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R0001-01-2018-00040 发布日期 2018-12-20
发文字号 周政办〔2018〕89号 成文日期 2018-11-26
发文机关 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周口市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 2018-12-20 16:29:1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周口市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周政办〔2018〕89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东新区、经济开发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管委会,黄泛区农场,市政府有关部门:

《周口市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11月26日


周口市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市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快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推进健康周口建设,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豫政办〔2017〕135号)、《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河南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豫卫疾控〔2017〕22号)和《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周口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周政办〔2018〕6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为载体,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创造和维护健康的社会环境,实现多部门、多环节、多层次、多措施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危险因素,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降低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推进健康周口建设。经过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

二、目标任务

(一)2018年川汇区、西华县和郸城县,2019年淮阳县和沈丘县,2020年扶沟县和商水县创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各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要积极开展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三)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五)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支持性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三减三健”专项活动,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60%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以上,35岁以上人群血压和血糖水平知晓率分别达到60%和50%,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控制在25%以下。

(六)重视慢性病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加强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信息的利用,发现高危人群登记率100%,高危人群纳入健康管理率≥30%。

(七)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规范患者管理,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

(八)探索适合于全市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责任分工

(一)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共同职责

1.指导所辖单位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并做好资料整理和汇总,及时报送各级创建办;

2.深入开展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宣传活动;

3.机关、企事业单位制定并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单位覆盖率达到90%,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

4.机关、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每2年1次体检的单位覆盖率不低于60%,对体检中发现的高危人群要实施健康指导与管理;

5.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无烟党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覆盖率达到100%;

6.做好各单位内部职工以“三减三健”内容为主题的慢性病防控知识培训,设置慢性病防控工作宣传栏,至少每2个月更新1次内容;

7.开展健身保健活动,配备和完善健康保健设施;

8.辖区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和公共餐厅开展示范创建,推广健康饮食制度。

(二)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各自职责

1.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东新区、经济开发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管委会,黄泛区农场:适时召开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动员会;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纳入政府长期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成立县(市、区)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领导同志任组长,并明确各成员单位慢性病防控工作任务和职责,召开领导小组协调会;督导县(市、区)直各单位和各乡(镇、办)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任务。

2.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直媒体开展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

周口报业传媒集团:在《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及有关网站设置慢性病防控知识专栏,每季度宣传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不少于1次。

周口广播电视台:定时播报“三减三健”核心知识,设置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专栏,每季度宣传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不少于1次。

3.市发展改革委: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4.市卫生计生委:成立慢性病防控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全市慢性病防控工作计划;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网络和工作机制。组织推广成熟的慢性病防控措施,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全市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督导、考核、评价。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禁烟。

市爱卫办: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健康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有机衔接整合,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在卫生计生系统外的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创建无烟单位,每年至少新创建2家,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督导检查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无烟单位创建工作落实情况。协调、参与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职工培训工作。

市疾控中心:成立慢性病防控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指导县(市、区)制订慢性病防控规划和工作计划,为制定政策提供技术支持;承担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络信息报告、系统维护、数据审核;负责下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信息管理,防控效果的考核评价;开展慢性病防控相关的科学研究,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市直各医疗机构:成立慢性病防控领导小组、疾病预防控制科,配备专业技术人员。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率达到100%;对有关慢性病病例进行登记和报告,包括死亡登记、恶性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阻肺等。开展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有专(兼)职人员和工作制度,有健康知识宣传栏、宣传日活动、健康课堂、3种以上宣传材料等。承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开展医联体建设工作。每个二级以上医院建设1个健康小屋。

5.市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成立牙病防治领导小组,按要求开展牙病防治工作;落实儿童龋齿充填和窝沟封闭工作任务,龋齿充填及窝沟封闭率达到90%以上。督促学校每年为学生、教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利用体检结果对特定人群进行健康指导。中小学校和幼儿园100%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开展“三减三健”专项活动;开展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创建工作,每年各2家以上,数量逐年递增。

6.市公安局:定期与卫生计生部门进行死因数据交换,积极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开展死因监测和漏报调查

7.市民政局: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促进医养结合;协助疾控机构开展死因报告监测。

8.市财政局:筹集慢性病综合防控经费,为创建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9.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以及重特大病医疗保障的衔接工作;协助疾控机构开展重点慢性病监测。

10.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建筑工地务工人员学习慢性病防病知识及技能;所有工地临街围墙至少要有1块健康教育宣传墙画。

11.市交通运输局: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做好市辖区车站、交通工具(车辆)、公交站台的慢性病知识公益宣传。

12.市文广旅局:在市辖区网吧、电影院、卡拉OK等公共场所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活动。

13.市体育局:对群众性健身团体进行登记并指导;实施青少年活动促进计划;组织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健身操实施方案,并督促落实。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职工工间操活动单位数不低于90%,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

14.市城管局:协助市卫生计生部门在广场、街道、社区等场所开展健康宣传活动;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开展健康主题公园创建工作,设置健身步道,开展健康宣传。市内不少于2处公共场所电子屏滚动播出慢性病防治知识,每月滚动播出不少于2天。

15.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每年创建健康食品一条街1条,健康餐厅/酒店5家以上,健康食堂5家以上,数量逐年增加。负责提供食品检测相关数据。宣传食品营养标签用途,销售企业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比例达到50%以上。

16.市总工会:协助企业单位推广落实工间操健身制度,企业工间操覆盖率达到90%,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督促企业单位落实每2年1次的职工健康体检制度,体检单位覆盖率不低于60%;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针对工会会员预防慢性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健康教育。对群众性健身团体进行指导,组织多部门参与的集体性体育健身活动。

17.市妇联: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组织妇女同志参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周口市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全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拟定本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研究推进实现我市慢性病综合防控总体目标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形成政府社会防控工作合力。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有效监督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综合防控措施落实。市直各单位要明确一名联络员,及时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动态。

(三)保障经费投入。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慢性病发病、分布特点,加大慢性病防控工作财政投入,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专项经费,确保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四)强化督导考核。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加强部门履责情况的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面推进我市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附件:周口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周口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张广东(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刘  涛(市政府副秘书长)

        刘  炯(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

成  员:王  霞(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

        罗  胜(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张  焱(市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中医办主任)

        邵在明(市教育局副调研员)

        张东辉(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政委)

        朱德华(市民政局副调研员)

        张新芳(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梁晓莉(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医保中心主任)

        陈心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政权(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迟恒伟(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李宪华(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宏伟(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石  生(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城市管理执法支队支队长)

        郑险峰(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王素华(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等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卫生计生委,张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周口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