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2020年5月5日下午在北京揭晓。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入选。这是我市首次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
全国考古新发现是中国考古界最高奖项,被称为考古界的“奥斯卡”。此次评选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5月1日至4日,省考古院副研究员、淮阳平粮台遗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代表省考古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市文物考古所等作项目汇报,5月5日下午,终评评委会经过评审和投票,最终产生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是国内最早发现并确认的史前城址之一,此次发掘进一步确认了城址严整规划的方正格局,尤其是位于城址中轴线上的道路是目前国内经考古发掘确认的最早的城市“中轴线”,城内的高台式排房建筑也以“中轴线”为依据进行规划设计。发现了完整的早期城市排水系统,是国内首见。龙山道路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车辙,将车(可能是双轮车)的起源提早到龙山时代,并与大时代背景下的东西文化交流相吻合,意义重大。这些特点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源头,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突出价值。同时也揭示出了龙山时代大背景下广泛的跨区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现象,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原地区文明起源的特征,对认识国家文明的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认为,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最重要的一项成果便是发现并确认了南北向“中轴线”布局,为追溯中国古代城市形制布局的内涵与特征找到了新的坐标,此项成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服务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将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提供重要考古依据,也由此证实中国古代城市布局中的中轴线规划拥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并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核心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