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衰,周口难兴;县域弱,周口难强。县域是我们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主战场,县域经济则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高标准谋划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县域经济总量持续壮大,县域经济产业支撑不断增强。我们培育形成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成功创建4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成二星级产业集聚区8个、三星级服务业“两区”1个、二星级服务业“两区”5个,涌现出金丹科技、乐普药业、阿尔本制衣、龙源纸业等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了鹿邑“中国化妆刷之乡”、太康“中国棉纺织之乡”等特色鲜明的县域产业。总体看,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基石、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推进城乡融合的主载体。
安不忘危,喜不忘忧。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还面临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有的县市区主导产业不突出。一些地方还缺乏对产业链条整体布局的宏观统筹,项目布局关联性不强,“集”而不“聚”、以“堆”代“链”现象仍然存在。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企业生产、经营、销售模式发生巨变。但目前我市县域传统经营模式与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缺乏有机融合,网上销售占比不高。
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不能被问题难倒,不能被困难吓倒,而是要迎难而上、克难攻坚,解决好这些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树立信心,既高度重视问题,又牢牢抓好机遇。4月29日,省委召开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王国生和省长尹弘分别就在新起点上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安排部署,为我们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昨天召开的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交流我市县域治理“三起来”的工作成效,分析形势,部署工作,又一次吹响了开创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嘹亮号角。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特别是要落实好会议精神,抢抓全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找准定位、发挥优势,苦干实干、狠抓落实,在新起点上持续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