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政协的统一安排,6月20日,市政协“厕所革命”和粪污治理情况调研组赴沈丘、项城,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课题中的“厕所革命”和粪污治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我市“厕所革命”和粪污治理基本情况
2018年,省下达我市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任务22万户。截至5月底,全市共改造卫生厕所182498户,占全市任务数的82.9%,其中政府主导改造32367户,经核查有31422户符合条件;农户自主改造150131户;42个行政村实现整村推进。
2019年,省下达我市农村户厕改造任务36万户。目前,任务已分解到各县(市、区)。截至5月底,全市共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36389户。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截至5月底,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超过95%,已经完成省下达的85%的目标任务。
目前,全市每个乡镇2个公厕建设在规定时间内全部竣工并达到投入使用条件,全市共建设乡镇公厕303个。
实地调研考察基本情况
沈丘县和项城市的厕改大多采用了“三格式”化粪池厕所的方式,这种厕所有结构简单易施工、成本较低、无害化效果好等优点。由政府免费提供“三格式”化粪池及厕具,农户自行承担施工安装费用,自行改造厕房。村内自配小型抽粪设施,抽取已无害化处理过的粪液,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利用。“三格式”化粪池厕所与传统旱厕相比有无异味、少蚊蝇、使用方便、无污染等诸多优点,适合在广大乡村大力推广。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些基层单位重视不够,户厕改造工作进展缓慢。部分乡镇对农村户厕改造存在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宣传力度不够等现象,在抓改厕工作方面有组织不力、运转不畅、人员配备不足、信息沟通不及时等问题。
技术指导不够到位。部分施工人员缺乏技术培训和资质审核,缺乏责任意识,施工标准不高。一些地方重建设轻管护,对无害化卫生厕所的使用维护宣传不到位,不能有效发挥改厕的应有作用。有的农户缺乏卫生意识,厕屋不及时清扫,存在脏乱差现象。
前期安装、后期管护资金缺口较大,管护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各县(市、区)普遍采取政府承担部分改厕费用和技术支持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县财政面临资金压力很大。
意见和建议
加强“厕所革命”的宣传教育。加大对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村将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与“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六村共建”“星级文明户”等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改善生活环境质量。
严格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技术标准。组织开展县、乡、村技术培训,确保参与改厕工作的县、乡领导和工作人员通晓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技术原理,施工队伍按技术要求施工。
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管护长效机制。一方面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经济能人,采取捐款捐助等方式融资投入。改厕方式以改建为主、新建为辅,鼓励农户对原有厕所进行改建。另一方面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在条件许可的地方,引入市场化运作。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确定农村无害化厕所的改造模式。应当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来确定农村无害化厕所的改造模式。污水管网没有覆盖的乡村,适合推广使用“三格式”化粪池厕所。有条件的乡村,应当推广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记者 王泉林 整理)