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点赞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1-04-26 08:30:07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近日,我市行政服务中心新增设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所谓“办不成事”,是指办事群众和企业在市行政服务大厅办事时,未能实现成功办理、成功审批或多次到服务中心未能办成的事。

据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并不是真的“办不成事”,相反,到了这里,办不成的事都要有结果、能办成,这正是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初衷。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事人员可以向工作人员提出问题和建议,工作人员会将问题细致记录并反映给相关部门。

过去,在一些地方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导致企业和群众“办不成事”。随着近年来“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此类“办不成事”的现象已经很难遇见。现在所说“办不成事”,基本是指办事企业和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多次来大厅未能解决问题等有关情况。

这种“办不成事”是客观存在的。其一,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政府权力不断下沉,给办事企业和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出现数据共享不到位、部门间协调不够畅通等问题。其二,总有办事企业和群众对要办理事项的相关政策、程序不清楚,或因所办事项属于“疑难杂症”,导致“办不成事”。

如此一来,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很有必要。该窗口收集到“办不成事”反馈后,汇总分析、追根溯源,对一般问题,按照职责分类,形成工单派发给有关窗口限期处理。而稍微复杂点的问题则启动“提级响应服务”,报送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进一步分析“办不成事”的原因,从而实现办事环节的优化,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对“疑难杂症”问题,可以通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使其形成合力,一起为企业和群众解决。

政务服务改进“一小步”,便民惠企“一大步”。在我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的当下,增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可以更好地破除阻碍企业和群众办成事的隐形壁垒,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晨曦


责任编辑:周口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