,只见小巷内有河水流出,在现场指挥作战的扶沟县城管局副局长杨杰说,河水是通过多年前埋设的地下管道倒灌进来的,对大堤不会造成损毁。”在这里,记者看到来自周口市武警支队的100余名官兵,正顶着烈日作业,他们的衣服全被汗水浸透。参谋长魏涛说,22日下午,他们到扶沟后,立即投入抗洪抢险,根据指挥部调度,官兵们先后转战贾鲁河扶沟北关大桥、六上、郑关等险工地段。23日移防到贾鲁河扶沟北关大闸,已经在这里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加固堤坝900余米,由于受地形限制,大型机械无法施工,全部都是战士们手工作业。“我们的目标是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大堤安全、县城安然无恙。”魏涛坚定地表示。”

贾鲁河扶沟北关大闸防汛指挥长是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卫东。记者见到他时,他穿着迷彩服,脸晒黑不少,24日凌晨5点才从现场撤出,稍作休息又参加汛情研判调度会。他说,目前,除武警周口支队的100余名官兵外,北关防汛战场还有预备役人员300余人,基干民兵、应急突击队人员等800余人,其他兄弟县市支援队伍业已到位,后备力量源源不断,我们有信心战胜洪水,保扶沟县城安全。

贾鲁河在扶沟县城内有10余公里,位于县城扶亭办事处六上村的贾鲁河北岸,是又一处险工,这里的防汛压力更大。我们沿西环路驱车前行,迎面开来的都是支援一线运送物资的车辆,挂着红色条幅,十分醒目。停下车子,记者徙步前往河北岸抗洪现场,只见桥的南北两头堆放着大量砂石,大桥北头,几辆大型挖掘机吼叫着向河堤运送着砂石,河堤上到处是抗洪抢险人员,河道内的河水已经漫过高大杨树的树身,稍微低矮的仅剩一些树梢在水面上随着河水摇摆,河水几乎与堤面持平。几天来,抗洪抢险人员昼夜奋战,用沙袋垒起了一个高1.5米左右的护堤。沿河堤一路向东,险情不断,在一处低洼处,堤面经长时间水浸泥土已经松软,抢险队员们在迎水的河堤上铺上了防水布,由于河水还在上涨,抗洪人员在不停地运送沙袋对河堤进行加固。“只要能保住河堤,保住家,就是再累也值得。”来自大新镇陈堂村70岁的温学习,一只手抓着背上沉重的沙袋,一只手抹着脸上的汗水。

扶亭办事处主任孙光说,六上村险工段长4公里多,水位高于堤面30厘米,一旦决堤,扶沟县产业集聚区、8个乡镇、200多个村庄将成为泽国。从20日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护堤,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河堤进行巡护,先后运送砂石5000余立方米,动用多台大型机械设备对河堤进行压实,每天都有近千名群众装填沙袋加高堤面,铺设防水布阻挡洪水对河堤的冲刷,从白潭、大新、韭园等乡镇和县直单位调集的抗洪抢险人员全部到位。目前,抗洪抢险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记者 顾玉杰 高洪驰 金月全 轩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